APP下载

辽中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15-05-30赵玉新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6期
关键词:高产技术玉米

赵玉新

[摘 要] 本文全面阐述了玉米高产栽培各项技术措施,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使辽中县玉米单产水平更快提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047-01

玉米是辽中县的主导作物,种植面积为3.37hm2,玉米产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全国粮食总产量和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就要在单位面积上提高产量和效益,将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本文针对辽中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1 整地、保墒

实行秋整地,做到田面平整,无坷垃、无漏耕,大力提倡玉米机械收获和秸秆还田。在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深松、旋耕、起垅、镇压一条龙整地作业。深松要在30cm以上,确保砂层疏松,以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发育,也利于保墒蓄水,提高土壤抗旱排涝能力。来不及秋整地的地块,可在第二年春季土壤化冻15cm时开始春整地,顶浆打垄,镇压保墒,在苗期进行深松。

2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是夺取粮食丰收的重要前提,适合我县各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有郑单958、辽单565、良玉88等。

3 播前种子处理

3.1 晒种

选无风阳光充足的晴天,地面垫好麻袋片,将种子薄薄铺在上面,在干燥向阳处晒2-3天a,目的是保证种子含水量均匀一致,促进种子及早萌动,以利于播种后出苗一致;并可杀死附着于种子表面的病菌,减轻玉米病害,增强种子活力。

3.2 种子包衣

按1:50的比例,边搅拌边添加种衣剂。可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及玉米丝黑穗病,而且具有驱避鼠害的作用,具有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苗期抗寒、抗旱等抗逆功能。一般在播种前7-10天进行,焖种24-48小时。

4 播种技术

4.1 适时播种

当土壤5-10cm深处地温稳定通过8-10℃,土壤耕层田间持水量在60-70%左右时,抢墒播种。最佳播种期要随春季土壤墒情适当调整,干旱年提前3-5天,多雨年推迟5-7天。先播阳坡地岗地,然后播平地,最后播低洼地。生育期短的要后播,生育期长的要先播。正常年我县最佳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

4.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特性、肥水、光照、栽培管理等条件综合考虑,总的原则是薄地宜稀,肥地宜密;株型松散宜稀,株型紧凑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另外还要根据种植方式确定密度,如比空、大垄双行栽培可适当增加密度。种植紧凑型耐密品种郑单958、辽单565适宜密度为亩4000-4500株。

4.3 提高播种质量

大力推广机械播种。其优点是播种株距一致,深浅一致,节省种子,省工省时,出苗整齐。最好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可实现单粒精密播种。播前调试好机器,做到种、肥隔离,覆土厚度均匀严密,不漏播。播后在表层土壤发白时进行适度镇压保墒。播种深度依土壤墒情、播种时间、土质、品种而定。一般播种深度在3-5cm左右。春旱年土壤墒情差可适当深播,反之,可适当浅播。砂土可适当深播,壤土地可适当浅播。拱土能力弱的品种可适当浅播。

5 科学平衡施肥

5.1 施肥方法:在玉米高产栽培中,辽中县中等肥力以上地块土壤施肥量应保证N20公斤、P2O56公斤、K2O7公斤。结合我县玉米生产实际,在施肥上应增氮、稳磷、增施钾肥,补充微肥。

5.2 施肥时期及推荐施肥量

5.2.1 基肥

施用方法有撒施、条施和穴施,一般是结合春、秋整地亩施优质农肥2500-3000kg。在农肥中加1.5 kg硫酸锌混拌均匀一同施入土壤耕层中。

5.2.2 种肥

施用种肥可满足苗期对养分需要,有壮苗作用,土壤肥力低,基肥施用量少或不施基肥姝,施用种肥效果明显。因此施用种肥昌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种肥的施用量为每亩施用总养分含量45%的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20 kg随播种施入,种肥隔离,避免烧种。

5.2.3 穗肥

在玉米大喇叭期施用,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需肥强度最大的时期,此期是决定果穗大小和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追肥,防止出现脱肥现象。一般亩追尿素25-30 kg.采用施肥器追肥,深度10-15cm,追肥后要覆土。防止氮素。此时期追施穗肥能促进穗大粒多,并对后期灌浆也有良好的效果。

6 田间管理

6.1 苗期管理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为苗期,大体经历30-35天。苗期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壮苗的标准是茎基扁宽,叶片宽厚,叶色深绿,新叶重叠,幼苗敦实。适时间苗、定苗,要避免幼苗拥护相互遮光,节省土壤水分和养分,有利于培育壮苗。间苗在3-4叶进行,定苗在5叶进行,去弱、留强,去伪存真,所留苗大小一致。在缺苗断条的地块可在本垄上或邻垄上留借苗或带土坨移栽。

6.2 穗期管理

玉米从拔节到抽雄为穗期,一般经历25-35天,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茎叶旺盛生长,雄穗、雌穗开始分化,干物质积累进入直线增长期,需水、需肥量日渐增加。

6.2.1去蘖

玉米拔节有分蘖长出。分蘖的多少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与外界条件也十分密切,当前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单交种其一般分蘖不能成穗。但要消耗养分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除蘖,去蘖时要防止松动主茎根系,同时要彻底从叶腋基部拔除干净,以免再生。

6.2.2除草

化学药剂灭草,受整地质量、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等影响,整地质量差、春季干旱土壤停水量低、地温低灭草效果差,因此,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避免草荒。

7 病虫害防治

在6月中下旬噴施多菌灵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通过投放赤眼蜂卡防治玉米螟。

8 适时收获

玉米一般在完熟期进行收获,当玉米植株基部叶片变黄、苞叶成黄白色而松散,籽粒坚硬,光滑,籽粒基部开导黑质层时要及时收获,为提高玉米成熟度、降低水分,提高玉米品质和商品性,可适当晚收。

猜你喜欢

高产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我的玉米送给你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玉米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应用外包粘钢加固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