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图策略的探讨
2015-05-30李彩虹
李彩虹
【摘要】 线段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如何教给学生画出规范的线段图,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方法?这就是我们需要构建的数学模型. 通过探讨,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画;线段图;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关键在于构建与策略相应的数学模型及对策略基本特征的把握. 线段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数量关系,从线段图中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学的简洁和数学的逻辑性,能把复杂的问题(倍数关系、差倍关系、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等这样的问题)简单化,也利于寻求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从“辅助工具”向“课程目标”的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运用线段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教给学生画出规范的线段图,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方法?这就是我们需要构建的数学模型. 结合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五册第43~45而的例题,浅谈在教学中我们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怎样画出规范的线段图
三年级孩子年龄小,又是初学. 第五册第43~45页中的例题:已知2个条件用2步算式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这和孩子原有的知识基础(已知3个条件,用2步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相比较有质的飞跃. 针对这一难度,教材选择了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突破,是适合孩子的认知特点的. 线段图直观地显示题意,能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学生能迅速地搜寻到解题的途径. 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对天才儿童研究发现,许多天才儿童是借助画图解决问题的,因而,对学生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引导学生画出规范的线段图?教师要亦步亦趋地讲解清楚、示范准确、标识完整等. 就本课例题来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条件是前提:① 裤子便宜,上衣贵;② 上衣的价钱是3个裤子的价钱;③ 上衣和3个裤子一样多……最后达到明确:④ 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的认知.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比画,如:裤子 上衣 (三个这么长),这是线段图的雏形. 这个地方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比画,这是从文字上升到图像、从直观上升到表象的过程. 比划好了,很利于我们的画图教学.
那么我们怎么用线段图来表达呢?先画裤子的价钱(选用10厘米或20厘米的线段表示28元).上衣的价钱怎样画?我觉得可以放手给学生先探究、讨论,教师展示学生线段图、评价、修正. 学生很快便发现“表示3倍”的线段,每一段都要和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的长度一样长.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1)在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的下方,对齐左端点连续画出三条(三倍)长10厘米(或20 厘米)的线段来表示上衣的价钱,利于观察、比较,图像亦美观. (2)在表示裤子价钱线段的下方,对齐左端点画出一条 长30 厘米(或60厘米)的线段来表示上衣的价钱,并分成三等份,以显3倍. (一、二法均可,任选)(3)引导学生标识线段图的名称、条件、问题等. (准确、完整)(4)针对线段图,学生交流,说一说线段各部分的意义. (5)画图时要注意启发学生将生活语言数学化,并将数学语言符号化. (6)学生初学画线段图,教师要把画图作为一种策略让学生不断感悟. 学生画准了,说清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明了.
二、怎样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策略
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策略,我们最好采用分析法来完成. 引导学生讨论要突出“表征”,抓住“根本”. 把问题“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放手给学生讨论交流. ① 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② 裤子的价钱知道吗?③ 你能求出上衣的价钱吗?怎么求?④ 你能列出分步算式吗?⑤ 你还会用其他的方法解答吗?对照、观察线段图,想一想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教师及时有效地诱发学生观察、推理、讨论、交流,确定解题思路,把图形分析转化为数学语言,再转化成算式语言. 从而更好地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准确地分析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地实现了数形结合,发挥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同作用.
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学生完全有可能找到以下的方法:① 28 × 3 = 84,84 + 28 = 112;② 28 + 28 + 28 + 28 = 112;③ 28 × (1 + 3) = 112,等. ①法、③法是较复杂的和倍问题,教师要重点抓住③法来突破、来理解. 要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观察“一套衣服要多少元”,既包括裤子的价钱,也包括上衣的价钱. 也就是1个28元,3个28元,那么它们的和就是(1 + 3) = 4个28 元. 这一段对白,教师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出示,来引导学生理解,效果会更好.
例题做完后,应带领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形成策略,完成数学模型的构建,达到思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