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秀珠:外逃女贪官的最终下场

2015-05-30

党史天地 2015年15期
关键词:杨秀珠建设厅温州市

2005年5月20日,逃亡国外的温州女巨贪杨秀珠,在荷兰鹿特丹市被警方逮捕,结束了她两年的亡命生涯。这个涉案金额达2.532亿元人民币的女副厅长,在辉煌与疯狂之后,迎来的是毁灭。

从拆房起家的女人

杨秀珠1947年出生,浙江温州市永嘉县人,她早年曾为饮食店开票员,“文革”中靠造反起家,从此青云直上。杨秀珠最早广为人知的发迹起源于她在温州旧房改造中的角色,上世纪80年代后期,她在规划局长位置上兼任温州旧房改造指挥部负责人。温州的旧房改造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同,因为缺乏政府投入,多年来温州的一切公共建设均由民间资金解决,像温州机场、温州各乡镇之间的高速公路等等。

没有政府投入的旧房改造,基本上全靠民间资金来解决,拆与不拆,给她留下了很大的利益空间。这样一个在民间话语和官方现场都极其泼辣的女人打开了局面,杨秀珠威风凛凛,旧城的地块不断在拆迁中,不断地在出售中。

面对温州那些强硬的居民,杨秀珠做得更加强硬。“她穿着汗衫,不戴胸罩,破口大骂,那些居民都被这样的领导吓坏了。”在拆迁中,杨秀珠不讳言自己的权力,她本来是县前街道上饮食店的服务员,当年欺负她的领导就曾被她大骂:“老娘现在有权力来欺负你。”

拆迁最直接的动因是温州的土地紧缺,土地紧缺造成一方面土地升值,另一面却是没地安置动迁居民,居民要求回迁,但是,杨秀珠没有考虑这样的后果。温州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杨秀珠拆迁造成的后患无穷。她当时欠下的动迁费用到现在还没有付清,而且,动迁费用在逐年增加,“到现在已经欠了六七亿了”。市政府一位知情人说。

资源控制导致财富充足

1983年,杨秀珠成为温州市规划处副处长,随后一步步成为规划局副局长、局长。从1984年她担任规划局局长到1998年她离开温州调往省厅,足足掌握温州的规划和城建、土地14年之久,她最爱说的名言是:“规划就是钱,土地审批就是钱,容积率就是钱。”

很多人说杨秀珠不懂规划,但据说杨秀珠很聪明,她不至于在当那么多年规划局长后仍一无所有,曾经任职温州体改委的学者马津龙回忆,杨秀珠主持的规划方面的会议并不是“乱来的会”,听她讲讲,有时候也会觉得,“这婆娘倒是很有思路的”。但是,杨秀珠显然不愿意被几个规划专家牵着鼻子走。在掌权的她的心目中,温州市的规划乃至城市建设就是她的天下。

由于规划局就是她的天下,所以杨秀珠的规划和破坏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比如她把华盖山的原动物园地区批租土地给某外商,占用了原来的绿地不说,还挖掘了一大块山体,“把温州的绿肺砍掉一块”,明显是错误规划,但是此项目中,该外商巨大的贿赂已经被检察院查明;她要求新建道路一律改种椰树,而不用传统树种法国梧桐,尽管没几天这批树全部死了,但她坚持做的原因也无外乎当时某外商的巨大贿赂。这些外商基本上都是出国做生意的温州人。

“为什么杨秀珠勾结外商?一是比较隐蔽,不太容易被发现,二是当时温州的房地产商人都是小打小闹,没那么多钱,所以在杨秀珠看来,他们也不是她的对象。”一位亲历当年温州地产开发的房地产商人说。温州地产界流行的一句话是:“土地、土地,还是土地;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这句话决定了杨秀珠对资源掌握的准确性。

杨秀珠在温州的土地问题上,绝对是大权独揽,不止是土地出让,连一支建筑队伍能否进温州,都由她一个人说了算。

而在土地上的经济活动也是以其家族式的链条展开的。杨秀珠的大弟杨光荣是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副总经理,很早就有人举报他,说温铁“房开”开发的地块,都是杨秀珠以低价划拨的土地,建成后的新房以市价出售,外界传说公司获利2亿多元,却一分钱没有用在铁路建设上。

除了温铁,还有杨秀珠的外甥潘琛控制的铁龙房地产开发公司。温铁和铁龙,都是杨秀珠的后花园和小金库。省政府一位官员看过一份检举信说,为了扶植“铁龙”,杨秀珠把市里最好的地块以最低地价划拨给铁龙,铁龙这一笔就会挣上亿元的钞票。据温州市纪委透露,铁龙只开发了一块市中心价值几千万元的地块,但是该公司基本上没有投资,是通过数次股权转让给其余公司投资,只是转来转去,潘琛和杨秀珠的另一亲信始终是大股东。

“温铁”与“铁龙”这两家房地产公司背后都是杨秀珠。杨秀珠送礼、拉关系的钱,都是从这两家公司出的。

想法设法升官

1998年,政府換届,在听到杨秀珠可能到省建设厅任职的消息后,省建设厅厅长代表建设厅里其他几位副厅长向省委组织部递交了一份材料,提出不欢迎杨秀珠到建设厅。

但是杨秀珠总有办法在关键时候为自己争得胜利,当年省建设厅不认为好的项目,杨秀珠自有一套本事让建设部颁了奖;建设厅的反对杨秀珠也没当回事。组织部宣布的业绩上,全是她多年来劳苦功高的事实。

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杨秀珠讨好上级的故事始终带着几分乡土风味,并不是多么出奇制胜的法宝:上面有人下来,她会立刻在温州的华侨饭店布置一间房间,里面挂满各种名牌服饰,让领导和领导夫人去挑选衣服。杨秀珠在小汽车里面装了冰箱,凡是进省就给省干部带名贵海鲜。她当了省建设厅厅长之后,并没有停止送礼的步伐,“每次回温州,都是一卡车一卡车地往省城带礼物”。

除此之外还要有酒席,一个有影响力的农民,在选举期间要吃各个候选人一个月的酒席。温州的民间政治文化的法则是:没什么不能够用钱换来的,即使是官场上的职位。

民间出身的杨秀珠当然深明这个道理。温州市纪委一名官员介绍,在温州,已经得到监察部门确认的关于杨秀珠贿选的事实是:在人大没有通过她升任副市长时期,她和当时的市领导一起给人大常委会做工作,40多名人大常委她挨个做工作,答应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市政府的一名官员说:“为市人大盖了一幢新楼,此举深入人心。”

别人进不去的门她能进去,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她能做到,就凭这些,她终于走上了集城市规划和土地出让为一身的温州市副市长的职位。

杨秀珠任副市长期间,把温州市的土地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任意以“跳楼价”批给外商和不法商人,从中谋取好处。就在她离开温州就任省建设厅副厅长前,还突击批出了四块黄金地段土地。杨秀珠在担任副市长和副厅长的8年间,也正是她疯狂敛财的时期,权与钱的关系被她这个“卖馒头出身”的副厅座诠释得如此“轰轰烈烈”,其涉案金额高达2.532亿元人民币。

外逃被抓回

杨秀珠的贪污腐败,早就有一些老干部向上级揭发。2003年初,杨秀珠的弟弟杨光荣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检察院秘密批捕。

杨秀珠知道自己大难临头,便想到走为上计。她早就想到自己有逃亡的这一天,所以,在几年前,她就通过一些关系,秘密弄到了新加坡、美国和荷兰等国的护照。她给自己选定的第一站是新加坡,那里华人多,没人会注意到她。狡猾的杨秀珠跟建设厅领导请假,谎称母亲有病,她要回温州看看。

4月20日深夜,杨秀珠与养女、女婿以及外孙女,一行四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登上了经香港飞往新加坡的班机,开始了逃亡之旅。

杨秀珠在新加坡有一個姓林的远房亲戚,曾经在温州做过服装贸易。杨秀珠到达新加坡没几天,便在电话中请林姓亲戚买好了四张飞往美国的飞机票。

4月28日凌晨4时,杨秀珠一家四口悄悄地起床,带着简单行李,离开了新加坡。

杨秀珠有两个胞弟在纽约。一个是杨寿弟,一个是杨建军。还有一个堂姐杨海燕,是纽约江浙工商总会的名誉会长。杨秀珠多年以前就用大量赃款,在纽约购买了五处房产,其中一处是处于帝国大厦与时代广场之间的寸土寸金宝地。逃到美国后,杨秀珠就在姐弟的庇佑下,在纽约做起了“包租婆”。

2003年6月,当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红色通缉令后,杨秀珠惶惶不可终日。7月初,杨秀珠悄悄地更换了居住地点。尽管杨秀珠深居简出,但她却在美国遭遇了一场官司。由于杨秀珠在美国的房地产涉及到很多税收问题,其税收名目多如牛毛,她在不经意之间竟然欠下了十几项税费。参照美国法律,她有可能被遣送出境!

杨秀珠日夜思考着如何逃避这一劫难。她不想坐以待毙,在仅剩的半个月里,她再次决定出逃。这次,她选择的国家是荷兰。

14天后,杨秀珠只身飞向欧洲的荷兰。荷兰是个低海拔国家,鹿特丹地面低于海平面,她居住的地下室里又暗又潮,墙壁上不断地往下滴水,屋里弥漫着一股发霉的味道。杨秀珠成了惊弓之鸟,她连大街都不敢去。 房东老太太对这个房客感到很奇怪,并发现了破绽,于是,向警察局报案。2005年5月20日,荷兰国际警察走进杨秀珠的地下室,通过国际通缉令获取临时逮捕她的授权,将对她实行逮捕。

2005年5月31日,新华社发出消息,确认杨秀珠已被逮捕。中国最大的女贪官,在亡命地球一周后,终究没能逃脱法网。2014年9月,杨秀珠的引渡遣返已启动,等待她的将是中国法律严厉的惩处。

(据《三联生活周刊》《信息时报》)

猜你喜欢

杨秀珠建设厅温州市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三年工作情况汇报
Table of Contents
海外追捕杨秀珠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中国第一女巨贪凄惨逃亡路
温州市特色街创建 初见成效
权力岂能是筹码
郑州市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禁黏’示范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