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桂芝:精心制造的“官场奇景”
2015-05-30
2005年12月6日,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受贿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其被指控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贿赂款物700余万元。12月1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韩桂芝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韩桂芝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韩桂芝曾是内蒙古的一名社教队员,在经历了辉煌的仕途巅峰后,落马成为阶下囚。她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
会“抓人心”,升迁快
韩桂芝1943年出生于哈尔滨,求学、下乡和在大兴安岭地区工作的历史加起来恰好是三个8年。这期间,韩桂芝毕业于东北林学院林业机械专业,并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五七”干校接受锻炼,随后就职于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劳动局、大兴安岭林管局。至1988年,韩以大兴安岭林管局副局长(副地级)身份调回省城任黑龙江省监察厅副厅长,三年后进入省委组织部任副部长。
目1991年起,历经四任省委书记,韩桂芝屡获升迁。1 996年起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省直机关工委书记;1997年起任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省委党校校长;2002年1月起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省委党校校长;2003年再次当选为省政协主席;是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一位与韩桂芝相熟的宣传部某处长这样评价,“韩桂芝是一步步从大兴安岭干上来的,很有能力和魄力。”她说,韩桂芝调到省政协之后,为职工修建了食堂,盖了16层高的办公大楼,也提拔了不少官员。“如果不是她,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都说她霸道,可是一个大兴安岭林业局的女干部走到今天,没有魄力怎么可能。”这样的说法部分解释了韩桂芝升迁的原因。
“她挺会抓人心的,我们举行个活动,比如钓个鱼什么的,她都挺支持,还能安排个车、拨点活动经费。不过,出事前一年多就已经不怎么照面了。韩桂芝的嘴巴很厉害,特别能说。她知道老干部说话有分量,能为她说好话。韩桂芝向来能使心计、会使心计。在提拔、任用干部上,她什么手段都使了。韩的升迁非常快,可以说是青云直上。所有这一切都说明韩桂芝非常不简单。”有位曾经接近韩桂芝的官员表示。
韩桂芝的张扬也为很多人津津乐道。一位和韩桂芝多有接触的官员告诉记者一个细节,每天司机把韩桂芝送到楼下,替她开车门,帮忙摁电梯,然后必须赶到她前面把办公室打开。“她对下属和秘书挺尖刻,时常训斥他们”。和她有接触的人士透露,她喜欢到花园村康乐中心游泳和按摩,“穿着几千块钱一套的内衣,非常惹眼,还经常大呼小叫,抱怨水太凉,管理不好等”。此外,“她经常进出高档消费场所,从来只住最高级的地方”。
被查源于“宝马撞人案”
韩桂芝案,还得从2003年10月发生的“宝马撞人案”说起。2003年10月16日,44岁的哈尔滨市妇女苏秀文驾驶牌号为“黑AL6666”的宝马汽车撞死农民代义权之妻刘忠霞,另有12人不同程度受伤。12月20日,哈尔滨市道里区法院以“交通肇事”判处苏秀文两年徒刑,缓期三年执行。此案经媒体报道后曾经轰动一时。当时盛传肇事者苏秀文是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的儿媳,所以法院对其从轻发落。一时间,韩桂芝成为网上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2004年1月5日,韩桂芝在她的办公室约见记者。当时,这位省政协主席热情地迎到门口与记者握手,并随之澄清:宝马撞人案中的苏秀文不是她的儿媳,和她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和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任何关系。韩桂芝当时表态,不管苏秀文有什么背景,有关部门都要依法办事,公正处理,对百姓负责,要给老百姓一个明白。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虽然有关部门的调查最后证实“宝马撞人案”与韩无关,但确实对她手中的权力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她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宝马撞人案”发生后,中央有关部门对韩桂芝的确引起了警觉。
逃过了“宝马撞人案”的韩桂芝,却成了“马德案”拔出萝卜带出的泥。
马德曾任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书记,“马德卖官案”涉及领导干部达260多人,人数之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查明:马在绥化任党政主要领导的6年时间里,滥用权力,大肆卖官鬻爵。他利用职务之便和手中之权,先后收受多人巨额贿赂,法院认定马德受贿人民币502万元、美元2.5万元。
那么这个惊天大案和韩桂芝有什么关系呢?据“马德案”办案人员透露,马德被“双规”后供认,自己为当上绥化市委书记,曾给韩桂芝送过80万元。韩桂芝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时表示,这笔钱以马德的名字存入银行,已归还马德。但马德对此予以否认,称自己没有收到过这笔退款。有关部门因迟迟找不到相关证据,所以未对韩桂芝采取进一步措施。
就在有关部门对韩桂芝的调查停滞不前之际,韩桂芝长子陈泓播因处置不良资产收回扣“出事”才使调查出现重大转机。2004年1月22日,也就是农历大年三十这一天,时任光大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的陈泓播被中纪委的工作人员带走。
韩桂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亲生的“爱子”会交代她的权力内幕,陈泓播供认说马德的礼金被韩桂芝转送韩的妹妹,韩妹将这笔钱以马德的名字存入银行,但存折并未送还马德。
另一个具有实质性的突破是:在马德案事发后,韩桂芝曾授意其妹将该存折烧毁,企图让证据石沉大海。可就在陈泓播被中纪委带走后不久,事关韩前途的存折在韩桂芝妹妹家中被搜出。
另外,韩桂芝还曾帮助亲属逃脱法网。1987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河县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杀妻灭子命案,犯罪嫌疑人韩建勋的供述与警方现场勘查、物证鉴定的结论完全吻合。但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法院很快踢起了“皮球”,使得案子一拖再拖。韩桂芝倒台之后.犯罪嫌疑人韩建勋归案。原来,1988年韓建勋涉嫌杀妻灭子之时,其母梁春菊是塔河县知青办公室主任、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与时任大兴安岭林管局副局长的韩桂芝混得很熟;1990年前后,韩桂芝的长子与梁春菊的女儿、韩建勋的妹妹结婚,此时韩桂芝已调至省城,在仕途上扶摇直上。在塔河当地,“两韩”亲家无人不晓,犯罪嫌疑人韩建勋得以利用取保候审的名义长期逍遥法外,与这一层特殊背景无疑大有关系。
妹妹和儿子都涉案
韩桂芝被中纪委“请”走后不久,鸡西市委书记丁乃今、牡丹江市公安局局长韩健及其妻子、省交通厅海事局副局长卢某、韩桂芝第一任秘书张学文均被“双规”。
丁乃今“出事”和韩桂芝是否存在關系未得到确切说法,但韩健“出事”的直接原因是给韩桂芝的两个儿子各送了一部车。送车的时候,他已经是牡丹江市公安局局长。从这个角度讲,这不算买官,但此前,韩健由黑龙江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车管处处长直接调任牡丹江市公安局局长,升得很快的背后有着肮脏的交易。
韩桂芝事件之所以影响大,是因为她在组织部副部长和部长任上8年,担任省委副书记后又分管组织工作,这么多年来,官员的升迁紧紧掌握在她的手中。
不少官员都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她的第一任秘书张学文,被双规前任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务委员(副厅级)。从表面看,官员的选拔程序是没有问题的,副厅级官员在组织部提名之后,提交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但是常委讨论的基础就是组织部提供的考核材料,同时组织部长又兼任省委常委,所以组织部在官员的任命上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于韩桂芝的影响力以及黑龙江买官卖官的情况,民间流传着许多说法,大多无法求证。但有银行界人士证实,每到官员换届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到银行提取大量现金,不要支票,说是要送礼。黑龙江省委一位知情官员提供的说法是:韩桂芝当年曾不主张用马德,但马德送给她的80万元人民币她虽然没要,但是也没退,而是给她妹妹——哈尔滨市医药行业某局一位常务副局长存了起来。
与韩桂芝一样,她的两个儿子陈泓播和陈泓涛在哈尔滨也很有名气,人称“大播小涛”。
长子陈泓播1996年前后进光大银行工作,很快升任开发区支行行长;1999年,升任光大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助理,兼开发区支行行长;2002年陈泓播担任光大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陈泓播在省分行主要负责不良资产的清收。目前,关于陈泓播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相比之下,韩的小儿子陈泓涛的身份较为神秘。在一些人的印象中,陈泓涛和相关部门相交甚密,往往能为建筑商和开发商争取到各种项目,得到他们的“器重”。
一位纪委官员透露,哈尔滨的开发商姚伟被逮捕,暴露出工程发包中的问题。因姚与陈泓涛有牵连,使得事件更加复杂。姚伟曾经抱怨,陈泓涛每次都狮子大开口,开口就要30万、50万、70万,都快供不起他了。据了解,和陈泓涛接触的开发商并不是只有姚伟。
韩桂芝被中纪委带走的第三天,中央有关部门召集黑龙江省副省级以上干部(包括离、退休干部),正式通知韩桂芝被立案审查。而在此之前的1月21日(农历除夕)下午,韩桂芝的大儿子、黑龙江省光大银行副行长陈泓播被中纪委来人从家中带走,她的妹妹也被“双规”。
(据《法律与生活》《新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