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难熬的时光里一点点变化
2015-05-30黄德海
黄德海
除了某种内心的诚挚,周嘉宁的小说表现出一种专注的气质——一旦人物(大多时候是“我”)耽溺于某种心情,无论周围发生什么,即便是非常重大的事件,都很难左右这心情的基本走向。在周嘉宁的小说里,人物多是意长情深,忧喜都率性而显,一归于情性之实。让人略略担心的是,小说里的人物,往往笼罩在忧郁的氛围里,甚至偶尔表现出对痛苦的过分关注,哀而至于伤。
《世说新语·德行》里有个故事,或许有助于理解上面的说法:“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在现今的品性论断体系里,任诞尽情的王戎大概会被认为天然率真,循礼守制的和峤则显得刻板老套。但换个角度看,王戎显然有失节制,哀而至于伤,任自己沉溺在痛苦的情绪里不能自拔。
《假开心》仍然表现出周嘉宁一贯专注的气质。这个小说的专注核心,是喝酒,纯粹地喝酒,“不掺杂任何其他愿望”——“喝酒本身真的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以让人“在自由自在的状态里多停留一会儿”。这种不为倾诉,不为消愁,不掺杂任何其他目的的喝酒,仿佛是从不曾中断的生活之流中提取出来的另外一个时空段落,因专注而有明亮的光彩,就像青春。“如果真有一段可以称为青春的岁月,我想,那指的并非某段期间的一般状态,而是一段通过青涩内在,在阳光的照射下轻飘摇晃,接近透明而无为的时间吧。也是被丢进自我意识泛滥之大海时所遭遇的瞬间陶醉。换句话说,那是一种光荣的贫瘠,伟大的缺席。”这段青春时光是“漫长的,白晃晃的,与世隔绝的”,“与之前或者之后全然没有关系,就这样凭空存在着”,有着某种随绝对而来的干净纯粹,可以洗去人世的尘劳,让人憧憧往来的精神,暂时获得真正的休息。
这里谈到的干净纯粹,并不是天真单纯。小山提起“二十岁的我”,“他并没有想起确切的我。他既是霍尔顿,又是盖茨比,又是渡边彻。所以他想起的大概只是他的愿望,而不是发生过的现实”。四十岁的小山此时触摸到的青春气息,不再是他自己的二十岁,也不是“我”的二十岁,而是四十岁的小山借助三十一岁的“我”看到的二十岁,并把诸多文学人物的二十岁和“我们”彼此的二十岁复合在一起,再次观照自己的青春光彩。这光彩因为包孕着不同阶段的经历,就不再是天真的青春,也不是单纯的三十岁、四十岁,而是更为复杂多义的一个成长段落,混杂着成熟感,却并不因此浑浊。
楔入这专注的,是周嘉宁不曾褪色的忧郁色调,题目“假开心”,似乎就提前宣告了作品的调子。小说里的人生,几乎表现为西西弗斯式的徒劳,“我们奋力向前,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人们用于把握世界的词语,“如同外部世界一样过分庞大,我们根本无法触及它们的边界”。友谊的维持,也经过“几次衰竭,却又因为其中一个人的努力或者一段境遇而继续了下去,终于变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有一种因习惯而来的妥协和无奈。忧郁的调子,就这样慢慢渗入了对喝酒的专注,也终于在某些地方撬开了世界锁闭的秘密,在平整光滑的生活表面出现了一丝丝的缝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难熬,以及人在难熬之中的一点点变化。
“我”与小山性情投契,有着非常一致的对喝酒的态度。但就是这样的一致,仍然会在某些时刻出现参差的杂音:“在极其偶尔的情况下,能够感觉到他性格中的一些缝隙,但是人人都有这样的缝隙,没什么大不了。确实有几次,在喝大了以后,我能听见性格的板块彼此碰撞着,缝隙里发出细微的声响。不过我也无从辨认,那是来自于我自己,还是来自于小山。”两个心意相通的默契酒友,竟在最为纯粹的醉酒时刻感受到彼此(严格地说,是“我”感受到)性格间的细微分歧。这细微的分歧,因为被感受到,就不再被单向地确认为对方的缺陷,从而导致默契的丢失或友谊的破裂,而是成了彼此默契的标志。或许这才是世间友情的样子,那些缝隙里的细微声响,不因猜忌或疑惑而分裂成峡谷,进而隔断心意,反让人有机会借此更好地认知彼此。
如此默会于心的相知,并非人人都懂。“我”和小山的专注状态,就让阿敏觉得“我们”是“自私冷漠的混蛋”。“可能是因为喝了太多酒,便会把这种想法贯穿到整个人生里……在我们看来潇洒和专注的事情,在旁人看来就变成了冷漠,甚至是自私的、会造成伤害的行为。”专注是良好的习惯,甚或是一种优良的品性。但过分专注容易导致对外界的隔离,会把周围的人区隔到外面,甚至对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他者也视而不见。即便作者或小说中的人物对人群保有兴趣和善意,也会因过于专注而导致疏离,进而让人产生冷漠的误解。一个专注的人,大概必须意识到,专注需要经过同意(consent)的限制,必须被同意稀释,即必须经过无法体味专注的人的同意稀释。只有经过这一同意,因专注而来的紧张感才会松弛下来,以往被认为冰冷的生活也才略略升温。就像小说中的“我”和小山那样,意识到小敏对“我们”的态度,并理解这种态度,一段友谊才可能维持下来,而不是导向疏远或冷漠。
大概正是因为这种对专注的自我认知,松动了周嘉宁小说中稍稍有点过度的忧郁和严肃,也让这个作品较她以往的作品舒朗了些——仿佛一个因不快而双臂交抱着自己的女孩,沉浸在自己有意或无端的忧郁情绪里,因为某个契机,轻轻地松开了一下自己。生活世界的风沁入心脾,惊醒了每一个敏感的细胞,内心某个绷得过紧的地方松弛下来,若重负初释,身心莫名地振刷,欢快的气息生长出来:“我奋力踏着脚板,差点儿笑出声来。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