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医改方案下公立医院融资决策

2015-05-30陈丽新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8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

陈丽新

摘要:新医改即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国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09年3月17日向社会公布的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质改革的意见,来引导医院用药的标准以及完善医院的卫生制度。由于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部分,在新医改方案具体实行之后,对公立医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资产经营、服务形式和人事调动等,国家对于公立医院的财政支持也逐渐减少,造成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因此,现阶段公立医院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增加医院资金,维持医院的稳定发展。文章主要基于新医改方案,以此来分析公立医院如何进行融资决策。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融资决策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很多国有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公立医院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到医院看病,经常出现排很长的队却见不到医生,又或者看病的成本越来越高,以致医院出现了很多医药纠纷,对医院的整体声誉产生了消极影响,再加社会公众的议论和指责,使医院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国家在2009年实行了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完善基本的医药卫生制度,方便人们看病以及享受优惠的医药服务。在新医改方案下,出现了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降低了公立医院资产融资的有效性,所以现在公立医院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改善实现原有融资机制的创新,来促进公立医院的稳定发展。

一、公立医院融资的形式

融资是金融学的专业术语,是指为了实现获得资产的目的,通过收集资本所使用的货币交易方式。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部分,主要通过病人购买药品或者做机器的检查来获取收入,具体而言公立医院的融资为医院在整个治疗服务流程中直接开展收集资本的行为,是基于医院现在的经济和发展,然后依据将来的发展目标,做出具有相应可行性的决策,向医院的债务人和债权人进行收集资本进行医院内部的累积,以此来维持医院医药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经济方式,来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

在原来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资源分配和商品营销等各种经济活动,都是由政府首先开展计划,然后才实施,政府对医院的资产进行整体化的管理,医院融资主要是围绕政府计划来开展,将个体性的政府投入作为基本依据。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国内的市场经济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进行变革,政府对医院的管理逐渐分散化,不再整体控制,医院原来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入,但是在市场变化的环境中,医院的融资途径逐渐多样化。现阶段,医院融资主要有五种手段,分别是:医疗服务除去成本后的利润;国家财政补助;内部债权融资;银行的借贷行为;商业信用。

二、新医改方案下公立医院的融资决策

新医改方案是国家国务院通过会议商讨公布的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年至2011年具体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基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有四方面的目标,分别是:全面加强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医药的供应体系。新医改方案为公立医院的医药卫生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确立了公立医院的融资权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公立医院的融资决策。

(一)保证资源合理分配在医院的发展中

我国每年的财政收入都有具体的来源和使用方向,依据的是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下放分发和拨款补助,对于医院而言,国家的财政补助也有针对的具体事物,比如:医院的楼层建设、房间数量、每个房间的床位规定、医院人员的补助、医院整体面积、医院的科学研究等进行专项补助,因此,医院的占地面积越大以及医院的级别质量越高,国家下发的补助资金就越多。随着国民经济消费水平的上涨,医院需要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来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医院不断进行医疗卫生的建设,造成多方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依据有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资料显示,国家原计划对医院机构拨发近9000亿资金,来完善医药卫生制度、基本医药设施建设、医药供应保障等基础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国家的这些补助资金都有具体对象事物,不会因为医院增加其他方面的设备或者扩建医院而增加资金投入,只要医院的建设和改革超出了国家设定的目标,超出的资金国家不会进行补助,因此,就要求医院的发展要合理和适度,保证资源合理分配在医院的发展中,合理使用国家的补助资金,来促进医院医药卫生体系的建设。

(二)完善医药价格制度,促进医院业务发展

医院融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向债权人进行融资,就像医院进行身体内部的能量补充,维持医院自身的发展和运行,外部融资主要是进行业务融资,同时内部融资的数量和医院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外部融资的进行。

医院开展业务融资,主要是通过医药、医疗器械和服务来进行,在原有的医药卫生体制中,会制定价格较低的医药标准,保证人们可以享受价格较低的医药,却忽略了医药研究的成本以及医生看病的成本价值,医院就会增高其他方面的价格,来对研发和医生成本进行互补,从而导致低价药品政策并没有体现出相对应的价值,致使社会的整体医疗价格较高,因此,医院需要增加基本的医疗费用来进行整体资金的收集,无论怎么进行业务融资,都不能解决医院基本的资金需求,医院的发展就会一直用业务融资来填补内部融资,然后这样一直重复,不能解决医院发展的实际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医药的价格制度,形成稳定的模式,医院才能进行高效的外部业务融资,以此来促进医院的业务发展。

(三)合理利用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规避风险,便于医院资金的流通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可以进行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利用银行贷款和医院的商业信用就是基本的融资渠道,依据相关资料显示,公立医院的资产负债变化一般维持在30%进行变化,资产的流动范围在1.6~1.9之间,出现负债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公立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良好的商业信用,满足银行的贷款要求,以此来进行银行的贷款,实现公立医院的融资,增加其发展的经济效益。在合理进行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融资之后,还要明确对市场中的风险和利益进行规划和分析,了解市场的变化,对未来投资的方向进行评估,规避风险,保证公立医院融资的开展。

公立医院的业务融资,主要是利用医药和医疗器械来开展,而这些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主要需货方是医院,医院就可以在购买这些医药和医疗器械后拖延支付,由于公立医院所属国家管理,有政府的基本保障,以及公立医院自身的良好信誉,公立医院就可以利用这笔资金进行短期融资,来促进医院资金的流通使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新医改方案下公立医院的融资,在国家发展的现阶段,融资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业发展必不可少保证资产的手段,我国在2009年实行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为公立医院的多途径融资指明了方向,公立医院为了应对这种基本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将自身的管理方法和融资形式进行改变,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保证医院医疗服务的稳定体系的稳定运行,以及实现每个人都能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大喜.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05).

[2]闫磊磊,王欢,张亮等.从新医改方案解析社会资本发展公立医院的政策环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09).

[3]尹希果,朱猛.新医改方案的制度预期:-个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

[4]包冬月.新医改方案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及应对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3(24).

[5]徐爱军,谢蓉蓉,陆荣强等.浅析医改方案中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6]严耀.新医改方案下改进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方法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2).

(作者单位:辽宁省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促使公立医院达到三个转变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改革:为何改?如何改?
构建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总攻号
勇破公立医院改革难点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勇破公立医院改革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