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OPSIS法的环渤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引领效应评价

2015-05-30李兴国刘蕊潘文宇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8期
关键词:TOPSIS法环渤海

李兴国 刘蕊 潘文宇

摘要:文章运用TOPSIS分析方法,选取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等七项指标占所在城市比重,反映开发区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对2012年环渤海5省(市)的1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开发区引领效应综合得分与排序,并分析了各开发区引领效应差异的来源,以期对开发区评价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思路。

关键词:国家级开发区;引领效应;TOPSIS法;环渤海

一、引言

我国开发区的产生起源于改革开放。1980年,国务院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4个沿海城市创建经济特区。1984年起,国务院又先后批准建立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它们以吸收利用外资、拓展外贸出口及发展现代工业为发展目标。自此,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效应是指开发区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国家级开发区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开发区发展的示范区,理应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龙头作用。为此,本文采用TOPSIS方法,对环渤海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并寻求其差异的动力因素,以期为促进开发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与启示。

二、TOPSIS法简介

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Hwang和Yoon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根据多项指标对多个研究对象进行比较评价的统计方法。

(一)TOPSIS法的基本思想

将原始数据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组成一个空间,拟进行评价的方案看作该空间上的一个点,用欧几里得范数作为距离测度,分别计算出该点与正理想解的距离及与负理想解的距离,距理想解越近且距负理想解越远的对象越优。

(二)TOPSIS法的基本步骤

1. 收集原始数据。假设待评价对象为n个,使用的评价指标为m个,这组数据就构成了一个n×m矩阵。

2. 指标同趋势化处理。评价指标中有的是正指标,有的是逆指标。评价时要求都具有相同的趋势,一般把逆指标转化为正指标,转化方法可以采用倒数法(即1/x),多适用于绝对数指标;差值法(即1-x),多适用于相对数指标。

3. 数据标准化。将经过同趋势化处理后的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标准化矩阵Znm。

7. 按接近度大小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0≤Ci≤1, 越大表明评价对象越接近正理想解,越远离负理想解;Ci 越小表明评价对象越接近负理想解,越远离正理想解。所以, Ci越接近1,则相应的评价对象就越应该排在前面。

三、环渤海国家级开发区引领效应评价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鲁、辽五省市拥有国家级开发区26家,其中辽宁大连长兴岛开发区,山东的邹平、招远、明水和胶州开发区,天津的西青、武清和子牙开发区等8家开发区因总体规模较小,对所在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有限,因而不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故最终确定18家国家级开发区为研究对象。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采集

为了对18家开发区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综合参考参考国内相关文献指标体系,并兼顾数据可得性、可比性的基础上,最终选定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等七项指标分别占所在城市比重,反映开发区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据2012年各城市和开发区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采集了原始数据(略)。

(三)评价结果及分析

分别计算环渤海地区18个国家级开发区引领效应指标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以及相对接近值,最终得到各个开发区引领效应的综合得分及排序结果。营口、烟台和秦皇岛开发区的引领效应分列前三名,而且较其他15家开发区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大连开发区位列第四名,主要优势在于财政收入和进口总额比重这两项指标。青岛、廊坊和天津三个开发区则基本上处于总体的平均水平,特点是各项指标均不突出,没有一个单项指标达到50%以上。日照等其他11家开发区引领效应得分低于总体均值,但其差距均在1个标准差范围之内,没有出现得分非常低的开发区。总体来看,环渤海国家级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引领效应的差异还是较为均衡的。

四、结论

TOPSIS法是在进行多目标决策分析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该方法对数据的分布形态及样本含量均没有特殊要求,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评价结果比较直观。本研究使用TOPSIS法对2012年环渤海地区的18个国家级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开发区引领效应综合得分与排序,评价结果对开发区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继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关研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康艺凡.开发区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6(06).

[2]李兴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引领效应的差异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04).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猜你喜欢

TOPSIS法环渤海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基于ARIMA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研究
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多尺度高效用水评价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输变电工程经济性评价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的中心收敛和空间溢出性——以环渤海城市群为例
资源型城市E—E—S复合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环渤海发展纲要获批将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