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

2015-05-30白海英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8期
关键词:苗期生育期籽粒

白海英

[摘 要]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不仅播种面积广、产量高,而且玉米品质好、质量优,是各地农户广为播种的粮食作物,不仅满足了本省供应,还远销到国内外,既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有促进了我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每一种农作物都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充分了解并掌握这些特点,是获得玉米产量稳定、品质上乘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对此加以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生长习性 需肥特点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201-01

1 玉米

玉米是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谷物作物,也是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位居第三位,世界上一年中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

2 生长习性

玉米喜温喜水,生长期较短,属短日照作物,对土壤条件要求不是很严格,但不同壤土会影响玉米出苗。不适宜在粘土、盐碱含量高的土壤种植,当土壤含盐量达到0.6%时,发芽困难,甚至不发芽。玉米生长期内适宜温暖多雨的气候条件,如低温、干旱、少雨、灌溉不及时,会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绝收,导致收益受损。

2.1 温度。玉米喜温,对温度反应较为敏感,不同生育期对温度要求也各有不同。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为10~15℃,当温度低于6~7℃、高于35℃时发芽受阻。发芽最快的温度为24~25℃;适宜幼苗生长的温度为15~21℃,当温度短时间在-2~3℃时,随后气温快速回升,幼苗仍可恢复生长,且不会影响产量和质量。但若低温持续时间过长,则会造成幼苗发生冻害;适宜拔节的温度为20~22℃,当温度低于18℃、高于25℃时则会影响拔节;开花期是玉米对温度要求最高的生长阶段,适宜的温度为25~28℃;适宜抽穗的温度为25~27℃,温度如低于25℃会造成抽穗不良,如高于32~35℃,又遇干旱缺水,就会严重影响授粉、受精,导致花柱枯萎、秃顶、缺粒现象的发生,从而造成减产;灌浆成熟的适宜温度为20~24℃,适宜的温度会提高光合作用及淀粉酶的活性,促进养分的合成、运输和积累,增加籽粒重量,确保产量的稳定。反之,当温度低于16~17℃时,会严重影响籽粒增重,成熟延迟,造成损失。

2.2 水分。不同的生长期所需水分也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前期偏少,后期略多。除苗期要适当控制水份,其余生长期都要适时满足植株对水分的要求,否则就会因缺水而造成减产减质。播种时田间最大持水量宜保持60%~70%,以保全苗;幼苗出齐后至拔节期,土壤水分应控制在最大持水量的60%;拔节、抽穗至灌浆期要及时浇水,此阶段需水量迅速增多,所需水量约占全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50%,是决定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田间土壤宜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属水分临界期。灌浆、成熟期需水量逐渐下降,需水量约为全部生育期的10%~30%。乳熟后田间持水量宜在60%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利于籽粒增重。农户要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降水情况、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科学浇水、排水,既要保证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又要避免盲目浇水造成烂种芽涝、根系窒息导致死株现象的发生。

2.3 土壤和光照

2.3.1土壤。玉米根系庞大,对土壤条件要求不是很严格,黑土、草甸土、黄壤及红壤土等都可种植。但适宜在土壤肥沃、结构良好、土层深厚疏松、通风透气性强、光照适宜、灌排条件良好的地块种植。适宜的土层厚度为1m以上,适宜根系生长的土壤含氧量宜在10%~15%,含氧量如低于6%,则会影响根系呼吸,阻碍养分的吸收和输送。

2.3.2光照。玉米喜光,是短日照作物,各生育期都需要较好的光照条件,适宜的光照既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更有利于各类养分的转换和吸收。满足8~12小时的日照,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开花抽穗、灌浆成熟。玉米不耐阴,光饱和点较高,因此要合理控制好田间密度,防治植株间距过密,影响光照,导致生长不良,从而影响产量。

3 需肥特点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所需养分多,吸收能力强,不同生育期所需养分也有所不同,在各生长期满足养分的供应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主要肥料的需求量依次为氮、钾、磷,一般亩产100kg籽粒,所需三大主肥约为氮2.3~2.8kg,磷0.7~0.9kg,钾1.6~2.2kg,夏玉米苗期需氮占9.6%,中期占78%,后期占12.4%;苗期需磷量占11%,中期占80%,后期占9%;苗期需钾10%,中期占81%,后期占9%。拔节后至开花期,要及时施加钾肥,此阶段需钾量需求量在迅速增加,

3.1 氮肥。苗期缺少氮肥,会造成植株矮小弱化,叶片黄绿,且植株生长缓慢。拔节期至成熟期缺少氮肥,植株上部细嫩叶片仍呈绿色,下部叶片色浅,后逐渐退绿发黄,萎蔫干枯,雌穗不能正常发育,影响抽穗,造成减产。反之,发芽期氮肥过量,会影响出苗率;拔节期至成熟期氮肥过量,会造成植株徒长,产籽率下降,且易出现植株倒伏现象。

3.2 磷肥。苗期缺磷,初期叶片会呈现暗绿色,后逐渐变为紫红色,严重缺磷时不仅发生红苗现象,还会进一步造成植株生长迟缓。苗期缺磷,还会根系发育;孕穗至开花期缺少磷肥,会影响养分合成,受精、果穗分化发育不良,造成空穗或籽实行列歪曲的畸形果穗。但施磷也不要过量,过量的磷肥又会出现生长速度过快,造成籽粒数量下降,影响产量。

3.3 钾肥。苗期缺钾会出现幼苗生长缓慢,叶片色浅呈淡绿,并带绿色条纹。生育期缺钾,会造成茎秆矮小弱化,节间缩短,果穗发育不良,顶尖细,果穗顶部缺粒,籽粒淀粉含量减少,籽粒小,产量下降。

3.4 其他微肥。玉米生育期除氮磷钾肥之外,也离不开各种微肥,如锌、铁、锰、钼、铜、硼等,微量元素不足,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锌,苗期缺锌会出现嫩叶失绿,呈现淡黄叶,甚至产生白苗现象。中间叶片有绿纹,底部叶片呈灰褐色;缺铁,新叶叶脉失绿黄化,叶脉有明显条纹,叶鞘、茎秆变为紫红色;缺锰,幼叶发黄,叶脉间出现绿斑点,根系细长且发白;缺钼,叶脉失绿变黄,叶缘向内卷曲并焦枯,籽粒皱缩;缺铜,植株迟长,矮化弱小,叶色灰黄并有白斑点,果穗发育不良;缺硼,幼叶展不开且发白,逐渐枯死,老叶脉间出现白色条纹,植株长势较弱。

猜你喜欢

苗期生育期籽粒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2013-2014年度二二二团冬小麦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