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勐梭镇冬马铃薯降解膜覆盖种植技术浅议

2015-05-30岩义列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8期
关键词:覆盖种植技术马铃薯

岩义列

[摘 要] 勐梭镇推广的冬马铃薯降解膜覆盖种植技术,是一项保护环境减少土壤污染的新技术。此项技术,除草效果好,保水保肥保土温,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种薯早扎根,加快营养生长,减少土壤病虫害,增产效应显著。增产率达70%—117%,可提早上市10-15天,提高亩效益700-2340元,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 马铃薯 降解膜 覆盖 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174-01

勐梭镇地处西盟新县城的东南部,距县政府所在地3公里,介于北纬22°23'至22°43'和东经99°23'至东经99°43'之间,东南与澜沧县的拉巴乡接壤,西南分别与力所乡、翁嘎科乡毗邻,北部与中课乡相连,距澜沧县城92公里,距孟连县城58公里,距普洱市221公里,西南距缅甸国境线62公里,全镇总面积252平方公里(25200公顷),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地形复杂,受纬度、季风、地形的影响,属全年无霜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在803米至1955米之间,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9.6℃,风速年平均2.5米/秒,年降雨量在2558-3200 毫米之间,干湿分明,日照充足,年均日照2354.8小时,太阳辐射强,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31.8千卡,气候暖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和正南风,较适宜水稻、陆稻、玉米、马铃薯等多种作物的生长及各种经济林果发展。2014年,全镇辖勐梭村、里拉村、班母村、他朗村、王莫村、秧洛村6个村委会及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9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共计7123户23011人,其中农业3367户12327人。全镇耕地面积50157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28651亩(水田10703亩,旱地17948亩),临时性耕地面积21506亩。农村经济总收入78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66元。粮食总产量904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603公斤。

1 勐梭镇马铃薯种植现状

1.1 勐梭镇马铃薯种植情况。勐梭镇土壤质地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坝区海拔高低落不大,地面相对平整,排灌较方便,较适合马铃薯的生产条件。全镇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在450亩,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73%,品种主要有“会-2号”、“合作88”、 “宣薯2号”等,单产0.5吨-1吨,总产量300吨左右。当地传统马铃薯种植方式为露天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大部分农户为了省工,会直接把肥料撒在地表上不盖土,经烈日的暴晒和雨水的冲刷使肥料养分挥发实(失)效,甚至刮风都能将肥料吹走,流失情况相当严重。农田灌溉设施建设落后,抗卸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雨水也容易淹没地块造成马铃薯减产甚至绝收,“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2 勐梭镇冬马铃薯降解膜覆盖种植技术推广情况。针对勐梭镇传统马铃薯种植习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薄膜覆盖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提升,结合2014年西盟县勐梭镇优势农产品冬马铃薯种植项目的实施,首次指导农户采用马铃薯降解膜覆盖种植技术。共推广种植马铃薯462亩,实现总产量1003吨。每亩单产达2.17吨,同比以往露天种植1吨的较高亩产地块增产1.17吨增117%,按市场价2元每公斤计,亩均增效2340元,经济效益明显。实践证明,冬马铃薯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在勐梭镇显示了较大的增产潜力,为全县冬马铃薯生产提供了一项可推广的有效增产措施。

冬马铃薯降解膜覆盖种植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降解膜覆盖种植的增温作用,增加了有效积温,加快生长,提早上市时间。二是降解膜覆盖种植的保肥作用,解决了跑肥情况,保住了肥效,提高了单产。三是降解膜覆盖种植的保水作用,对马铃薯前期抗旱保苗的作用十分突出。另外,降解膜覆盖种植可减轻地下害虫发生,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残膜污染,可有效节省除草和清除残膜的劳力。冬马铃薯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对促进勐梭镇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2 冬马铃薯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地、整地。田块一般选择光照充足,排水方便,土质略沙的田块,经二犁二耙,使土块细碎均匀。

2.2 种子(薯块)处理。选择高产、抗病、商品性好、耐贮运的早代脱毒种薯做种薯,如合作88、宣薯2号等。播种前20天将种薯晒2-3天并用浓度0.00001-0.00002赤霉素浸种30分钟打破块茎休眠,使其出苗早而齐,延长生长期,促使块茎膨大,增加产量,露芽后即可播种,小的整个播种,鸡蛋大以上的种薯要切开成2-3瓣播种,切口涂上灶灰,播种时用多菌灵浸种几分钟,防止烂种及感染各种病害,保证苗齐,亩用种量150公斤。

2.3 适时播种及施肥量。播种期选在11月上中旬的睛天,种植方式按盖膜的先后有两种可供选择。一种是先播种后覆膜法。种植规格按行距70厘米、株距20厘米开沟向一边翻土,沟深6厘米-8厘米,放种薯时使薯芽向下,覆土起垄高10厘米-15厘米。在行间每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20公斤,然后盖膜。降解膜应选择90-100厘米宽,0.008毫米厚的超薄膜,亩用量4-5公斤。盖膜时将膜拖展,紧贴地面铺平,四周用土压严盖实。另一种是先覆膜后播种法。即起垄覆膜后选用打眼器按设计行距、株距,打眼深10-15厘米,深浅一致,播种后封土压严。不管使用那种播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露种,以防马铃薯被阳光照射变绿。

2.4 田间管理。下种时注意防地下害虫,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薯块膨大期注意加强田间灌水,以提高产量。播种60天后,马铃薯开始结薯块时,用矮壮素0.2%浓度溶液喷施1-2次,提早薯块形成时间,同时要注意防鼠,防病、虫,如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可用“多菌灵”喷雾防治2-3次,一般选择在雨后睛天进行,因为下雨后易发生晚疫病。

2.5 收获。来年2月中下旬收获马铃薯品质最佳,应及时收获。

2.6 注意事项。一是覆膜种植较露地种植出苗早7天左右,上市提早10-15天,设计收获期应避开露天种植大量收获上市时间。二是覆膜地块墒情要好,土壤含水量控制在16%-18%,墒情不好不易覆膜。三是覆膜地块应选择排灌条件好、土壤肥沃的地块,增产潜力大、效益高。四是覆膜地块种子、应选用早代脱毒种子大芽块或小薯整播,切忌小芽块或尾部芽块及劣性种子,确保苗全苗壮,增产增效。五是收获前要彻底清除残膜,避免或减少土地污染。六是重施农家肥、有机肥,避免或减缓土壤肥力下降。

参考文献

[1]《农业科技与信息》冬播地膜洋芋栽培技术—刘存福2002年 第九期

[2]《农业科技信息》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叶世兰 2009年17期

[3]《实用技术教材》西盟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 38.39

猜你喜欢

覆盖种植技术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浅谈地铁通信无线系统覆盖
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在航向覆盖中的作用
中国航空用廉价票“覆盖”世界
茶园开发与茶树种植技术研究
探讨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浅析小麦种植技术
定边马铃薯
针对改进芒果种植技术的研究
胖胖的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