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探究

2015-05-30王赫等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8期
关键词:防治方法樟子松病虫害

王赫等

[摘 要] 樟子松具有耐寒、耐旱、穿透力强、可塑性大等特点,其生长比较快速、材质比较好,使得其成为了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主要树种之一。樟子松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本文在介绍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的基础上,总结松苗立枯病、松纵坑切梢小蠹虫、落叶松毛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樟子松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病虫害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127-01

现阶段,随着造林地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得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无法保障。为了有效提高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采用容器育苗成为了首选方法,是保证樟子松有效存活的重要基础与前提。近些年来,通过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的普遍应用,有效提高了樟子松造林的存活率,为植树造林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1.1 容器育苗

首先,选择场地。在选择育苗场地的时候,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有充足的光照,不存在风蚀、积水等情况,同时离水源比较近,便于管理[1]。选定育苗场地之后,需要设置保护屏障,以免苗木被人或动物破坏。其次,作床。在作床的时候,不限制苗床长度,宽度设定成1米,床的深度与装满泥土的育苗袋高度相同,这样可以便于管理。同时保证两个苗床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少于0.5米。再次,容器规格。在选择育苗容器的时候,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高度是0.35米,厚度是0.25-0.35毫米,直径是0.18-0.22米,通常选用塑料袋为育苗容器,育苗数量是每平方米25株。最后,育苗时间。装袋时间通常和裸根小苗造林时间一致。

1.2 装袋方法

容器育苗的装袋步骤如下[2]:一是,铺:指的就是将塑料袋平放在地上,之后就地取土装袋,大约装到塑料袋的1/3处,确保苗木根系舒展,以便存活。二是,盖:指的就是继续向塑料袋中装1/3的土壤,充分盖在苗木根系上。三是,提苗:指的就是将塑料袋直立起来,并且向上提苗,以免出现窝根的情况,保证苗木正好处于塑料袋正中央。四是,满:指的就是用土装满塑料袋。五是,墩:指的就是用双手抱紧塑料袋,之后对其进行按压,使其逐渐墩实。六是,靠牢:将装好苗木的塑料袋放置在育苗床中,并且保证两个塑料袋间互相靠牢,以免透风,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

在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中,为了保证育苗质量,提升苗木存活率,一定要重视以下技术内容:一是,选用顶芽饱满、须根完整的苗木进行装袋,不要选用无顶芽苗木、弱苗、撸根苗等。二是,一定要在塑料袋底部开4-5个孔,孔径一般约为10毫米,如果不开孔进行通气透水,就会导致苗木死亡。三是,用土将苗床塑料袋之间的空隙填满,避免透风,同时浇灌透水,防止干旱,精心培育苗木,从而有效提高苗木的存活率。

2 樟子松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2.1 松苗立枯病

松苗立枯病主要集中于1-2年的幼苗上,也会出现在3年的大苗上,但是发生率较低。病害症状会随着苗木的生长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四种:烂芽型、根腐型、茎叶腐烂型、猝倒型等立枯病。

导致幼苗出现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尖孢镰刀菌、丝核菌。通常情况下,土壤比较干燥、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尖孢镰刀菌数量比较多;土壤比较湿、温度比较低的时候,丝核菌数量比较多。幼苗被破害几小时后发病,传染速度非常快。出苗后发病的防治方法:采用30%的苏化911粉,每亩用量为0.75千克,直接撒在苗床上;或者采用新吉尔灭1:5000倍也可以。在每次用药10-30分钟之后,喷洒一次清水,洗掉苗木上的药液,除去药液危害[3]。

2.2 松纵坑切梢小蠹虫

樟子松通常会受到小蠹虫的危害,其主要危害苗木的树梢与树干。与此同时,小蠹虫对枯立木、腐朽木、病树、风倒木、风折木等也有着一定的危害,需要予以高度重视。针对此类情况,可以采取的防治方法为:除了保证林地的整洁、干净之外,可以对树梢、树身进行粉剂的喷洒,消除小蠹虫的危害。

2.3 落叶松毛虫

落叶松毛虫为对针叶产生危害,所以,加强虫情灾害预测的同时,还要喷洒松毛虫杆菌,并且设置黑光灯予以捕杀。与此同时,在成材松树上绑扎毒绳,可以有效防治落叶松毛虫。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中,一定要重视容器装土、装苗等技术的掌握,并且对苗床中苗木予以有效维护,保证容器育苗存活率达标。同时,针对没有形成根系的苗木而言,长势较弱,非常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整体存活率下降,为此,必须结合樟子松病虫害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防治措施,确保樟子松的有效存活。

参考文献

[1]于德新,吴世宇.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4):55-55.

[2]尤海燕.试论基于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4,(20):183-183.

[3]王林,汪积明,刘勤良,等.樟子松容器苗沙地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J].防护林科技,2012,(02):61-62.

作者简介:王赫,(1970.9-),1987年参加工作,现任吉林省梅河口市森林防火站助理工程师,多年以来一直从事林业工作。

猜你喜欢

防治方法樟子松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