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泡桐丛枝病的防治

2015-05-30杨小艳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8期
关键词:大枝丛枝泡桐

杨小艳

泡桐丛枝病是是由类菌原体感染诱发的病害,泡桐最严重、最普遍的病害,可使泡桐苗木发病率达5-20%,感病后,轻者影响其生长,重者整株枯死。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泡桐无性系,或是选用一年生无病壮苗根做种根,培育无病壮苗;

2加强检疫,病株病根严禁外运;

3改善水肥条件,增施磷肥,少施钾肥;

4“春环剥,秋修枝” 春季在树液流动前,在病枝基部进行环剥,宽度为病枝处的径长;秋分前后各10天,当年发病停止后,将病丛枝修掉,修枝部位要根据病枝在树体上的发生部位、危害程度、着生角度、生长势来决定。发生在大枝顶端、树冠外围,着生角度较大,长势中庸的,应在距离病丛枝下沿1米以上处修除;如病丛枝发生在树冠内膛中部,应在生病枝基部修除;对于生长势较强,枝角较小或较为粗大的直立枝和徒长枝上发病的,应在大枝基部修除。刀口、锯口要平滑,以利于伤口愈合。对于发病严重的幼龄树,要整株拔除,清除病源,防止蔓延。

5 泡桐萌芽前,用1万单位盐酸四环素(土霉素)液(水4.25kg+浓盐酸005kg+25万单位四环素或土霉素170片)20-25ml,进行髓心注射;也可直接对病株叶面每天喷200单位的四环素药液,连续5至6次。

猜你喜欢

大枝丛枝泡桐
中大板栗树嫁接当年结果关键技术
丛枝蓼化学成分的研究
四倍体泡桐育苗高效管理技术综述
梧桐和泡桐
首善街的国槐
四倍体泡桐引种试验研究
果树疏大枝不留伤技术
一株泡桐
供硫和丛枝菌根真菌对洋葱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