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丘陵地区玉米地膜覆盖增产原因分析与栽培技术应用
2015-05-30刘孝莲
刘孝莲
[摘 要] 最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和调整,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栽培技术不断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贵州省晴隆县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区,该县在进行玉米栽培过程中,已经采用了地膜覆盖技术进行玉米生产。地膜覆盖因其具备了能够显著提高地温、保水抗旱、改变土壤结构、增强光照等优点从而能提高玉米产量,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欢迎和好评。本文主要结合晴隆县莲城镇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实际情况,就地膜栽培的增产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简单论述了玉米地膜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有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 玉米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增产原因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62-01
晴隆县莲城镇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进行玉米种植和生产的时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玉米栽培过程中,由于地膜具有增温、保温、保水、抗旱和防涝的作用,能够切实保证玉米出全苗,促进玉米茁壮成长,从而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播种方式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膜下播种,一种是膜侧播种。选择播种方式要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和海拔情况而定,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选择膜侧播种较为理想,气温低海拔高的地区则可选择膜下播种。如果是选择膜侧还可以减少成本膜可以反复使用。
2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促进玉米增产增收的原因分析
2.1 增温保湿。地膜能透过太阳光的短波辐射阻止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提高地表温度。据实地调查,早春时节一般能够提高地温4~5℃,全生育期可增加活动积温200~350℃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大为提前。
2.2 保水防旱防涝。由于地膜截断大气与土壤水分的交换通道,玉米盖膜带有效减少了土壤的水分蒸发。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影响比较复杂。在干燥少雨的条件下,地膜田耕层土壤水分明显增加,土壤相对湿度提高3~5个百分点,抑蒸保水效果明显,多云或阴天也有一定保水效果。在多雨期,由于地膜可以增加地表径流,导致耕层水分含量减少,则有利于避免涝灾发生。总之,地膜覆盖改变了水分在农田中的分配,促进了农田水分平衡,使土壤水分含量因天气干湿而波动的幅度明显减小,有抗旱和防涝的双重作用。
2.3 改善土壤结构。由于玉米盖膜带膜下土壤经常潮润不结壳,土壤比较疏松透气,加上温度高、水分足,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固氮菌均有明显的增加。有效促使土壤养分的释放,为玉米后期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2.4 增强光照、抑制杂草生长及虫害发生。地膜有反射光的作用,盖膜比露地的反射光强,这就增加了植物的光照。同时,由于膜下温度高且处于封闭环境,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另外,由于膜下温度偏高,超过了病虫滋生所需温度,故又能有效抑制虫害。
2.5 促进生长发育:由于盖膜栽培的上述优点,使玉米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无论从植株的形态和经济性状与露地种植相比都表现为良好。经观察统计,一般而言,盖膜玉米与传统的露地玉米相比,地膜玉米在生育上可以提早一星期出苗,提早抽穗7~15天,早成熟5~15天。植株高比露地玉米高,杆茎比露地玉米粗,根条数也比露地玉米多,千粒重比露地玉米重,故亩产比露地玉米高。
3 覆膜玉米栽培技术应用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3.1 地块选择与整理。
要尽可能选缓坡地、平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在前季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要求精细除尽土中残茬,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覆膜下种。
3.2 良种选择
根据气候特点及积温条件,海拔1300~1600米的地区选用中晚熟品种;海拔1600~1900米的地区选中早熟品种为好。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现阶段有兴农单一号、和玉808、华农玉8号、兴黄单999、兴黄单89-2、织金3号等品质好产量高的杂交玉米良种可供选择。
3.3 重施低肥
玉米覆膜栽培前,应将农家肥、尿素、磷肥和钾肥作底肥应一次性施足。根据最近几年晴隆县农业局实施测土配方的有关数据,目前,在晴隆县莲城镇的玉米覆膜栽培中,一般每亩农田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尿素10公斤,锌肥1公斤,或者农家肥1000~1500公斤,钾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磷肥40公斤,锌肥10公斤。具体操作:在播种行内开一个深10~13厘米,宽27厘米的施肥沟进行施肥。
3.4 合理密植
根据常年玉米种植时期和气候特点,晴隆县各乡镇均在清明节前后按宽窄行进行种植。宽行2.1~2.5尺,窄行1.2~1.5尺,窝距8~9寸,打窝点播,每窝摆种2~3粒,播深4~5厘米,保证每亩苗3900~4100珠。播种前,应做好种子的消毒杀虫工作,在播种前一天或当天用90%敌百虫800倍液稀释液喷杀,可防治小地老虎。防治地下害虫及黑穗病可用40%辛磷乳油(5~10g)+20%三唑酮15~20g兑水150~250g拌种。
3.5 地膜覆盖播种
选择膜下播种方式的,可选用膜宽80cm、厚度0.01mm的地膜,一般按宽窄行种植,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盖膜时用细土压紧薄膜,做到严密、盖紧、盖平。覆膜带播种的玉米,出苗后需分批进行破膜接苗,破膜后用细土封严,以免膜下幼苗灼伤枯黄。缺苗时要及时移栽补齐。
选择膜侧播种方式的,可选用膜宽80cm,厚度0.01mm的地膜,也是按宽窄行种植。按60厘米宽起垄,垄高6~8厘米,垄上盖膜,膜侧打窝播种,离窝50厘米处起第二垄,以此类推。盖膜行为宽行,播种行为窄行,膜的四周用细土压紧,盖膜一定要严密,盖严、盖平,盖紧,防止乱风掀膜现象发生。
3.6 田间管理
3.6.1在玉米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时,间苗、定苗,发现缺苗应及时采用营养球育苗补齐,去弱留强,保证苗的质量。
3.6.2根据苗情追肥,在玉米苗大喇叭口期增施一定数量的尿素。
3.6.3病虫害防治:(1)防治玉米螟,在心叶末期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0.1%功夫颗粒剂拌煤渣或细土撒入心叶,每株用量1克。(2)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喷施2~3次。(3)防治玉米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0.5公斤兑20公斤水进行喷施防治。(4)防治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防治2~3次,隔10天左右一次。
3.6.3玉米成熟后,应及时清除废旧地膜,净化土壤,适时采收。
参考文献
[1]闫根海,杨晓军,王斌,薛海龙,李霞.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及其土壤状况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2]翟治芬,赵元忠,景明,张建华.秸杆和地膜覆盖下春玉米农田蒸散特征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3]马树庆,王琪,郭建平,刘玲,沈忠声.玉米地膜覆盖土壤水分效应及抗旱涝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 2010(03)
[4]王增红,李援农,王炳英.地膜覆盖对夏玉米生理指标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01)
[5]沙吾列沙比汗,赛里克·都曼,麦利亚依尔斯别克,祖力甫卡尔·艾木拉,吐逊·衣米尔.密度对粮饲兼用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