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2015-05-30何舰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8期
关键词:补救措施药害预防措施

[摘 要]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能大大减低由病虫草害导致的产量损失,但同时由于农药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药害事故也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隐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使用农药不当造成药害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药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关键词] 药害 预防措施 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55-01

随着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的大量使用,由病虫草鼠等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在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也越来越依赖化学农药,但同时在农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农药使用不当而导致的药害事故,如导致作物黄化、干枯、畸形,甚至死亡。这些事故的发生使得农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严重威胁了农业生产安全。如何正确使用农药,避免药害事故的发生,发生药害后如何进行补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于近几年对使用农药不当造成药害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药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1 药害产生的原因

1.1 农药使用错误

一些乡镇、农村的农药经营户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向一些农民推荐农药时出现错误,而很多农户使用农药前不认真阅读说明书就使用,从而出现在不适用作物上使用农药的情况,导致药害的发生。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除草剂的使用上,因为不同作物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防除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对禾本科作物敏感,而阔叶类作物对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敏感。比如:水稻、小麦、玉米和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对稳杀得、盖草能等比较敏感,易引起药害,一定要避免使用;花生、瓜类、大豆和棉花等作物对2,4-D丁酯、二甲四氯等除草剂极其敏感,容易引起药害。

1.2 施药浓度过大

一些农户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药打的越多效果越好,不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用量使用,而是随意的提高浓度,这是导致药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大棚蔬菜生产中经常会出现由于随意加大施药浓度而导致的药害事故,最常见的就是烟剂所导致的药害,轻者会导致叶面上出现斑点,重者则会出现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死亡。除草剂使用中也经常出现浓度过大的情况,如扑草净、稗草烯、禾田净等水稻田除草剂,在温度超过28℃使用时,如果不减少用量,则会导致药害。另外,乙草胺使用浓度过大会导致大豆药害,2,4-D丁酯浓度过高会导致玉米产生药害。

1.3 盲目混用农药

有些药剂混配可以提高活性,增强药剂防病虫效果,而有些药剂混用不但不会增效,还会导致药害的产生。比较常见的因为混配不当导致药害事故的有:敌稗和有机磷、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混用能导致水稻受害;脲类除草剂与磷酸脂类杀虫剂混用会严重伤害棉花幼苗;2,4-D丁酯和杀草丹混用能导致药害;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混用导致药害等。

1.4 残留药害

残留药害主要出现在除草剂上,有些除草剂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对下茬敏感作物有一定伤害。如大豆田施用氟磺胺草醚、咪唑乙烟酸等长残效除草剂后,对后茬种植的玉米、高粱等作物产生药害,导致植株矮小、生长不良,严重减产;玉米田使用阿特拉津后,如后茬种植大豆则会导致大豆受害;小麦田使用苯磺隆后,对后茬花生可产生药害,导致出苗缓慢、根少、叶黄,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1.5 用药的漂移危害

农药,特别是除草剂,在喷洒过程中其雾滴易挥发、漂移到临近的作物上而发生药害。如2,4-D丁酯雾滴漂移可以导致百米以外的葡萄、向日葵受害。有时玉米田因施用除草剂面积大,且施用时期比较集中,短期内空气悬浮浓度大,致使临近的大豆、棉花、西瓜等植物普遍受害。

1.6 施药机械性能不良

现在农户使用的施药机械以手动式喷雾器为主,机械性能不良但仍对付使用情况严重,“跑、冒、漏”现象经常出现,不但浪费药剂,也很容易出现因为施药不均匀,导致局部喷药量过大而导致的药害事故。

1.7 药械清洗不干净

喷药后药械未进行彻底清洗,下次喷药时又在其他敏感作物上使用,就会出现药害。如在麦田喷洒除草剂后,清洗不干净,又用于蔬菜上喷洒农药,就会导致药害的发生。

2 预防药害发生的措施

2.1 植保部门加强对农民的安全用药技术培训

植保部门应通过对农药经营业者和农民进行安全用药技术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一些主要农药的特性、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用药水平,减少药害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形式,向广大农户进行宣传。

2.2 大力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

病虫害的防治如果以各家各户自己打药为主的话,就容易出现药害事故,如果能组建专业防治队,大力推广统防统治的话,则会大大减少药害的发生。因为专业防治队施药设备先进,人员业务能力强,对各种农药的特性熟悉,并且是统一配药,统一施药,能最大程度减少药害的发生。

2.3 科学施药,提高施药质量

2.3.1正确选用合适的农药

在选择农药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三点因素:一是农药的性能。二是对防治对象的使用效果能否好。三是作物对所选农药的敏感性、气候条件、土壤质地等。这有做到这样才能选对药,选好药,避免药害事故的发生。

2.3.2 注意控制用药量

不能随意的加大药量,要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上推荐的用量使用,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中烟剂的使用,更要控制用量。

2.3.3 注意施药的时期要合理

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也不同。通常作物的萌芽期、幼芽期和抽穗扬花期对除草剂敏感,此时使用除草剂极易引发药害,在生产中要注意避开农作物敏感期施药。

2.3.4 施药时注意气候条件

气温过高、湿度过大、雨露未干、风速过大、即将降雨时不要施药。特别是除草剂尽量选择在晴天无风情况下施用,避免沾染到农作物敏感部位上或漂移到邻近敏感作物上。

3 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果出现轻微药害的话,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理,即可恢复,不会对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如果药害较重的话,则要采取补救措施,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点。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3.1 加强田间管理

适当增加中耕次数,中耕要由浅到深,破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增强植株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并及时浇水,促进植株根系吸收较多的水分,提高代谢能力,促进植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3.2 喷施叶面肥

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1%-2%的尿素水、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雾,可有效减轻药害,促进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3.3 喷施功能性植物营养剂

试验证明,在发生药害的植株上喷施 “碧护”等植物营养剂,可有效缓解对植株的伤害,促进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1]高艳卫.植物药害发生因素及补救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2-13

[2]孙善教.主要农作物常见药害发生原因及补救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9(1)15-16

作者简介:何舰,男,阜新市人,中级农艺师,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补救措施药害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及渗漏补救措施分析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试论室内装修过程的常见问题与补救措施
域外药害事件及其监管的几点思考
第四讲 棉花药害诊断及其防治
2,4-D丁酯对棉花造成的药害及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