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依靠什么来支撑
2015-05-30赵士鹏
赵士鹏
[摘 要]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重点培育的农业经营主体。本文主要对目前支撑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柱”进行讨论,主要就健全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精准的粮食补贴政策,懂经营管理的家庭农场主这四个“支柱”来论述。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适度 规模经营 支撑 依靠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07-0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以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方法,引导农户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最终达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2014年11月中央出台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那么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到底靠什么来支撑?
支撑一:健全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土地是家庭农场实现规模经营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场主是否能以合理的流转费用取得其他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取决于各地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首先是信息精准,服务平台要为流出方和流入方提供高质量的流转信息,确保双方精准对接,并提供参考流转价格,协助双方信息沟通顺畅。其次是签约文本规范,一旦流出方和流入方达成协议,服务平台要引导承包农户与流入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并使用统一的省级合同示范文本。最后是能提供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服务,各地服务中心要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依法保护双方权益,特别是流入方的土地经营权益。
支撑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014年11月中央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按照《意见》的标准,适度规模应是150亩到200亩之间。这样规模的家庭农场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完备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不需要也不可能备齐农业生产全环节所需的机械,生产中的大部分环节应交给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来完成,如秧苗的代育代栽、植保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粮食烘干等。有了完备的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全过程服务,经营家庭农场将变得更加轻松。目前各地应加大对经营农业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并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提高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
支撑三:精准的粮食补贴政策
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曾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业生产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现有农业补贴政也表现出一些问题,需要调整完善。现有的“普惠制”的补贴政策不能起来很好的导向作用,不能起到鼓励农户多出粮出好粮的作用,甚至不种地也能拿到补贴;更有甚者,出现了农资生产企业能耗越高得补贴越多的怪象。所以家庭农场主期望国家能出台更加精准的农业补贴政策,确保让多种粮、种好粮的农场主得到更多实惠。
支撑四:懂经营管理的家庭农场主
家庭农场是种田大户的升级版,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小微企业,农场主已完成了从自然人向法人的过渡。但目前各地大部分家庭农场主仅仅是完成了形式上的转变,实质上还没有转变意识,还停留在种田大户的角色上。家庭农场经营上还是吹老调走老路,导致家庭农场没能实现企业化管理,进行成本核算,进而实现降低投入,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各地的家庭农场大多以常规种植为主,生产技术依托各地公益性农业服务组织,不存在太大问题。所以对农场主按小微企业主的标准开展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由职业农民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各地要发展好适度规模经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解决适度规模经营的后顾之忧,做好以上几个支撑,为适度规模经营者提供政策、智力、和生产全环节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昕.虎林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
[2]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3]黄新建,姜睿清,付传明.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求实,2013,06:94-96.
[4]岳正华,杨建利.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4:420-424.
[5]赵文瀚.我国特色家庭农场生成路径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4.
[6]王刚,全广明.试论国营农场的家庭农场规模问题[J].农业技术经济,1984,06:13-17.
[7]贾敬敦,张缔庆.家庭农场适度土地规模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8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