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美术课

2015-05-30杜朝聪

南北桥 2015年2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育素质教育

杜朝聪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特征的一种教育体系。因此,以美术为代表的艺术教育虽然不作为普通考试的科目,但依旧在学校实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的理念,重视美术课的作用,做好美育工作。

【关键词】美术教学  素质教育  美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138

我国的素质教育体制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基本目标,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学校也开始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改革,而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教育非常符合素质教育对教学工作的要求。美育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思想,提高重视程度,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巨大转变与进步。

一、端正教学态度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影响下,教师往往只关注与考试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美术最为一门非考试学科,在整个教学工作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将美术课变为自习课,或直接占用美术课来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表面上来看是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有利于学生提高考试成绩;但实际上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培养。而现行的素质教育体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思想,端正教学态度,不要将美术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认真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利用美术特有的色彩、线条和图形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美术课最基本的上课形式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通过画笔表现在纸上,利用图画代替文字来进行直观性的描述和情感的表达。因此,美术对于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而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经常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因此,美术教学也可以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美术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先做到形似,即学生能够将眼睛看到的东西准确的画在纸上。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才能达到形似状态,进而转化到神似阶段。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户外写生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素描、油画、水粉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二)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美术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学生可以画出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更进一步则是可以画出心中所想,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直接给学生一个情景,一段故事,让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自由发挥,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

当然,作为普通学生而言,美术方面没有过多的基础,在绘画方面不可能向专业学生那样熟练、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最主要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而不是学生的绘画水平高低。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学生正处在心理与生理的成长时期,在各方面发展都还不成熟。因此,在行为习惯和道德认识养成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对道德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矫正自己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图画的直观性视觉冲击作用,培养学生到的思维的养成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明或不文明的现象直接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大胆地发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幅宣传道德文明的图画。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水平,加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教师可以运用图画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缺乏,学生的自我矫正能力有限,具体表现为不能发现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做到自觉的改正。这就需要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矫正能力。

作为美术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不良行为做成漫画的形式,利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委婉地告诉学生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减弱学生对自身问题抵触心理;帮助学生更好的意识到自身缺点所在,进而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陶冶情操培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1.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利用不同内容的图画来陶冶学生情操,展现真善美的东西,从而传达社会正能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境的形成。如:有的图画作品会体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可以帮助性格胆小,自卑的学生提高提高自信心;而有的图画营造的是中安静和谐的氛围则可以帮助性格暴躁、情绪起伏较大的学生平复心情、收敛情绪。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以及人格的形成。

2.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我一直相信“字如其人,画见本心”这句话,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如何,而一个人的画则充分体现出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走向都不能很好地掌控,教师很容易就可以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中体会出学生的情绪和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从而及时的发现学生心理上的异常现象。做到及时的纠正,避免学生心理出现畸形的发展状况,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美术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便利。但在中国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改变美术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处的劣势地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共同努力,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从而实现各科教学工作的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美育素质教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美育教师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