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过还是不过?
2015-05-30黄亚萍
黄亚萍
热点回放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受伤者多为女性,学生居多。在这场事故中,36名遇难者永远停在了跨年的路途中。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却有着共同的理想——观看灯光秀,一起跨年。他们没有迎来2015年的倒计时,却不幸遭遇了生命的倒计时。
又见洋节!每到年底,各种洋节纷至沓来,且节日氛围越来越浓,到圣诞节和跨年时达到顶峰。对于起源于西方的节日,过还是不过?有人说,为什么不过,想过就过呗,每天都是节日;也有人说,为什么要过,何必追捧洋节而淡化传统节气。你是怎么看的?
素材压缩:
(用两三句话压缩本材料作为作文素材)
不必封杀,
任性就过
塞外东风 老外去唐人街过春节我们叫普天同庆,国人借圣诞的由头Happy一下就叫入侵,那人家国家的母语咱们当必修课从小学就开始学算不算入侵?情人节满街的玫瑰算不算入侵?
杰德FRAN 中国人逐渐融入到圣诞的气氛里,就像我现在一到冬天就对你们的春节特别向往,贴春联,吃年夜饭,这叫文化认同。同样,你们花时间花精力去准备和享受圣诞,在西方人看来,也是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大村庄嘛。
温少2S 别说崇洋媚外,不说该与不该,只要是一切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都可以去做,快乐是自己给的。享受节日,找寻快乐!快乐至上!
几渡苇 这是一个全球的节日,也可以说是个文明的进程。抵制洋节,是一种狭隘的看法。视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为洪水猛兽大可不必。圣诞节等舶来品节日,已经完全被中国人重新解读和定义了,无关太多宗教或政治的东西。外国人过大节,我们凑热闹乐和乐和。
辽王海臣 既然敢敞开国门,何畏些许洋节“入侵”?再说了,形式上的抵制永远不及灵魂上的警醒……
何必追捧,
爱过不过
遇见擦肩 过圣诞节?那些不信基督教的人也去瞎掺和,纯粹是盲目崇拜,素质低下的表现。去为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过生日,大家觉得有意义吗!请好好了解一下才过,一味跟随,会被老外笑话的! ~~好好地把我们的东西保留下来才是现在最重要的!
午夜在烟 圣诞节顾名思义,耶酥诞生的节日。西方人为什么要过圣诞节呢?因为他们都信基督教,心理崇拜耶酥,心中的神过生日,当然要给他庆祝啊!而中国,大多数人连基督教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跟随外国人过什么圣诞!
小妖如妖 对洋节没有必要那么隆重吧。现在的人们只是追求时尚,追赶潮流,盲目学习别人的做法。我们需要更注重我们自己的节日,让我们的节日到外国冲淡国外人的传统节日。当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影响足够大,文化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时,当外国人开始过春节时,那才是本事!
冰淇凌 刻意去参加跨年的,往往跨不过去。对洋节也一样,要懂得珍惜,学会放弃。坚决不过洋节!坚决抵制!如果你是中国人。
小编在线
快乐就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维护传统文化,文化自省,出发点当然是好的。然而真正的文化复兴,是在自省前提下的吸收与革新。中华文化从来都是兼收并蓄的。害怕西化,抵制洋节,反而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况且,不少洋节日已经被重新解读和定义了,实际上,洋节在中国,就是商家为了制造商机而大肆宣传、渲染的工具,是人们购物、社交、凑热闹的日子,是为了事业而客居他乡,在过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求放松和发泄的最好契机,是一种的全民参与的娱乐活动,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抛弃和背叛。
可见,西方节日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对于洋节,我们的态度是不鼓励、不宣传、不渲染、不抵制,对它进行冷处理。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如何以欣赏、包容的姿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创新本土文化。如何维护、弘扬传统节日,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其跟现代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合,让真正的传统节日不再“寂寞”。
快乐就好,不妨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过节,让节日成为快乐自己的一个机会,成为幸福生活的一种方式。
我还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