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实证研究
2015-05-30李颖
李颖
该文利用2010~2012年的数据对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进行了分析,发现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地区间、城乡间存在较大差距,进而提出了为促进安徽省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应大力推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提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合现有社会体育资源,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抓住有利时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政治文明水平的标志。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已成为当前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当前,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学者已经开始用量化指标来研究—个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但对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体育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国内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概括地来说,它是指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日渐兴起,各种研究成果不断见诸于各种刊物,但是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对省域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关注较多,而对某一省份的单独考查较少,本文就安徽省地区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情况进行分析。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指标体系是希望通过量化各个地区不同时期不同体育公共服务项目的水平,从而对各地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进行有效评价。由于体育公共服务项目比较多,本文将体育公共服务分为2类一级目标,这些一级目标包括5项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13项三级指标。
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现状
安徽省各市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现状。在分析安徽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将体育公共服务最具代表性的3个单项指标,即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人)、每万人拥有体育指导员数量(个/万人)作为分析指标,并对安徽省16市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进行分析。
在分析安徽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作为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的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也应予以重视。本研究统计了2011~2012年安徽省各市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支出实际数据(图1)。
由图1可以看出:
安徽省各市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与财政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安徽省2012年人均财政收入情况为:铜陵>合肥>马鞍山>芜湖>淮南>黄山>宣城>淮北>蚌埠>池州>滁州>安庆>六安>亳州>阜阳>宿州,安徽省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支出也大体是这个次序。通过2012年与2011年相比较看出,安徽省各财政收入均有提高。对于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除合肥和阜阳出现减少以外,其他城市均有上升,表明安徽省各市对公共文化体育财政投入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除个别城市外,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与各市财政收入均呈现出正相关,即财政收入越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越高。
安徽省各市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2012年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第1位的是黄山市,是铜陵市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的1.39倍,是第3名(马鞍山市)的2.28倍,是最后1位(阜阳市)的17.99倍。2011年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第1位的是黄山市,其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分别是铜陵、马鞍山、亳州的1.58倍、2.05倍和12.46倍。
安徽省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现状分析。研究数据显示(表3),2012年合吧6区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比其他4县少了9.42元/人;而芜湖3区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比其他4县级市高出9.42元/人;安庆安庆3区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比其他8县少了28.17元/人。
合肥市、芜湖市与安庆市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人逐年递增;芜湖市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整体情况要优于合肥市和安庆市;芜湖市城区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均要优于县区,而合肥市、安庆市县区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要优于城区,且城乡差距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城市间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差异较大,城乡差距较大。
安徽省整体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现状分析。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是安徽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这三个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较为接近,以这三个城市作为参考对象来进行对比研究,有—定代表性,对分析安徽省公共文化体育发展水平有—定价值,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安徽省整体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实际水平。
以2012年的数据来看,合肥6区的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24.83元/人)只有芜湖3区(64.67元/人)的38%,只有芜湖4县(55.25元/人)的44%;合肥4县的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34.25元/人)只有芜湖3区(64.67元/人)的53%,只有芜湖4县(55.25元/人)的62%,合肥市整体情况与芜湖市相比差距甚大(图2)。与安庆市相比较,合肥6区的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24.83元/人)与安庆市3区(25.33元/人)大体相当,但与安庆8县相比,则差距较大,只相当于安庆8县(53.50元/人)的46%;合肥4县的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34.25元/人)要高于安庆3区(25.33元/人),但远低于安庆8县(53.50元/人),只相当于安庆8县的64%。合肥市作为安徽省公共文化体育发展较好的城市,与芜湖市区差距较大;由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安徽省与其他省份(国民生产总值相近省份)相比,其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各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具体措施
大力推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由于安徽省内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在地区间、城乡间差距仍然很大。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问题是解决温饱,没有条件广泛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然而,当前我国在总体实现小康的前提下,广大农民群众已经具备了参与体育健身的条件。农民应当与市民—样,平等地享有国家、社会所提供的基本体育服务的权利,因此,政府应将为不同居住区域、不同经济成分或各个社会阶层提供均等的体育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之一,切实保障整体社会成员的体育权利相对平等地实现。鉴于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和农村体育十分落后的现状,以及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我们应当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优先和重点扶植农村体育,以逐步缩小与城市体育的差距。同时考虑到安徽省各地区不同的发展基础,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可制定分区域的发展目标,逐步改善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条件。尽管其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内容方法也有所差异,但是总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缩小差距,共同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是相同的。
提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012年与2010年相比,安徽省各市人均财政收入普遍提高,各市对公共文化体育投入资金整体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差距较大,差距明显的财政收入直接导致各市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安徽省全省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103.50元,而阜阳、亳州、六安、合肥4个地区人均公共文化体育投入仅分别为15.61、18.38、44.00、45.65元。因此,要实现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整体的提升,实现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的目标,必须加快安徽省经济水平的总体提升,尤其是要加快安徽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将人均财政收^较低的地区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整合现有社会体育资源,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的经济支持相对不足,经费欠缺。政府是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体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横向联合,共同整合群众体育资源,扩大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政府部门应充分考虑全社会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体育组织的作用,利用辖区内各单位的体育资源以及场馆场地,开展适当的活动,积极吸引辖区内的居民投身到全民健身浪潮中来;其次省内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及大、中小学校等单位除了农村部分条件极差的学校外,都有比较宽裕的体育场所,这些单位除了积极开展自身体育活动外,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应将体育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最大限度的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最后,应大力发展农村群众体育健身运动,支持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指导群众开展各类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建设各行政村的文体活动室,以方便村民就近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抓住有利时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进入“十二五”,安徽省体育发展本着“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的主题,以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体育事业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体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体育产业工作的领导,把加燃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从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计划,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政策引导,制定扶持体育产业的优惠政策,为加快培育和发展体育产业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其次,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体育产业队伍,尽早改变目前安徽省省体育产业人才缺乏的状况。要把培养体育产业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不断营造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注意挑选一批各方面知识层次,结构合理的各类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充实体育产业队伍,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对发展体育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给予相应待遇,以留住人才,为体育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人才队伍基础。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的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主渠道和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建设,鼓励和提倡单位、个人捐赠和赞助全民健身事业,同时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发展体育产业,促使体育投资的主体向多元化转变,加快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