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宽容的孩子并不难
2015-05-30琢子爸
琢子爸
孩子是宽容的,他的宽容也是纯真的。两个小孩扭打在一起,相互放下狠话要绝交,但不出三分钟,就都忘掉了先前的不快,又欢天喜地玩在一块儿了;我们刚刚把孩子批评了一顿,惹得孩子号啕大哭,但用不了多久,他又围在你身边甜甜地喊你爸爸……看,孩子是多么的豁达,多么的宽容。
可是长大了呢?很多时候无瑕的美玉在时间的侵蚀下变成了顽石。不是孩子不美,是我们没看见孩子的美,才让孩子的美化为泡影;不是孩子不宽容,是我们忽视了孩子的宽容,才使他们弄丢了宽容。
今天下午,琢子在书房用积木搭了一座城堡。他非常喜欢,叮嘱我小心点,别碰倒了。傍晚时分,我到书房找东西,一不留神把琢子的城堡踢塌了。我赶紧跟琢子道歉:“爸爸不小心弄倒了琢子的城堡,爸爸错了。”没想到小家伙很大度地说:“没关系,我再垒一个就是了。”听闻此言,令我十分欣慰: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只有我们看见并认可了,美好的品质才能永驻孩子心间。于是,我赶忙抱起琢子,用十分激动的语气告诉琢子妈事情的原委,并郑重其事地说:“爸爸非常感谢琢子能够原谅爸爸的过失!”得到我们的赞许,琢子也非常高兴,看得出他很享受宽容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感,可见“城堡”的牺牲物有所值了。
琢子快当小哥哥了,琢子妈今早问我,要是以后他们兄妹(弟)起了纠纷,比如争抢玩具,应该怎么处理。我就告诉她,只需哈哈一笑,让他们兄妹(弟)俩觉得这不叫个事儿。也许有人觉得这是明显偏袒老大,会造成老大妄自尊大或者老二自卑懦弱。实际上,对老大宽容一点,老大是能够心领神会的,在潜移默化中他也会把这份宽容用到妹妹(弟弟)身上。待他大度地对待妹妹(弟弟)的时候,我们再及时鼓励并认可他这种行为。如此一来,老大就会接受宽容的理念,从内心深处懂得礼让妹妹(弟弟),他们二人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如果采取惯常的压制老大的做法,则会进入死循环:老大无法抗拒大人的压制,只好把满腔的怒火撒到老二身上,使二人的关系日趋紧张,家长就会有永远也解决不完的矛盾。另外,宽容老大的同时,还需要安抚好老二,避免老二产生遗弃感。
某天带琢子去放风筝,偶遇另一对正要放风筝的母子。那位妈妈在组装风筝,小家伙在旁边捣乱,非要亲自动手。很显然小家伙尚不具备独自组装风筝的能力,那位妈妈烦不胜烦,就把风筝往地上一丢,大怒道:“让你弄,弄不好也别找我!”孩子折腾了一番,没有成功。于是,那位妈妈再次接手,一边数落孩子一边把风筝扎起来,全然不顾旁边委屈的孩子。
孩子小,能力有限,犯错在所难免,而且犯错本身也是孩子成长的阶梯。我们宽容一点,允许他逞能甚至犯错,给他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才是为人父母的大智慧。因为这种感觉是孩子自信的基础,要比事件的结果更有价值。假如我是那位妈妈,我会告诉孩子:“你想干就干吧,要是实在不行,再找妈妈帮忙,可以吗?”
积少成多,不起眼的小宽容汇集起来,就能形成孩子的大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