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十一年 道義挑重擔
2015-05-30
成都市台商協會2015年1月23日舉行盛大交接典禮,這不僅是對耕耘台商協會11年會長高錦樂的高度肯定,同時也是為成都台協成立20周年慶生。
記得高錦樂2004年接任成都台協會長時,成都台協理監事成員加在一起只有「十幾個人來七八條槍」,為了壯大成都台商協會,高錦樂上任後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在大陸各地跑,參加每一個台商協會的成立或者活動,一方面是為了幫成都台協打知名度,另一方面是為了替地方招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到成都投資註冊的台資企業已經有988家,協會會員已增加到378家,成為大陸140多家台商協會中名副其實的「大會」了。
想盡辦法為台協會員提供服務,是高錦樂擔任十多年會長的最大心得。隨著台商在大陸發展不同階段,每個台商的需求也千差萬別,比如子女就學問題、員工勞保問題、台商考駕照問題、直航班機問題、自由行問題、兩岸各種機構學習考察問題、台資企業遇到的海關問題、違法問題……不管是台資企業的經營問題,還是台資企業老闆及台幹的家庭和個人問題,都會把台商協會當作保姆一樣「有需就找」。作為台商協會會長,最大的能耐就是對台商的「大小事」都能「有求必應」,有應必有結果。
這些「都是」會長任內的份內事。對並非全職的台商協會會長來說,除了要當好「台商協會」大家長,還要「做好本職工作」——自己的企業也要發展和壯大。除了這些,會長要幹的事還有很多——比會員多掏錢支持協會發展、很多送往迎來開支需要自己支付、遇到兩岸天災事故,還要第一時間站出來帶頭捐款、組織救援物資……
高錦樂說,十幾年會長任內,這些都是稀鬆平常的事。
檢視大陸140多個台商協會,也的確如此,幹會長本身就是一種奉獻,如果沒有奉獻精神是幹不好會長的,也是帶動不了台商協會發展的。為什麼有的台商協會搞得風生水起?為什麼有的協會死氣沉沉?為什有的協會半死不活?為什麼有的協會徒具形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協會會長的奉獻精神。有的協會會長三個月才進協會辦公室一次;有的協會會長只參加個別大型活動;有的會長「只在其位不謀其政」;有的會長本身就是為了「會長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