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德育的渗透性
2015-05-30杜伟赵兴存
杜伟 赵兴存
德育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直是素质教育深化的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由此可见德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在班会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和品格定型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人生的阶段,作为对学生实施基础教育机构的学校,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应该成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面对当前社会上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案例频出,爱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和德育渗透应该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德育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直是素质教育深化的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由此可见德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没有好品质的人才就是败类,只有德才兼备才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小学教育阶段,没有就德育进行专门课程的设置,没有配备专门的教师,德育教育的途径是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各个学科教学的渗透来实现和完成的。因此怎样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渗透是德育教育的关键和前提。
一、在班会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校和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这个家庭中的主要单位就是班级,班级在老师的带领下负责全班学生的德育塑造、知识传递,所以很多的班主任都实施一种形式管理班级,那就是班会。班会是全体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德育反思的机会,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途径之一。因此,班会应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收到德育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社会上由于实施市场经济,社会风气趋于金钱化,很多学生的家长受着社会风气的影响,缺乏信仰、思想颓废。学生是来自家庭中的成员,父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思想、思维、心理素质等都和家庭息息相关,所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摒弃空洞的说教方式,开展扎实有效的班会,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针对小学生对电子游戏成瘾的现象,开展“走出虚拟世界”的班会活动。在班会活动中给学生播放玩网络游戏导致儿童受伤害的案例影音资料,让学生分析和讨论玩电子游戏的害处,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远离网吧、远离网络”承诺签名的活动。
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的倾向。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学校规章制度,邀请法律工作者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图片展及听取少年犯的报告录音,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犯罪。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其中的人文性教育中就包含着德育教育的内容。教材文本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性和道德性,就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途径和内容。新时期人才培养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么思想道德教育的提高才是关键也是前提。文以载道说明了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统一的道理。“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说的也是文中有道的意思,这说明语文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和重要的本质联系。教师应该利用语文教学的实践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渗透教育方面具有的得天独厚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把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作为关键内容进行实施,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导于学生之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作用,所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教书育人是关键一环。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是经过教材编委们严密筛选而确定的。因此文本内容在题材、体裁、思想内容、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连带着也要学习文本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和做人的道理,感悟和学习文本作者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文道结合、文道统一,实时、有效、高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和德育渗透,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地同时进行,并能有机的结合、巧妙地渗透德育观点和行为观点。
比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通过对一些边塞诗词的学习,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通过对自然风光描写的诗词学习,感染学生热爱自然,提高生活品质,陶冶学生灵魂和性情;通过那些励志性的诗词的学习,感悟生活带给人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健康成长。
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
数学是算理的学习,而且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德育渗透。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就是进行德育渗透点。数学美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比如,图形美,各种数学符号美,那些在知识中体现出来的对称美、和谐美,数字、图形、算式,都具有一定的美学欣赏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数学中的美育内容,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感悟美、欣赏美。
还比如,在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中,可以引用热爱家乡和热爱自然的内容,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热爱自然的情怀。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应用,通过数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目标等方面全面提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实践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自信心,培养和形成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逐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和意识,并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多方位的工程,新课改实施后,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对学生进行这种心灵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践,而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逐渐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强行教育,而只能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和各个细节中。实施德育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塑造能力,从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开始,最终达到滴水穿石之教育目标。小学老师的工作是面对一群尚且待塑的少年儿童进行和开展的,作为学校教育我们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做人。要让学生在德育和智育及体育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建明.学科渗透德育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
[2]王海玲.立德树人观下的学科渗透德育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王红军.凸显教学本质功能增强学科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