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都去哪啦

2015-05-30连子波

师道 2015年2期
关键词:表格

连子波

亲爱的孩子:

昨天我回家时,已经是十一点了。倒了杯水,在沙发上坐着发呆,可能是声响吵到了你,你出来上洗手间,进房间的时候朝我一笑,我也回你一笑。你关上门,客厅寂静,冰箱发出咝咝的启动声。也许你是出来见我一面,今天的唯一一面。我想。

早上我睡醒,家里空空荡荡的,你妈妈去上班了,你也去学校了。我坐着泡了一壶茶,坐着发呆。泡完茶,躺在沙发上刷微信,看完“朋友圈”,就翻到订阅号,转了几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是《我们的时代病:渴望他人的爱,却从不爱别人》。看完订阅号里的文章,发现肚子饿得厉害,却懒得下楼。眼睛发涩,闭上眼,不久就睡着了。闹钟响的时候,就是该去学校上课的时间了。上完课,看着窗外发呆,对面的那幢教学楼非常坚固稳定,纹丝不动地站立着,城市日新月异,它似乎相信自己会天长地久,前些天对街的一排小饮食店燃气爆炸,五人死亡,十人重伤,这幢楼似乎一无所感。我转过头看着办公室,两个学生拿作业来给科任,老师有的静静地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在改作业,旁边的那个美丽的女老师在做卷子,在门口,一个女生低着头听她的班主任训话。这是每日重复的生活,一成不变。我想起昨天读的一篇文章,那个题目很悲伤,《我们把自由想得太好,以至它无法抵达》,其实我心里更加悲伤,我们不必把自由想得太好,因为它根本无法抵达。转过头看窗外,棕榈树、箭竹,还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在微凉的秋风里轻轻摇动枝叶。昨天,它们也是这样摇动。电脑里雷光夏在唱《老夏天》,在念白里她说:“时间永远不会往前,静止在忧郁但清澈的眼眸。”我拿起手机,看见荧屏上自己枯槁的脸容和灰白的头发,感觉光阴易逝时间无情,同时也看见它永远雷同的面容。我拨响一个朋友的电话:“叫几个人喝酒吧。”

办公桌的左边、前边、右边,贴满了表格:高三辅导课安排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周六下班教师分组安排表、月考安排及监考安排表……这是前任的桌子,这些表格是去年高三的,我们这一届也有这样的表格,只是我没有把它们覆盖在这些表格上面。围墙的建造是为了将我们圈入其中,教师的生活是一张张表格里的小小字迹。如果我辞职了,下一个坐在这个像格子一样的办公桌前的人也许在某一刻会蒙受天启,他会突然像我一样恍惚起来:之前坐在这里的人是否确实存在过?然而我并不自觉悲伤,因为密密麻麻高高低低的宇宙分层里另有枝杈横斜蔓生,向无限衍生,并向黑暗里播洒种子,如果有某点光亮落入的话,你会看见被照亮的空间里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枝杈导向新的黑暗。你终会理解个体对于整个框架来说极其渺小。你是如此渺小,以至无法知道整个庞大的教育机制运转的秘密,在此意义上说,这些格子我们必须学会习惯。如果不习惯,你只得选择离开。格子上还会短暂地留着你的名字。在某个无人的中午,忘了关的风扇左右转头,拂过的风吹动这些表格,黑色的墨迹毫无表情地飘动。窗外树木无声,阳光在叶子上闪动,远处是寂静的楼群,白云,蔚蓝的天空。更远更远处,天空之外,或许一无所有,或许群星灿烂。宇宙在缓缓地转动。时间可能湮没于宇宙之中,也可能湮没在成十成百的表格里。

你轻声哼着《时间都去哪了》,你仅仅是不自觉地搭着时代流行的调子,我听见这样的歌词,却感叹时间轻薄而倏忽的品质如此让人感伤。除了上课,其实是有很充裕的时间的,我应该常常这样坐下来,给你写写信,或者写写关于教育的事,毕竟除了文字上还有一点自信之外,我身无长物。可是当坐下来要写的时候,却总是失言。我能够跟你说什么呢?未来扑朔迷离,我自己都看不清楚,又能够引导你往哪走呢?对于教育,我也常怀失望,学生有应付不完的作业,老师被分数和教学任务推挤着走,在课堂上成了一个匆匆的旅者,从来不懂得要学会东张西望,摇头晃脑,不懂得随时停下来欢喜一番,感叹一番,抑或是苦恼一番,悲愁一番,45分钟的教与学就像是一个匆忙的投降交接仪式,完成一堂课像完成一个计件的工作,学生上一天学就是把一部分的生机用模具压制成一个固化的零件,最终有一天他/她就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机器,投入到社会中像所有人一样机械地生活。时间都去哪啦,时间都融入了铁水里。

我总是用等待来消费时间,所有白天的时光都在等待夜晚的到来,在夜晚等待睡眠的到来。然后醒来,重复新的等待。如果我的生命还有点意义的话,那就是在所有的时刻我都会随时逃离当下的情境,陷入沉思。我常常会到学校的后花园和几个同事泡茶,听他们谈书法,谈社会事件,讲家长里短,评论当下的教育,我偶尔插一两句话,有时被思考激荡起来长篇大论。这样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我喜欢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的湖水,湖边步行道上行人小小的身影,看着远处的楼群。楼群间夹杂着的窄窄但高远的天空。风轻轻吹动树叶的时候,你知道吗,有时我似乎看见了时间的形状,它薄如蝉翼,像是晃动的一盆清水,荡漾着微光,它站立在枝叶末梢,流动在枝叶的空隙,它散布于风中,凝固在高楼的灯火里,漂浮在水面。它那么脆弱,像随时会被惊醒的梦,它非常永恒,像高远神秘的宇宙真理。孩子,你不会知道它的去处,它消蚀生命,像木头的裂缝一样坚决,但它又在绝望里赋予我们永远不会失望的意志,它是永远进入不了内核的表相,是无声的静默,是眯着眼的灯光,也是再无愿望的死亡。由于被赐予了这种逃离的本能,我的生活也被赋予了意义,通过逃避当下的时间,我们在与时间所进行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和一个健硕有力的壮年在陷入沉思时,所有外在的区别都会被抛弃,生命对他们来说是同质的。人们总是说“流逝的时间”,它总是处于扩张的倾向中,随着时间流逝,过去的离我们越来越远,未来向我们走来,却不断地塌陷,当你看完下面一个句子,你就必须到回忆里去打捞它的碎片。由于生命的本质就是时间的流逝,它是一个悲伤的事实,因此,人生所有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浓缩反抗时间的扩张倾向。沉思为此提供可能。不管是独自驻足欣赏,还是与他们交流切磋,都只为沉思提供了外在的形式,沉思作为一种艺术,他像贝克特所说的那样,它“是孤独的升华,不存在交流,因为没有交流的媒介。即使在很罕见的情况下,语言与姿态碰巧能有效地传达个性,但在经过对方不同个性的盲目阐释后,也会丧失其原有的意义”。孩子,我的意思是,你要学会透过时间流过的所有物事,学会回到自己的内心,回归自身,沉浸于毫不妥协的自我世界里。生命别无任务,它唯一的目的是成为诗,不管是轻松愉悦的,还是痛苦紧张的。唯有你理解了你所身处的这个世界的诗的本质,你才能领悟时间,不成为时间的奴仆。

这么多年来,我锤炼了一种技艺:将琐碎不堪的日子锻造成细小的珍珠。在美国加州的布拉格堡有一个玻璃海滩。那里原来是丢垃圾的地方,但1960年代,居民打算将垃圾回收清理时却发现,埋在下面的人造玻璃垃圾经过太平洋多年的冲刷,变成了各种颜色的小圆石外形,犹如珍珠般璀灿透亮。生活并不总是美好的,更多的时候它非常枯燥,乏善可陈,我们寻找各种方法来破解无聊,比如我通过喝酒,通过等待,试图泅渡“无聊”这一虚无之海。海德格尔说,“无聊的事物就是属于无聊情境中的事物”,“无聊之所以成为可能,唯一的原因就在于,正如我们所说,每件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时间”。你期望得到的与伴随在你身边的,两者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无聊由此而生。借由喝酒与等待来破解无聊,它同时也成为无聊本身。出于对沉思的天然爱好,我在种种无聊的情境之中发现了美的种种形式,比如一张胀红了的脸,你会看到一种膨胀的力量,一个人在酒桌上情绪的逐渐变化可以领会到朗诵的微妙技巧,而在空旷的客厅里抬头看着天花板等待睡意到来,你可以感受到宇宙的边界。你只有深入到事物的每个横切面,仔细观看它的纹理及其构造,你才能获知整体性是如何存在于个别之中的,或者反过来说,你才能理解个别的东西是如何搭建起整体的宫殿的。这个时候,你就不再拘泥于形相,而能更深刻地理解构造的原理。你“浸入”于其中,你就会遗忘时间的形态,时间在你的身外流动,苍老了你的肌肤灰白了你的毛发,但是你始终是年轻的,并且是自足的。一棵树从来不理会时间的流逝,它只静静地站立着,非常肃穆,充满了尊严,我们也许可以说,它就是时间本身。

孩子,你凝视表格,你会发现自我的存在,你看着山川河海,你会看见造物的真相。当你追问时间去哪儿啦,你就会知道生活被巨大的无聊覆盖着,然后,你就会开始关心自我的意义。很多夜晚,你推门出来,看见我坐在客厅里呆呆地看着窗外的天空,我的时间就是这样流逝而去的,但对我来说,这样的时刻其实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就说到这儿吧,你已在沉入睡梦。我写下这个句子,荧屏上浮现出你甜美的面容。此刻将会永恒,至少在我合眼睡着之前。

爱你的爸爸

(作者单位:厦门松柏中学)

猜你喜欢

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表格形式的选取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构造表格探究一类数的分布
表格形式的选取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