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地漏电流的ADSS光缆电腐蚀模型试验分析
2015-05-30郑万立
郑万立
【摘要】 通过接地漏电流模型对ADSS光缆电腐蚀特征和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并通过电力杆路上12个月的测试,对比各种防电腐蚀措施的实效。
【关键字】 ADSS光缆 电腐蚀 接地漏电流 绝缘子 防电晕圈
一、前言
ADSS光缆以成本低,绝缘性能好,架设安全方便,可利用原有电力杆塔的优势,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ADSS光缆因电腐蚀而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业务中断,而且跨越高速公路、铁路的ADSS光缆发生中断还可能引起难以预料的次生事故。
二、电腐蚀发生的原理
在工作时受到张力的ADSS光缆处于导线周围空间存在的强大电磁场中,光缆对导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容耦合使之处于一个空间电位的位置。在空间电位的作用下, 潮湿或污秽(不可避免)的光缆表面对接地的金具产生一个接地漏电流并发热,热量使光缆表面水份蒸发,随机(不可控)地形成干燥带,阻断了表面漏电流。当干燥带两端的电位足够高时就产生了放电形成电弧(称为“干带电弧”)[1]。
电腐蚀的现象主要包含三种基本模式,分别为击穿、电痕和腐蚀[2]。ADSS光缆电腐蚀的三种模式中ADSS光缆上的漏电流均起到直接作用。
三、接地漏电流模型对电腐蚀特点的分析
如图,从悬挂在一侧铁塔上ADSS光缆来分析。
ADSS光缆上任意一点A,A点的空间电位高于B点(绞丝末端),将A视为一个电源点,则A点产生的漏电流为:
其中,l 为绞丝末端(零电位点)到A点的距离。
u(l) 为A点的空间电位;
r 为单位长度下光缆的阻抗。
通过光缆上C点的漏电流可视为,C点右侧所有电源电位漏电流之和。
其中,L为该档光缆的总长。
在不考虑光缆靠近金具端空间电位变化较大的区域,由于光缆与导线平行架设,u(l)=u基本保持不变。
ln(lc))由此可见,光缆上各点通过的漏电流并不一致,当距离绞丝末端越近,漏电流越大。虽然在光缆靠近金具端空间电位急剧减小,但仍不影响该模型中,漏电流的在靠近绞丝端的集聚效应。根据相关资料,漏电流超过0.3mA时,则可能产生电弧,对光缆造成腐蚀[3]。在实际运维中,电腐蚀仅发生在距绞丝末端0-50cm处,其他区域由于漏电流集聚较小,不能产生电弧。目前业界防止电腐蚀主要技术手段有:1、在绞丝末端安装防电晕圈,防止尖端电晕。2、加装护套。在光缆靠近绞丝末端加装护套。防止直接腐蚀光缆。3、采用能承受12kV空间电位的AT护套光缆。4、降低光缆挂点。5、在光缆金具与铁塔间加装绝缘措施。主要采用:在夹具与铁塔间加装绝缘衬垫,在U型环与绞丝间加装绝缘子串,使绞丝不接地,最大限度降低漏电流。对以上几种方法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验证。试验时间: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試验地点:这几档频繁发生电腐蚀的杆塔。
试验方法:选择4个频繁发生电腐蚀的位置,在已有光缆上分别加装防电腐蚀措施,在杆塔对称位置,架设ADSS光缆不增加防电腐蚀措施,作为对比。每2个月登塔对光缆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如下:安装防电晕圈现场,电晕圈保护区域无电痕,电腐蚀前移至电晕圈前端,防电腐蚀能力30cm直径电晕圈优于15cm电晕圈;加装绝缘子和降低金具挂点,未发现电痕,能有效防止电腐蚀;在夹具与铁塔间增加绝缘衬垫的方式,在下雨情况下不能有效做到绝缘,仍发生电腐蚀;在金具加装光缆末端护套施工比较困难,很难做到护套与光缆间的可靠密封,护套与光缆间间隙进入并保有水分后反而加快电腐蚀。
四、结 论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从采用加装绝缘子的方式防止电腐蚀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式。在抑制漏电流的方式中,降低光缆在减低挂点或选择空间电位较低的挂点,虽能有效防止电腐蚀,但在实际光缆施工中,难以有效测量空间电位,光缆挂点高度也受到光缆对地距离、允许张力、跨越距离的限制,难以实际应用;安装绝缘子串的方式,由于绝缘子串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成本较低,施工方便,是最有效防电腐蚀的方式。
参 考 文 献
[1]李均华 孙政立.ADSS光缆电腐蚀及挂点设计探讨.网络电信.28-29
[2]黄俊华.ADSS光缆的电腐蚀故障和控制.电力系统通讯.20-24
[3]王永超,年玉桂,蔡栋栋.ADSS光缆电腐蚀分析[J].科技信息,2009,(9):74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