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调查研究
2015-05-30杨俊峰王焰
杨俊峰 王焰
[摘要] 多项研究表明,教师、高校教师已位居职业倦怠排行榜的前列,这会对教师身心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研究教师个体或群体的职业倦怠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LS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称、婚姻家庭、学历对教师个体的职业倦怠程度是有影响的,LS校被调查教师在职业倦怠阶段表上主要分布在三个不同的阶段。
[关键词] 职业倦怠;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高职院校教师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24.146
职业倦怠概念于1974年被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弗登伯格)提出后,国内外心理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兴趣不断提升,一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统观研究的职业领域,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最为引人注目。在我国香港,教师职业被公认为高压力的职业,排名第二,仅次于警察(王曼、李玉禄,2010);在内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曾发布了中国从业人员职业倦怠调查报告,高校教师排在中国职业倦怠榜的第三位。刘晓明、王文增(2004)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职业倦怠感较高的教师生存质量较差(王文增、郭黎岩,2007),更易产生抑郁症(宋姗姗、李秀红、静进,2012),进而影响教书育人的质量,带来离职行为。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美国教育协会迈克古瑞曾说这是一种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育业,并预言:“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鉴于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中职业倦怠的广泛“流行”程度,本文选取了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文中简称LS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以此来确定在LS校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存在和轻重程度,以期为相关部门进行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相关研究综述
1.1 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这一心理状况是在不被个体所觉知的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的,它是与T作有关、消极负面的,同时为个体所感受和体验到的。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给职业倦怠下过各种定义,目前被学者较认可、运用广泛的是Maslach和Jackson所给的定义:职业倦怠是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1.2 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
从Maslach和Jackson所给的定义可以看出,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分别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
1.2.1 情感耗竭
情感耗竭是指人在工作中个人情感过度消耗的状态,以致不能持续保持职业工作热情,从而使个体的情绪置于一种极度疲劳、压抑和降低的状态。高职院校教师若出现了情绪耗竭的情况,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不良的状态,如工作缺乏容忍能力、工作热情与活力降低乃至丧失、暴躁易怒等。譬如,教师在早上醒来一想到要T作,就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在白天工作时处于消极应付的状态,下班后,情况并未好转,而是觉得疲惫异常、极其烦躁,进而带来生理、心理疾病的出现,致使生活态度受到影响,个体陷入亚健康的状态。
1.2.2 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又称“去个性化”,是用来衡量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的,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在失去了工作热情之后采用一种冷淡、疏远、否定的消极态度对待其所面对的人员,结果使得自己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热度不断降低。对于教师,出现人格解体情况后则会采取一种防御性的态度与群体隔开,对学生不再持有必要的爱心、耐心及同情心;对工作经常发牢骚,明显地拒绝参加集体活动。
1.2.3 个人成就感降低
“个人成就感降低”属于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在职业工作中自我胜任感降低,个体自我消极评价倾向增加。主要表现为相关的职业工作人员认为自己缺乏胜任工作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获取不到必要的工作成就感,以致在工作中偏离或迷失了对于自己工作价值的准确定位。对于高职教师来讲,个人成就感降低后,其对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会经常感到没有意义和价值,把工作简单地定位为一种烦琐、枯燥、单调的工作,在工作中看不到光明的前途,从而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比较刻板、陈旧和寡味,教学效果欠佳,对于任何额外教育工作的接纳都非常不情愿。
1.3 职业倦怠阶段模型
对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主要的是两种:一种是Leither和Maslach的观点:从“情感衰竭”到“人格解体”,再到“个人成就感降低”,职业倦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维度推动了另一个维度的发展;另有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之间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可以独立甚至同时出现(江卫东,2007)。李永鑫(2004)认为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可以划分出高或低的分数,三个维度的可能组合就构成了职业倦怠的不同形式或阶段,据此给出了职业倦怠的阶段模型,详见表1。
2 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2.1 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法
在查找、阅读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决定以Maslach的职业倦怠模型为理论基础。问卷的设计充分借鉴了在职业倦怠的测量方面,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mout In-ventory,MBl)。问卷项目的选择充分考虑LS校的具体情况,从MB122个项目中挑选出11个项目,其中关于情感耗竭的5个,人格解体的3个,个人成就感降低的3个,采用0~5点计分法,0代表“从未如此”,5代表“总是如此”。在三个维度测量计分上,以每个维度的平均分为准,当分值小于2.5时,本调查认为样本在该维度的得分就低,若大于或等于2.5时,则认定得分就高。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82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被有效调查的人数占LS校教师的一半,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2.2 样本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72份有效样本中,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婚娴家庭状况等具体信息如表2所示。
3 LS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结果
3.1 情感耗竭维度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情感耗竭维度设计了五个具体项目,五个具体项目的名称及简称、每一项目的样本平均分值、情感耗竭维度的平均分值和样本在该维度上的程度判断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LS校教师在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维度五个具体项目上的平均分值为2.5,属于得分比较高的情况。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统计每一类别样本在情感耗竭维度上的具体得分和平均分值,发现平均分值低于2.5分、程度判断为低的分类样本有4个,即男性教师、41~50岁教师、已婚有子女的教师和本科学历的教师;其余11个分类样本群体的平均分值在2.5分及以上、程度判断为高。
3.2 人格解体维度调查结果
人格解体维度设计了三个具体项目来对LS校的教师进行调查,三个具体项目的名称及简称、每一项目的样本平均分值、人格解体维度的平均分值和样本在该维度上的程度判断见表4。
表4显示在人格解体维度上被调查样本的平均分值是2.4,程度判断上属于低的级别。从样本的人口统计变量出发,可以分项统计出每一类别的样本在人格解体维度上的具体得分和平均分值,发现分类样本中人格解体维度平均分值在2.5分及以上的样本群体共有6个,即:女性教师、20~30岁教师、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未婚教师、已婚无子女教师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其余9个分类样本群体在该维度上的得分在2.5分以下,程度判断为低。
3.3 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共设计了三个具体项目对LS校教师进行调查,三个具体项目的名称及简称、每一项目的样本平均分值、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平均分值和样本在该维度上的程度判断详见表5。
LS校被调查教师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平均分值为2.0分,属于程度比较低的范畴。根据样本的人口统计变量情况不同,可以统计出的每一类别的样本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的具体得分和平均分值,发现所有分类样本在该维度上的得分均在2.5分以下,从程度判断上属于低的情况。
4 LS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判断
依据李永鑫(2004)给出的教师职业倦怠阶段模型(详见表1),汇总表3、表4和表5数据,可以得出LS校被调查教师职业倦怠处于第5个阶段,即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情感耗竭分别处于低、低和高的阶段。
从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情感耗竭三个维度汇总15个分类样本的具体分值,得到表6:分类样本职业倦怠程度阶段表。
依据样本的基本情况,从五个角度把样本分为15个不同的样本群体,表6清晰地呈现了不同类别的样本在职业倦怠程度阶段表上所处的位置,其中有5个分类样本在职业倦怠程度阶段表上与总体样本处于同样的第5阶段,他们是年龄分别在31~ 40岁和51~60岁的教师,职称分别为讲师和助教的教师,以及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分类样本中有6类被调查教师处于比总体样本更高的职业倦怠阶段,即第6阶段,他们是女教师,年龄在20~30岁的教师,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未婚教师,已婚无子女教师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表9显示有4类样本群体处于职业倦怠程度阶段表的最低阶段,职业倦怠程度最轻,他们是:男性教师,41~50岁教师,已婚有子女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
5 结论
本次针对LS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的调查是依据职业倦怠领域的阶段理论进行的,根据调查结果,对于总体样本和分类样本的职业倦怠程度给予判断和定位,但在该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对职业倦怠阶段的先后顺序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同时,如何确定被调查者在某一维度上的得分高或低缺乏判定标准,也即无法准确判断被调查者T作倦怠的严重程度。这些不足、待研究之处提示后人该领域的研究还未终结,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