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船高的国剧期待
2015-05-30
有的热剧可以带动全民性话题,这种反响,早年可是小说和电影的专利,现在呢,文艺作品里恐怕只有电视剧,还能与受众保持着这种热烈的关系。
电视剧在影视圈的身份一直有些“尴尬”。一方面它是娱乐工业的重镇,另一方面,“电影高于电视剧”“电视剧明星身价逊色于电影明星”——这类认知中外皆然,即便是在娱乐业超级发达的美国,也依然存在。在美国,电视明星有可能会成长为电影明星,却很少会像中国的大明星那么普遍地回头去演电视剧。像艾尔·帕西诺当年演《美国天使》、凯文·史派西近年出演《纸牌屋》,都是极个别的例子,这跟周迅、孙红雷、秦海璐、范冰冰、黄晓明演热播剧还不太一样。
影视界的内地特色在于:电影“身份”高于电视剧,虽说这一点中外没有分别,艺人们也拼命地往大银幕上努力。可真正养活一线艺人的基本上还是电视剧。毕竟电视剧的收入和曝光度来得更踏实些。一线演员谁如果玩清高,不接电视剧,那就离二线不远了。
安徽卫视近年每到年底都要举办一台“国剧盛典”,其观赏性和影响力,对于普通观众来讲都远超业内形形色色的颁奖。为什么?因为内容跟每年的热剧结合得紧密。“国剧”一词过去是专门指京剧的,现在用来说电视剧了,足见其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有的热剧可以带动全民性话题,这种反响,早年可是小说和电影的专利,现在呢,文艺作品里恐怕只有电视剧,还能与受众保持着这种热烈的关系。这也是当年《蜗居》,后来《甄嬛传》《北平无战事》,今年的《伪装者》《瑯玡榜》《芈月传》引发热议的大背景。只要电视剧的“国剧”地位稳固,总会有一些剧名进入到自媒体时代的“指谈”“网议”。原因嘛,要么是该剧好得出人意料,要么是该剧让大家看了之后,大失所望。
比如《芈月传》,播放以来一直争议不绝。有观众说离史实太远,有观众说服饰偏离了剧情所依附的时代,还有评论说主创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感,依然滞留在《甄嬛传》所背靠的《红楼梦》式的思维定式里,没能意识到《芈月传》剧情背后所应依托的,恰恰不应该是“红楼思维”,而应该是“楚辞思维”……这些外界反馈都有它們自己的道理,但也都有些囿于局部。《芈月传》引发热议的原因,固然有对该剧所背靠的文化与美学因素准备不足,更重要的还可能是,它是打算站在当初《甄嬛传》的起点上,另起一座姊妹高楼的。可《甄嬛传》毕竟已成过去,虽然它是近年重播率最高的历史剧,却不等于说它之后历史剧没有新高峰。
像《瑯玡榜》,就是其中之一。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拍摄者把优质国剧的参照物仍定在几年前的《甄嬛传》身上,观众却已经把对《芈月传》的期待值,水涨船高地安放到了超越《瑯玡榜》上。两下形成反差,不满自然产生。
当然,纯虚构的《瑯玡榜》并不适合做未来历史剧的唯一标高。这依然需要其他影视工作者放宽视野:《瑯玡榜》的成功轨迹,依然与《甄嬛传》是同一类型的,都是把虚构的剧情往正剧和“真实”里拍。《芈月传》的吃亏则在于,它本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却因为迁就“女人心”,活活把正剧坯子拍成了“于正剧”。这是一个失策,和《武媚娘传奇》犯的是同样的错误。加之播出前把观众的期待吊足,此消彼长,观众的争议自然也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