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阅兵总指挥的“安全大使”
2015-05-30
驭军严肃义勇卓然乃杨勇
杨勇将军与杨成武、杨得志将军,于红一方面军中并称“三杨”。抗美援朝时期,三将军先后入朝参战,周恩来称之为“三杨(羊)开泰”。
杨勇将军驭军严肃,所向秋毫无犯。红军长征途中,属下三营七连宿营一空宅,司务长私用米一斗,未报告。将军闻之,大怒,撤销司务长职务,并亲往该宅书一借条:“大伯大娘:红军吃了你家一斗米,付给你白洋一元,谢谢你们全家。红军还要回来的,那时当面道谢。”取白洋与借据一并存米缸中。攻克某城后,杨勇将军上街行,见一浴池门旁高悬“××部队包塘”牌,令警卫摘之,将军召浴池老板曰:“解放军一律不准特殊。”
杨勇将军指挥作战,义勇卓然,肝胆相照,从不打“滑头仗”。抗日战争时期,某战,杨得志部攻入敌纵深后险被包围,某将军见形势不妙,急撤。杨勇将军则率部挺身而出,告杨得志:“老杨哥,人家走了有我在。我们一块儿打,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遂与杨得志部并肩鏖战,直至破敌。杨得志将军谈及此事,临死犹念之。
出任阅兵总指挥兼任“安全大臣”
1958年,刚从朝鲜回国的杨勇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
1959年,杨勇刚到北京军区上任不久,就赶上筹备建国10周年大庆,陆海空三军要进行空前规模的大阅兵。这是他第一次担任阅兵总指挥,由他负责向元帅作阅兵报告。
为了练好报告词,杨勇抓紧点滴时间,不仅在客厅练,卫生间里也练,一遍一遍地练习。那时我们的国产红旗车刚刚出厂,北京市分到了两台。毛主席说,给一文一武。“文”是彭真,“武”是杨勇。司机李英华说,杨勇是北京市第一个坐上红旗车的人。
那一段,杨勇忙得一塌糊涂。不仅仅是阅兵,还要防止敌人空袭,节日时到天安门值班。
果敢勇猛下令打下敌军侦察机
1959年10月7日上午10点零8分,台湾的一架美制R B- 57D型高空侦察机以每小时七八百公里的速度,从浙江温岭窜入大陆,沿着津浦路,一直往天津方向飞。到了天津稍稍一偏,校正了航线,冲着通县来了。再往前,就是北京天安门的上空。按照敌机的速度,在北京上空飞一圈,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
那天上午,北京军区作战部接到了空情通报。
作战部平时两个参谋值班,接到北京军区空军报告后,就马上把负责标图情报的参谋贺定一叫来了。贺定一把敌机航线快标到济南南面、徐州西面时,杨勇就到了。他说告诉北京军区空军,进入一等战备,敌机到北京来,就打下来。
12点零4分,引导技师徐培信使劲把大拇指压向发射按钮。轰,一声巨响,接着又是一声,又是一声,三发导弹一个追一个腾空而起,第一发就将R B- 57D型高空侦察机击落。
小心谨慎提醒众人找到高空相机
敌机残骸落入通县东南18公里的安平镇河西務村附近一片玉米地里,距离北京七八十公里。
杨勇到时,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已经先到了,正在兴奋地演讲。杨勇一下车,二话没说,两只手比划成一个圈,问那个找到没有?
大家都莫名其妙,什么东西?
杨勇一路上急得火烧火燎,不是急着想看摔坏的飞机,而是急于找到飞机上的高空照相机,看看敌机到底拍走了我们多少资料,看敌机把我们的地面状况拍到什么程度,我们首都应该如何伪装我们的地物地貌。一句话提醒了大家,这个高空照相机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赶快四处寻找。还不错,找到了。
找到了高空照相机,杨勇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摘自《百战将星杨勇》,舒云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