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2015-05-30范为超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水彩画水彩教授

范为超

与殷教授的访问约在10点,由于对长沙的路径不熟悉,11点才匆匆赶到,到时,门已打开,轻叩,老人出现在了门口,一脸和善的笑意,如在他画展上的偶遇一般,轻松随性。

访谈前,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力求对老教授有详尽的认识,作为湖南水彩的五老之一,老人对于湖南水彩的发展,乃至中国水彩的引入与推动,功不可没。

老人侃侃而谈,我放弃了最初的采访提纲,静静地聆听,希望从这些碎片中寻找老教授60年艺术生涯的点点滴滴。

殷教授的艺术生涯,用他第二故乡湖南的回顾展中的三个版块来概括,应该是最为贴切的:“百川为海,绝顶无峰,静水为渊。”

百川为海

殷教授今年已78岁高龄,说话声如洪钟,思路清晰,耳聪目明。不禁感叹,人活一种精神。他说:“我在高校从事水彩画教学已有五十余年,研习水彩画至今已六十载,如今亦遵循边学习边实践再求发展的原则。”老人的家有着简欧风格的贵气与低调,混搭着美式田园的闲静与随性,浅灰绿的墙色,宁静而典雅,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那间包裹着阳光的画室,4米多的层高,旁边一角旋转楼梯隔出一区藏书阁,进入时,画架上还摆着一张严谨的素描底稿。老人说,即使现在,每天他都要在画室里呆一上午,看书画画,已成了一种习惯,墙上悬挂着他的作品,花卉、风景、人物、动物无一不有。题材多种多样,让人耳目一新。在与老人的交谈中,能感觉到他对于水彩画的发展与人们的误解所做的努力。在欧洲,水彩画最早出现在德国,而真正使水彩画发展成独立的画种是在英国。鸦片战争之后,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社会才逐步对外开放,西方水彩在中国才有了传播的基础。水彩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传教士传入;二是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殷保康先生早年在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毕业留校任教,相继担任中国最早一批出国留学的先驱吕斯白、常书鸿、刘文清先生的助教,深受先生的影响。尤其是刘文清先生,纵观老教授的画作,无一不透露着欧洲学院派的严谨与考究,坚实的绘画基础,为老人后期的创作铺平了道路。水彩画的美在于水的介入,水彩画颜料是半透明的,底色能透过色层显现出来,并且结合水分运用流动的感觉,因而具有透明、轻快、滋润、流动的特点,水色的交融产生出种种绮丽,妙趣的艺术效果,使画面具有空灵、清透的光感。由此特性,水彩画常常被用来表现小幅的风景,营造明亮的光感,烟雨迷蒙的自然景色。也正因为这样的优点,局限了水彩画的发展,在中国,水彩总被归纳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被斥为小画种,无法描画宏大的场景,位列国画、油画之后,不被重视。为此,殷教授身体力行地通过他的绘画创作,传递着一种声音,水彩画与国画、油画并驾齐驱,同样具有强大的表现力。画展中印象很深的几幅作品如《风雪牧归》,画面中滚滚而来的风雪,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至,惊恐奔跑的羊群、焦急万分的赶羊人、卷起的漫天尘土,依稀间,你仿佛能听见那生动河山的怒吼。又如《火焰山下的寺院遗迹》,黄沙古道,山脚下曾经辉煌的寺院已渐渐没落,透着一丝无奈的苍凉,大片的黄土述说着漠北那尘封的过往,历经岁月的沧桑却还伟岸的遗迹,默默地记录着这灿烂的往昔。有些惊讶,水彩在脑海中的记忆几乎颠覆,轻盈薄透的水灵竟也能如此苍茫,似乎这一切的表述,我们总是习惯依赖油画的厚重。从殷教授的画中,你能看到油画的细腻,也能看到国画的韵味,他总是像个老顽童一样,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变,你似乎永远都跟不上他的脚步,因为他始终都在奔跑。水彩的特性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水,水流动的轻快,也是最难把握的沉重。殷教授说:“由于颜色很薄,八分色,纸吸收了两分,色彩潮润时是明快的,干了就灰了。”水的引入,色很薄,几乎没有修改的余地,一笔到位,很难,这就考验创作者的功底了。”所以在水彩画中,几乎难见人物画。一张《山泉雨池》吸引了我的目光,画面中一个豆蔻年华、清秀可人的小女孩坐在水中的石块上,顽皮地用脚踢起阵阵水花,水波荡漾,敦厚的石块与清透的溪水形成对比,孩子的天真烂漫惟妙惟肖,人物刻画非常细腻准确,初看以为是张油画,凑近才发现,画面并无油画常见的厚重之感,取而代之的是水彩的薄透轻盈。还有一张《巴扎尔上的理发师》,画面中等待剃须的老人半昂起的头、微睁的眼、瞬间神态的捕捉,可谓传情。平实的街景,化成动人的一幕,流入到画家的眼中。画面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生动,风俗的画面,如此微妙的表情,以水彩来表现,几乎是一种挑战,毕竟材料本身的特性太考验画家的功底了。交谈中,可以感觉到,教授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在证明:水彩画强大的表现力,以及无所不包的题材。

绝顶为峰

“继承不泥于古,创新不离于源”是我国水彩画的泰斗李剑晨先生对殷教授的赠言。几十年国内外大展与获奖作品汇聚于此,我们能看到老人在迈向国际舞台上的步步努力。水彩画源于西方,相比于国画的本土性,它似乎缺乏生长的土壤。六十多年的艺术征途,殷教授一直在证明着水彩画的美好与重要,无论是在个人创作上的突破还是教书育人上的辛劳,他总是精力充沛地在探索。如今他已78岁高龄,却无一般老人的垂垂老矣的步履蹒跚,他依然满怀斗志,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我不禁询问:“您在水彩画上的造诣已达巅峰,对于未来的一个又一个十年,您还有怎样的规划?”老人有些沉吟,似乎在思索,突然觉得这个问题是否有些唐突,片刻之后,殷教授恢复了常态,娓娓道来。他说,我想编写一本书,对于中外水彩画法的归类与研究以画法来分类,而非单纯的技法。追溯每一种画法的历史渊源,所使用的材质与媒介,研究它的表现方式,以及其所产生的优越性,包括对于每种可能出现的画法进行尝试,并预见它所出现的效果,每种画法配上图画,加载上我多年对与水彩画研究的见解。初步预计,这些画法加起来应该不下百余种。我不禁有些愕然,这样的宏图巨制,如果成真,将会是中国水彩画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铺起一条康庄大道。记得画展中有一幅《雏鸭春暖》,背景大面积的留白,寒冬的清冷从画面中透出,不禁使人打了个寒颤,数只相互簇拥取暖的雏鸭显得楚楚可怜,使人心生怜爱。色调冷清,寥寥数笔,大胆地借用了中国画中“计白当黑”的表现手法,完全将中国画的格局观引入到了西洋绘画中,不得不说是种本土化的尝试。而另一幅《金鱼嬉戏》,蓝色白底,鲜红的几尾金鱼在欢畅地嬉戏,画面为圆形构图,恍惚中有种中国青花瓷的清灵神韵,国画中的雅韵在画面中展露无疑,中国画最为重要的意与西画中的实相得益彰,让人不得不感叹。如何让水彩画这种外来的画种根植在中国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西方水彩画创作中所走过的路、所攀登的高度,我们无需复制,殷教授似乎在独辟蹊径地尝试,努力将水彩画在中国营造出一幅无限的绝顶风光。

静水为渊

对于相继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湖南谭国斌艺术中心举办的六十周年回顾展,老人只是很淡然地说了一句:“画了这么多年,也算积累了点东西,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对于展览,我依然记得那些明媚的画面所带给我的视觉震撼,见多了现代艺术中近乎个人情绪的宣泄和莫名的符号语言,有些茫然。艺术所带给人的究竟是什么?而在这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积极、阳光、健康、美好,这一切从老人的画中淋漓尽致地流淌,就像打开了一扇窗,繁花似锦,芳香扑鼻。思绪转回,老人神采飞扬地谈起了他五十载的教学生涯,相比于之前的低调,他显得有些兴奋。我明白了,个人近乎登顶的成就并未给他带来过多的满足与骄傲,数十年的教书育人,才是老教授毕生为之欣慰的。古人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艺术上的一穷二白,连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水彩画教材都没有,西方的教材不适应中国的国情。1979年教育部组织全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在郑州开会,讨论编写高师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二十年的呕心沥血,殷教授结合一线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水彩画教材》《水彩画教学》等多部国家级的教材。由此,在中国水彩画的基础教学中才算有了一盏真正的引航灯,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为学生所需要的教学体系,也为各高校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人说:“老师是太阳下最为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功在千秋。”在教学中,数年来,殷教授始终保持着,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与学生沟通交流,课后整理反馈的习惯。我记得展厅中,有几个玻璃橱柜,展示着这位画坛前辈的手记,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在他身上,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位老艺术家的严谨,平实而崇高。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这片艺术的土地上,他默默地耕耘,一本厚厚的《艺术心路,彩绘人生》记载了老教授六十多年从艺生涯的点点滴滴,厚重而沉甸。一如他所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一般深沉,受益终生。如今老教授已桃李满天下,有些学生成为了中国水彩画领域的中流砥柱。老人已近耄耋之年,赋闲在家,每日晨起作画,却仍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采访结束时,我起身告辞并请求与老教授合影。阳光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照亮了整间画室,心中豁然开明,似乎是种希望。画架上,陈列着一幅小景,路边一簇不太惹人注意的小花,摇曳着,兀自蓬勃地开放,美终究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是美好的,这一切似乎都是殷教授在他的画面中不断暗示给我们的。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传递,传递生活的喜悦,传递美好的声音。

搁笔,已是深夜,文中,我去除了华丽的词藻,平静地道来,尽可能地呈现老人低调却辉煌的艺术人生。

猜你喜欢

水彩画水彩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我的水彩画
水彩的“干”与“湿”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与水彩对话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