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2015-05-30吴平

俪人·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水平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吴平

【摘要】凡事都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学习更是如此。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正确的方法策略都是必须的,恰当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积极探索,并且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教学水平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地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它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综合。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中,数学这门学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给教师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根据数学学科实际的特点在教学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并且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

一、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角色、调整教学行为

(一)及时转变角色

传统的数学课堂,多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教师是主导着整个课堂,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角色,适应新课改的变化与要求。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主导者。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枯燥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更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比如教授指数函数,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指数函数有形象的感知,从而进一步理解指数函数的内涵,而不是一开始就讲授指数函数的概念,导致学生没有自我学习、认知的空间。同时,教师不仅要完成自己教书的本职工作,更要牢记育人的神圣使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品德,引导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高中阶段繁重的学业任务和升学压力。

其次,教师不应只是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更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传统的教学活动与教育教学的研究是相互独立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而研究则交给专家来完成。但新课标提倡教师就是研究者,教师应以教育研究者的视角来看待课堂教学,从而根据自身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反应来自我反思,对于课堂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寻求恰当的解决方法,进而为以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经验。

最后,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以往,教师只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专家制定的各种参考资料来进行教学,教师不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制定,这会使教学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情况。因为教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最能够最清楚的了解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也最有发言权。新课标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本校学生学习情况来改进课程教学,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来开发新课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需求。总之,教师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及时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

(二)教师应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只有调整教学行为,使自己有广泛的学生基础,才能提高教学水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尊重、赞赏每个学生,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性格孤僻、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更需要给予加倍的关心。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这样才可以使他们树立起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才能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自我反思。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反思。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发生类似的错误。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学会合作。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三方,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社会进行沟通与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学到书本知识,社会经验和道德素质。

二、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形成新的教学观

(一)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看成绩,“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只看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教学要达到教学目的所经历的程序。新课标要,教学中应重结论更应重过程。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如在数学某一公式的学习中,如若教师直接给学生传授公式的推理过程及结论的话,学生必然不会对所讲知识有太多的兴趣,而如果教师让学生试着自己推理、证明,从而得出结论的话,则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之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自我探索,让学生找到求知的乐趣,拥有成功的体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应该把重点从学科的知识上转移到人的培养上,从重认知转移到重情感上。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应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的道德成长和人格养成,学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从而取得好的发展。

(二)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体,但绝不仅仅是分离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师也应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应做表率,分享自己的思考、感悟和经验,给学生信心,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同时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使他们有勇气表达对数学的感受与体验,以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更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效果。同时,教师与学生交流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关心学生的生活,注意同学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在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改变自己,及时转变角色,调整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教学观,并结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适当调整课程,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教学水平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低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