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台湾读大学

2015-05-30徐迅雷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陆生本科生大陆

编 者 按 调查显示,中学生读者普遍希望读到观点犀利,导向清晰的评论性文章。为此,本刊特邀著名时评人、作家徐迅雷开设专栏,就与本刊读者群生活相关的热点事件、文化现象等进行评论,以满足读者需求。

我在微信微博上晒出徐鼎鼎同学新学期的课程表,收获一片点赞。

女儿徐鼎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所学专业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化大学在台北阳明山上,阳明山是国家公园。这个现在有两万七千学子的私立大学,著名校友是三毛、几米、蒋勋……对了,还有那个休学去拍电影的“小鲜肉”柯震东,本是体育系的学生,不过后来因为在京城吸毒而糗大了。

台湾的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得丰满而纯粹。中国古典文学本来就博大精深,大学四年,如果让诸多无聊的、似是而非的课程占去了时间、耗费了机会成本,那是亏大了。徐鼎鼎同学的课表上,除了体育,没有跟专业无关的课程。我在浙江大学兼授部分新闻评论课,对大陆大学新闻传媒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务正业”,不说深恶之,也是痛绝之。

宝岛台湾,人口2300万,土地面积大概只有杭州绍兴宁波加起来那么大,却有大学院校148所,年产4000多位博士、6万多位硕士,可说是大学院校多到学生不够用。台湾对教育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好的教育传统传承下来了,教育文脉没有断。

除了较早就有的交换生,台湾开始向大陆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是2011年的事。开始破冰试水之际,那叫一个战战兢兢。公立大学只招硕士生博士生,私立大学才允许招本科生;除了名额,还有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招生的地域,只限于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后来才增加了湖北、辽宁二省。陆生也有不踏实、感到心里慌兮兮的,有的报名了,录取了,可最终还是放弃了。2011年,最后仅仅只有928位陆生正式赴台就读本、硕、博。可是,大陆高考报名人数,2014年达到了939万人,这是个什么比例!

但毕竟破冰了。本科生是参加大陆高考,提前批录取;研究生按相关条件申请,不用考试。首批928名陆生中,就有我的记者同事、湘妹子蔺桃。她在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读研,3年后毕业,归来则是留学生的待遇。在台湾,她与老师学友合著出版了一本《陆生元年》,繁体竖排,印装精美。这本《陆生元年》,是了解在台陆生、了解台湾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的一只“海底窥镜”,可以穿越长长的海峡。

到了2014年,台湾公立大学终于首次开放对大陆招本科生,尽管名额非常有限。台湾头号公立大学,当然是台湾大学,这是全台湾规模最大的研究型大学,向来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我曾在蔺桃的带领下去台大主校区游览过一回,瞻仰了著名的“傅斯年钟”。这“傅钟”是台大的象征,每节课上下课会钟响21声,因为傅斯年说过:“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台大的占地面积大得惊人,由此可见社会资源注入之多,也可见台湾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台大拥有台北市境内的四大校区,还有在台中地区的生物资源暨农学院实验林,全校累计占地面积,竟然达到全岛陆地的百分之一!一个台湾大学就占走了百分之一,另外还有一百多所大学院校呢!

大学受人尊重,自有内在道理。相比于大陆生的区区千百人,香港可是每年都有近万名学生申请报读台湾院校,这叫“香港学生疯台湾”。台湾一向是港生升学热门所在地,因为多数港人确实相当喜欢台湾的人情味和对人的尊重,认为台湾看重“人”的价值。台湾招收港生不是一朝一夕,已经招了60年,港生对台湾印象越来越好。香港许多中学和台湾的大学结为联盟,推荐学生来台求学念书。

到了大学里,人文环境的熏陶往往比知识的汲取来得重要。就教育人文而言,不怕土地贫瘠,最怕什么都不种或不让种;不怕花草繁茂,最怕栽培的品种单一乏味。大陆的教育,喜欢给学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台湾的教育,则善于给学子一个启发,致力于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历史长河里,台湾的好老师没有中断过。在2013年新年,徐鼎鼎收到一位老师派发给她的红包,里头除了百元新台币,还有一张手写的朴素贺卡:“亲爱的鼎鼎:你可以问鼎学问,亦可以驰骋天下,祝福你。”

(作者徐迅雷系杭州《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陆生本科生大陆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棕熊
民进党政策不友善陆生不选台湾不足为奇
甘肃南部陆生野生动物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冰之大陆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