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5-05-30李小青

俪人·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

李小青

【摘要】数学的学习一直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因此数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异常的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应该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爱上课堂,运用小学生稚气未脱的特点来激发起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另外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心灵是极其脆弱的,作为老师应该时刻做到呵护和关爱,让他们从心底喜欢老师,继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小学教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这对于其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还应该敢于创新和探索,找寻更为有趣的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开始,促使他们逐渐形成浓烈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就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视角来探讨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部门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在数学的教学中要摈弃以往的落后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非被动的接受。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输,老师能够化身成为组织者或者引导者,在课堂上能够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探索时间,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样的课堂会更加的丰富和活跃,相比于刻板的知识传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愉悦,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教学观念的改变表现在老师在备课时不过要一味的去关注课堂上该讲述多少内容,而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课堂上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当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连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

小学生均比较好动,对于新奇的食物充满好奇、对于眼前的事物习惯用最为直观的和具体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另外小学生的自制能力非常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非常情绪化。这些性格特点促使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艺术,充分发挥学生的洗个优势,尽可能的克服其性格上的缺陷,比如在课堂上老师的话语内容应该更加偏向于风趣和幽默,加强语言的亲和力,让学生感受到亲切,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小错误要学会包容和克制,通过关爱、理解、信任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课堂环境。研究表明老师的仪表得体、语言温柔、风格自然、有爱心、理解和包容心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继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三、课堂上讲述数学趣事

小学生的天性注定喜欢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同时也会对故事情有独钟。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很好的利用学生这一特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上结合学习的内容讲述一些有关于数学的名人轶事,在讲述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将故事结局编造的完美,这样才能符合其心理的期许,另外语言要幽默风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记忆。研究资料显示,很多的人小时候所听到的事故将会永远的留在其记忆之中,而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事迹和故事很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数学学科中的故事非常多,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因此尽可能挑选和目前所学的课程相关的故事。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和陈景润均是享誉国际的名人,他们的钻研精神和成果令全世界瞻仰,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比如刚接触加法时,可以讲述陈景润先生对于“1+1=2”的论证理解;比如法国著名数学家伽罗华,其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伽罗华刻苦钻研无所畏惧,12岁时他独自一人前往巴黎求学,由于无法接受老师呆板的课堂灌输教学方式,毅然决然的选择自行研究最终成为一代数学大家。通过这些故事能利用小学生喜欢“模仿”的性格特点,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学习,而老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这些事迹来鼓励学生持续向前。

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间的竞赛

小学生之间喜欢攀比,而老师应该将这种特质引导到正确的方式上,比如攀比学习成绩和学习的进步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组与组间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设定和安排孩子们便会出现不甘于人后的竞争意识,而小组分配模式有助于组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同时定期的设定激励情景,随时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均处于一种高涨的状态之中,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发散,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老师需要对在竞赛中胜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让他们获得胜利的喜悦;对于失败的学生更多的是激励和鼓励,让他们重燃竞争的信心以及学习的动力。

比如除过学校安排的期中或者期末考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相应的数学竞赛题目,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和评比。划分小组的目的能够让学生主动性增强,这样可以照顾到少许性格腼腆的学生能够以饱满的激情参与到竞赛中去。在竞赛题目的选择上注意把握题目的难以程度,避免让学生出现挫败感,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通过鼓励来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精神鼓励远比物质鼓励更加有效,比如在课堂上一个鼓励的眼神、在犯错误时一个信任的眼神或者话语均能够使学生真切的做出改变,小学生对于物质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丰厚的奖品都不能和精神鼓励相媲美。因此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进行鼓励和关怀,真诚的鼓励和用心的关怀他们都会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呵护、关心和爱护能够让学生不断的提升学习动力,从而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结束语

小学生的性格具有共性的特质,因此在整体教育过程中,往往一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大多数的学生,比如他们的童真的天性对事故的喜爱、对新鲜食物的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对于完美的期许。老师在数学课堂的教授过程中可以根据其性格特质来制定教学计划,然后再通过改变教学观念来加强对其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只要设法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出来,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帮助无疑将会非常大。

【参考文献】

[1]刘桂玉.对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2(06).

[2]李生治.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3(06).

[3]赵志荣.浅谈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08).

猜你喜欢

小学生数学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爱数学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可怕的数学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