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表演背后的凄惨辛酸

2015-05-30碗仔

环境 2015年3期
关键词:猕猴海豚动物园

碗仔

从骑乘大象到与海豚游泳,从看耍猴表演到与老虎拍照,国内外的各大旅游景点都以各种各样的动物表演为噱头来吸引游客。但观赏者往往没有想到的是,人类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的难忘经历背后,却是野生动物被虐待一生的痛。

每逢节假日,想必很多父母都会带着孩子走进动物园、海洋公园,与各种野生动物亲密接触。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这精彩绝伦的表演背后,却是野生动物一生都无法忘却的阴影和痛苦。近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动物友好型”旅游项目,旨在向公众宣传正确的动物保护知识,并呼吁公众拒绝动物表演。

精彩表演的背后

是惨不忍睹的辛酸

在马戏团里,有一个项目叫“黑熊拳击赛”,就是两只黑熊被要求长时间站立进行拳击比赛。由于在这一项目中黑熊是用后腿站立,身体的重心都压在后腿上,易使它们患上关节炎,进而发展成慢性髋关节损伤,最后演变成股骨头坏死,造成终身残疾。即使没有落下“职业病”,黑熊也因力大无穷的互殴,在拳击赛中容易给彼此的身体造成伤害。

跳舞的猕猴看起来十分憨厚,很多人感叹它们怎么会如此聪明?殊不知,促使它们努力跳舞的,是背负着的一个个沉重的项圈。随着猕猴的年龄增长,项圈会越来越紧,最后这种金属物质会深入皮肤,引起感染,对猕猴的身体产生极大的伤害。而且为了训练猕猴独立行走的能力,驯养员会把它们的手臂绑在身后,用铁链拴住脖子,让它们站立4-6小时。猕猴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在数小时内保持这种姿势,如果猕猴无法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动作,等待它们的将会是严酷的鞭打,甚至是更残忍的虐待。

重复的训练、每天的折磨,受训练参与“表演”的野生动物受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精神摧残。“骑乘大象”是泰国、越南、缅甸等地旅游景点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旅游项目。野生小象刚出生几个月就会被从母亲的怀里夺走,训练员用隔离、饥饿、鞭打的方式摧残他们的意志,稍有反抗之意就会被驯养员用狼牙棒虐打。在残酷的对待下,部分小象不堪折磨而丧命,大难不死的,则从此成为了无良商人的营生工具,再无自由。

海豚表演是大多数海洋公园的常设项目,可无论是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表演场馆都无法复制海豚的自然栖息地。本应该生活在海洋里的它们,却被困在含有氯气的泳池里。氯气里的化学成分很容易导致它们的皮肤和眼睛出现疾病;由于无法深入到海洋深处,它们的皮肤更容易被晒伤;水池狭小的环境干扰了海豚使用回声定位进行自然导航;过度紧张的表演亦可能会使海豚患上胃病。如果每个人都知道欢呼声对于海豚敏锐的听觉来说是一场折磨,知道海豚微笑背后的绝望,海洋世界将不再是梦幻乐园的代名词。

再无利用价值后,

它们何去何从?

当野生动物再也无法靠“卖艺”赚钱时,一连串的利益链开始启动,动物园无须对动物的死亡负责,只要在动物数量增减表上注明死亡时间和大致原因就可交差。因此,处置不能再参与表演的动物成了动物园谋取暴利的开端,他们会让野生动物“有机会自然死亡”,再卖给需要动物的熊胆厂、标本厂等场所,野生动物再次成为人类利益输送的牺牲品。

比如黑熊落下终身残疾之后,马戏团会把它们卖给熊胆厂活取熊胆。至此,它们还是没能逃脱被虐待的命运,依旧被关在狭小的空间里,任由人们在它们身上插管子、引胆汁。它们无力挣扎,也无法逃脱,只能在笼子里发出一声声的哀嚎,甚至痛得把自己的腹部抓得血肉模糊;实在无法忍受痛苦的,还会做出自杀行为,把自己的肝肠内脏都拉扯出来,画面惨不忍睹,这样的痛苦直到死亡才能永久解脱。当你在为黑熊搏击的精彩瞬间拍手称奇时,你又是否知道它们的背后所承受的心酸?

一只老虎的“自然死亡”,更是牵动一个隐秘行业的灰色利益链。从动物园到标本加工厂,再到私人买家,价格从两三万元可能翻到300万元以上。以2013年的市场价来算,一只东北虎从动物园受让时往往只要五六万,一旦加工成虎皮标本,即可卖出35万到60万元之间的黑市价格;而华南虎的虎皮则在60万元之内,制成成品后,其卖价将可达到300万元以上。

也许,世界上还会有很多动物拥有如此坎坷的遭遇,但也有很多动物在人类的保护下活得很精彩。请相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还有很多人为它们的生命努力着,包括渺小的你和我。正如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志愿者,他们为了打破在希腊、土耳其及印度的“跳舞熊”产业链,与印度野生基金会合作,展开了为期五年的“替代生计”项目,为从事动物表演的从业者提供了其它的工作机会,终止了印度海兰达尔传统的“跳舞熊”娱乐表演节目,从而制止更多的人虐待动物。也许,它们的命运从此不再是一路黑暗,等待它们的将是充满希望的曙光。

动物表演该不该禁?

事实上,2010年,住建部就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叫停各地动物园和公园内的动物表演项目。2013年,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杜绝各类动物表演”。但近年来,动物表演屡禁不止,发文形同虚设,效果甚微。

虽然不少人表示要为被虐待的动物讨回公道,认为动物表演必须禁,但也有人认为,动物表演是否要禁,应综合考虑社会现实问题。住建部在2013年的发文中称,动物园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说来,动物园是属于公益事业单位,不应该为了商业利益而虐待野生动物。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去保障园区的正常运作和动物的生命安全,但问题是,尽管保障了动物的生命安全,不被虐待,但被纳入公益性质之后,如此大的一笔财政支出难免会为政府增添一定的压力。倘若政府无法提供更好的支持,动物园无经济来源,园区内的野生动物又如何被保护?因此,动物表演该不该禁,还是个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

所在在动物表演暂时无法禁止的当下,出于保护动物的目的,首先要禁止一些以虐待动物为前提的动物表演,其次对训练动物表演的日常管理进行加强管理,强化动物福利,给予动物更好的保护。“一刀切”的叫停举措不但不能禁止虐待动物,反而让更多的游客失去了解与保护动物的机会。但有一点肯定的是,动物园和海洋公园等园区不是彻头彻尾的营利场,不应该把赚钱视为唯一目的而罔顾野生动物的身心健康,还它们一个自然的栖息环境,让它们从长期的虐待中解放出来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必由之路。动物表演场所有义务也有责任去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保宣传。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代表处野生动物项目经理孙全辉博士指出,“人们总以为与野生动物进行互动是令人愉快、令人难忘的经历。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游客的‘一次参与或观看动物表演,对野生动物而言却是‘一生的痛苦。大自然才是野生动物真正的家园,公众在野生环境下了解野生动物才是最时尚,最有爱的假日旅行新风尚。”

猜你喜欢

猕猴海豚动物园
小猕猴征集令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海豚
小猕猴学习画刊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海豚的自愈术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我家的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