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2015-05-30张国辉

金融理论探索 2015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基地

张国辉

摘   要: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是当前高校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的条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的普遍问题是,高校的愿望和要求比较迫切,而企业的动力不足,导致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难以扎实推进。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双方共赢的合作机制。

关  键  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5)03-0077-04

一、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的条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各高校都为此做出了很大努力。虽然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成功个案并不少见,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相当一部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流于形式,徒有虚名。这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虽然合作协议、合同签了,牌子挂出去了,但协议的落实情况很差,基本上不能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

2.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实践教学的需求。实训、实习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要全面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单靠自己建实训基地的办法是不可能的,自由联系实习企业的办法可靠性也很差,大部分学生也难以做到,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当前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最为有效和可行的办法。但现实情况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总体教学功能较低, 数量和规模也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实践教学的需求。

3. 校企合作形式单一, 实践教学基地运作模式简单。很多高校把实践教学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毕业前的总实习;另 一类是针对理论课或某项技能的实训。实践形式为到企业顶岗或跟班学习。大多数实践教学基地还根本谈不上和企业一道开发课程、产品创新、双向兼职等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的深度合作。这些基地更多满足的是校方的需要,而没有兼顾好企业的需要。

二、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难以推进的原因

“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是合作的基础,没有优势互补就没有合作的必要, 不能互惠共赢就没有合作的动力。当前,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合作的动力不足, 主要是企业的合作动力不足。

在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中, 高校的主要优势是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 但在一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高校的优势并没有给企业提供多大帮助。在合作中,校方需要的是利用企业的条件安排学生实习,但仅学生实习的方式,企业为此付出的一般要大于所得, 如果高校又没有通过其他方式增加企业所得,企业必然对合作缺乏积极性,已形成的合作也必然不具有持续性。为实现合作共赢,一些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的方法,如选派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为合作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或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这些都是企业所需要的。但不少高校在这方面还重视不够、投入力量过小,有些被选派去的教师对企业和行业实际情况缺乏深入研究,也严重影響培训和咨询效果。造成企业与高校合作时感觉不到“有所得”,甚至感觉“有所失”,失去了和高校合作的动力。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要优势是能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条件和机会,但企业考虑到商业秘密、业务安全、辅导力量等方面的因素,参加实习的学生往往只能接触到非核心的业务工作,甚至只是从事一些简单劳动。这种低层次的实习无疑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增加实践经验也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全面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影响学生参加实习的积极性和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突破点

(一)调整思路,重新审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基地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促进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转化。目前学术理论界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细化说法不一,绝大多数将其划分为专业实践教学、社会知识教育、科研、技术服务、小批量生产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 [1] 。综合而言,目前学术理论界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论述集中体现在实验、实训、实习、展示、科研五个方面。然而,上述均是站在学校的角度探讨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问题,考虑任何问题都是从学校的利益出发的。然而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和企业的联系不大。如果学校站在企业的角度,时刻抱有为企业服务之心,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能够切实促进、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就会增强。沿着这个思路,现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重新定位如下:

1. 创造产值、 增收节支。 企业为创造产值而存在。高校实践学生的到来要么能为企业增收,要么能为企业节支。降低企业效益的校企合作即使暂时取得成功也不会长久。这就要求高校在把学生派到企业实践之前,保证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岗位所需技术技能基础掌握到一定程度。 为此, 高校的校内教学(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和企业的对接要跟上,联合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是关键。

2. 职工保障与激励。一方面,很多企业人才流失率很高,招工难。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出足够的、合格的企业职工预备队,帮助企业应对职工流失,确保企业用工需求,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员工流失率不高的企业也需要不断提升职工的从业素质。 就校企合作建设的实践教学基地而言,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均会实现学生和企业职工混合生产。企业正式在职员工,看到身边的大学生理论扎实,上手速度快,会感到后生可畏,受到激励,从而自发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工作热情。

3. 产品改进与研发。 在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内, 不但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一般职工是混合生产的,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也是混合工作的。 学校和企业不但应该建立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沟通和联络机制,校企双方还应把各自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打通。 学校推行深入产业的务实科研, 把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学校科研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二)瞄准校企脉门,确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形式

1. 学校管控型实践教学基地。在我国,学校管控型实践教学基地建得是最多的,如各种实验室、实训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校办工厂等等。学校管控型实践教学基地的最大优点是学校有权自主安排学生实践项目。 一些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实践项目,可以通过学校自建实验室、实训室等形式实现。一些与行业发展结合紧密、特点各异、瞬息万变的实践项目不宜采取此种形式, 除非学校自建企业。因为,学校管控型实践教学基地有它的致命缺点:即使建设伊始是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的,即使建成后学校也力邀企业参与运行, 由于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对企业来讲得不到效益, 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的原动力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学校对基地运行的自主优势容易转变成学校的独角戏, 致使这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与行业的对接程度不够及时、不够紧密。时间一长容易落后于行业发展,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 企业管控型实践教学基地。 企业管控型实践教学基地不会落后于行业发展, 能够保证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一致,这是它的优势。但是由于学校在实践教学基地的管控上不具有自主权, 学校无权自由选择实践项目,企业安排学生做啥学生就得做啥,容易造成学生实践和实践教学目的偏离,这是它潜在的缺点。不过在特定情况下,这种缺点可以弥补。特别是一些行属院校,深深扎根于某个行业,这些行属院校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桃李满天下。他们的毕业生有很多已经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和佼佼者,依托深深扎根于行业的人脉和行业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紧密的联系,这是校企合作开发实践教学基地的宝贵资产。好好地利用这一资产,整合校企资源、联合开发课程、合作改进生产工艺、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和产品研发,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从而建立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机制。

3. 校企共管型生产实训基地。 校企共管型生产实训基地兼具学校管控和企业管控两种实践教学基地形式的优点,又能规避两种实践教学基地形式的不足。把企业引进校园,在学校建立企业的分支,学校提供场地和其他优惠,企业提供经营管理人员、部分职工和部分投資等。生产实训基地完全企业化运作,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职工共同工作,创造收益归企业。这样,学校因无偿提供场地而对生产实训基地具有管控权,企业作为投入方在自主经营的同时享受投资收益,二者各得其所。

4. 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政府以各种形式提振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出台了名目繁多、琳琅满目的优惠政策,使企业受益,使学校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企业和学校以政府为中介,通过国家政策走在一起,各自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获得自己的权益。例如:国家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高校每培养一名服务外包人才进入服务外包企业工作,无论是高校还是接收服务外包人才的企业都会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在这种态势下,高校和企业通过“订单式培养”、联合开发人才培训项目、联合开发课程、共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等形式进行深度合作,前景广阔。

(三)顺势而为,强化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一方面,新一届政府已经意识到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开始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014年2月,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3月, 教育部称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也将转型为职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被提升到中国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国策的高度加以重视。另一方面,虽然国家高度重视,但是历时一年多,实质性、针对性的国家级教改政策、制度还没有出台。 只要全国的本科院校及其员工仍处在现行的职称评定标准、 教育机构合格评估标准等绝对指挥之下,应用型大学通过重视学术研究、理论研究拿到更多国家资金和项目来树立学校形象, 提升办学品位,增强办学实力的理念就不会改变。 总而言之,应用型、 职业化的教改之路还要在旧的教育体制下进行,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校企合作要想有新的突破, 就必须强化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1. 应用型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校企合作领导团队。这个团队的“强”字体现在:(1)企业思维意识强,最好是有企业工作经历的。(2)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强,能够把“旧瓶装新酒”发挥到极致。(3)学校赋予他们充足的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配权。(4)强有力的问责机制。严格实施目标责任制,签定目标责任书,约法三章,完不成任务,换人。

2. 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首先是要赋予旧的国家办学体制新的内涵。 国家规定的职称评定标准中科研项目成果占相当大比重, 学校在制定本校职称评定标准时须和国家规定保持一致。但是,可以打破通行的科研分类方法, 因地制宜地把本校科研进行详细的分类,让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和应用型教学改革相关的科研类别占更大的权重;在科研立项方面加大校企合作所占科研的比重;设立校企合作专项科研基金;等等。

3. 学校应和企业一道共同开发实践教学基地相关管理制度体系。策略既定,制度先行。无论校企合作采取何种形式, 无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采取何种模式, 都离不开完备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校企合作再好的想法也不能达到合作的最终目的,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运作也将走入一片混乱。因此,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相关管理制度体系的开发颇具重要性。 相关管理制度体系的开发应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的一项核心任务来抓, 务求相关管理制度体系成组配套、务实、有力、高效。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一环。“重质量、求深入、上规模”是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发展趋势。 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着力点在于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在于充分发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功效性、多样性、灵活性, 切实摒弃目前多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弊端,切实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业务流程对接,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熟练掌握高端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现阶段,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强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业社,王放,向文江,秦波莲,余有贵,马文银,谢兵.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3).

(责任编辑:卢艳茹;校对:龙会芳)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