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校识字教学

2015-05-30韩秋春

职业·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识字教学

韩秋春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信息交流的基本工具。然而当前职校生识字量过少,书写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地束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将来的就业。因此,加强识字教学已经成为摆在职校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识字教学 就业导向 阅读写字训练

一、学好汉字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证,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条件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中职的学生要能正确认读并使用3500个常用汉字,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能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然而现实却极不乐观,有的学生交上来的500字左右的作文竟然会出现100多个错别字,他们的语文水平可能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有些甚至还达不到,这一现象着实令人担忧。分析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中职学生语文底子薄、基础差

职校的学生大部分在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课底子薄,基础差。但是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呢?就语文而言,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识字能力差,由于掌握的汉字少,导致学生阅读和写作困难,以至于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成为语文学习的差生,由于语文是工具学科,学生的语文成绩差,也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此恶性循环,能不“差”吗!

2.教师对汉字教学缺乏重视

长期以来,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把重点放在阅读教学上,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字词成了非重点的内容,甚至被忽略。事实上,我们绝对不能把中职的学生跟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提并论,我们的学生跟高中生相比基础要薄弱很多,他们来到职校后,我们还是要从最基础知识特别是汉字教学抓起。汉字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句义,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把在中学甚至小学时落下的汉字尽快补齐,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否则就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3.生活中纷繁的错别字不断注入学生的大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信息越来越纷繁复杂。这些庞杂的信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不断丰富学生视野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有些商家在利用成语做广告时故意利用谐音等手法,将错别字植入成语中,如衣衣(依依)不舍、食(十)全食(十)美、一网(往)情深……这样做虽然起到了新奇、难忘的广告效应,但对学生来说分明是一种误导。盗版书籍不断涌入书市,为了贪图便宜,学生纷纷购买,殊不知这些盗版书籍中会有多少印刷错误的字体混淆进学生的大脑,以“错”乱真。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日益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如斑竹(版主)、大虾(大侠)、稀饭(喜欢)……难怪有些老师感叹这些学生的错别字越来越多,而且错的越来越离谱。

二、鉴于以上原因,加强中职学生的识字教学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中职语文识字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就业为导向,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经常有学生对我说“写作文时总是提笔忘字,看书又总是因为遇到不认识的字而似懂非懂,干脆就不写不看了。”久而久之,原本记得的汉字也会因为长时间不用而被逐渐淡忘,结果识字量不增反减。其实学生害怕识字并不是他们的智力跟不上,这种“怕”的根源在于他们对识字毫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职校的学生普遍非常关心自己的就业问题,结合这一心理特点,教学中应该以就业为突破口教育学生目前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在招聘职校毕业生时,不仅重视应聘者的专业技能,还非常注重他们的文化素养。试想,如果你们走到企业,连写个自我鉴定、请假条都错字连篇,字迹龙飞凤舞,那岂不令人笑话吗。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把学好汉字与自己的就业理想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识字积极性。

2.以课堂为阵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有些教师经常把识字教学看做单纯的技能训练,强调一味地读,反复地写,机械地记,结果不但学生不堪重负,效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渗透人文性和趣味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如:寻找规律识字法、故事识字法、抓特点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咬文嚼字识字法等。只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进行有趣、有效的识字,才会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积极探究识字方法,总结识字规律,原本枯燥的识字任务,才会变得轻松、愉悦,学生的识字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除此之外,课本也是重要的识字工具,上课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准备好专门的字词本,将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标记出来,然后查字典注音释义。当然,教师要对课文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生字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努力从音形义并结合特定的语境为学生做好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识字效果。

3.以阅读为基石,与识字比翼齐飞

阅读和识字是相互促进的,他们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单纯的识字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阅读恰好能借助精彩的故事情节,促进学生将识字这一枯燥的过程坚持到底。而大量的识字又能帮助学生阅读更多更精彩的书籍,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机会,“诱”发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网络作家的优秀作品,或者给学生订阅《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人物周刊》《环球》《读者》《意林》等杂志,学生在阅读中与汉字反复见面,实现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相结合,形成“越读越识”,“越识越读”的良好态势,真正实现阅读和识字比翼齐飞。

4.以扎实的写字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职校的语文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学生每天交上来的作业,大多数的书写歪歪斜斜、字迹潦草,甚至看不懂写的是什么,字迹规范的作业真是少之又少,教师批改作业的过程充满了无奈。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样。”虽然电脑打字发展得越来越快,但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时候离不开手写,比如写个欠条、收条、签名,还有很多应聘单位需要学生手写简历,这些都是电脑打字无法替代的。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见字如见人”,一手美观规范的汉字代表着一个人的涵养。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书写训练。语文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练就一手规范、美观的粉笔字,其次是要加强写字的指导,包括执笔、坐姿,字的间架结构,高矮胖瘦等,每天给学生布置书法作业并进行评比展览,力求使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要写的端正、美观。

三、小结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职校学生的思维特点,积极探索识字教学的新路子,为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识字写字,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梦欣.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社,2010.

[2]刘彩霞.中小学汉字教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3]黄波.趣味识字教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识字教学
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探究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就业导向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