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探究:找准角度合理生发
2015-05-30黄德灿
黄德灿
散文阅读探究题要求我们选取一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评价:可以是对作者主要观点的探究,可以是对作者思想行为的探究,可以是由文章引发社会热议而进行的探讨。
请看近年高考题的设问方式:
①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2012年高考湖北卷,原文题目:《耳边杜鹃啼》)
②要全面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014年高考山东卷,原文题目:《浣花草堂》)
③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2014年高考安徽卷,原文题目:《独木舟之道》)
④《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2014年高考天津卷,原文题目:《枣香醉人》)
以上4个题目,明确要求我们“选取一个角度”(第③问是两个不同的角度),“结合文章”或“加以探究”,或“谈谈看法(感悟/启示)”。前者告诉我们操作的方法(切入角度),后者告诉我们答题的内容——散文阅读探究题实际上很明确地对答题进行了“规定”,只要遵循这个“规定”,得分就不会很低。
下面以刘征《河水与大堤》为例,谈谈类题的解题思路和常见的答题误区,以及同时遵循答题规范。
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
“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它们有的举帆,像苍鹰振起翅膀;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
“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它们或俯或仰,或沉或浮,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
“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
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这大堤!”
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颤动了一下。
“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
“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蔑地吹着口哨。
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崩裂了。
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
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
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撞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四野,吞噬了家禽,吞噬了一切山林草树。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
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浆,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散发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
自由在哪里?自由,在两条大堤之间。
题目 这是一篇主旨含蓄的短文,请结合现实,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分析 题干要求“结合现实,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这是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类的设问。思想启示类探究命题要求我们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挖掘作品的意蕴,把握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思想情感。答题首先依据的是文本。
散文阅读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也可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还可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联系到本文而言,本文像一个寓言,以“河水”的情态表达某种哲理,折射的是“自由”与“纪律”的辩证问题,落脚到“社会秩序”这一深层次的命题。应该说,文章留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挖掘这一“启示”,就完成了文本思路的探究,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答案往往不尽人意。
错答 ①没有约束是不行的。“河水”的泛滥在于他自我情绪的失控,在于他对赞美的误读。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服时时克制自己的情绪,要辨别其他人的赞美。//②不要轻信别人的赞美。“河水”的悲剧源于他的轻信,轻信别人就会丧失理智,从而像“河水”一样做出“吞食了村舍,吞食了四野,吞噬了家禽,吞噬了一切山林草树”的荒唐事来。//③“河水”是自由的,自由是无价的,即使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也要勇往直前。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我们就要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即使头破血流。//④“河水”得到赞美时忘乎所以,还怨恨大堤对他的束缚,它破坏大堤,赢得所谓自由时,反而失去了一切。可见“自由”是相对的。“大堤”是不要突破的。
分析 ①没有整体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只是盯着局部答题,因而误解;②对命题涉及到的关键概念不明确,答题不在这个范围之内;③脱离文本盲目引申;④答题格式不规范。
其实,③也存在答题不规范的问题,值得注意。一个高考试卷得分情况分析表明,答题不规范成为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遵循答题规范需要我们注意。就类题而言,其答题有一个格式:
表明观点——从文本中找到支撑观点的材料,说明一下观点与材料的联系——总结观点。
全文像是一篇微型议论文:先亮出观点,再从文中找材料印证,最后是总结性文字。
示例 没有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河水得到赞美时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反而憎恶大堤的约束,它要追求没有约束的自由。谁知当它破坏大堤,赢得所谓自由时,原有的一切彻底失去了。由此可见,大堤不就是纪律、规章、制度、准则吗?“自由”与“纪律”的辩证统一,这就是社会法则,盲目追求自由的人应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