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备资产报废更新模型的探索研究

2015-05-30梁立志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33期
关键词:更新探索模型

摘要:设备报废的标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从资产价值方面来说,只要设备资产提足折旧,就可以报废,一种是从资产使用角度来说,由于长期使用中的有形磨损,不能修复继续使用;由于技术改进的无形磨损,必须以新的、更先进的固定资产替换原有固定资产。但是有形磨损、技术改进等可以通过设备的改造、维修来达到设备的使用价值的继续实现。尤其是煤矿用的价值较大、维修成本较高大型主采设备,在投入使用到报废期的资产的维修成本到底多少为合适,什么时候停止资产的维修费用的发生进行设备更新最合适。文章以某大型露天煤矿主采设备为素材通过定量分析的角度,对设备的处置、更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设备资产;报废;更新;模型;探索

设备怎么报废、什么时候报废一直存在多种争议,一种观点是以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为报废标准,计提完毕折旧达到报废年限就应该报废,有许多资产财务已经计提完毕折旧,但在实际使用中任然可以继续使用,具体使用到什么时候,什么程度再报废,没有一个可参考的依据。有一些资产由于使用环境恶劣,导致资产磨损加剧,没有达到相关规定的使用时间,或者使用时间设定不合理,与实际资产使用不符,造成提前报废,企业投资无法及时收回,给企业造成相关损失。所以有的人认为应该符合资产的使用实际来报废资产,而不应该墨守成规必须按照资产使用年限来报废。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对单项资产是否能够报废、什么时候报废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量化的数据为企业提供相关方面的决策依据。

一、设备资产报废更新相关定义及解释

一是固定资产报废,是指固定资产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并且由于工作磨损而不能修复继续使用的状态或者是由于技术改进的原因,以更加新的、更加先进的固定资产替换原有固定资产而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的资产账务和实物权注销的行为。

二是设备更新是指对在实物状态的技术革新或经济价值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用新的或更为先进的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局部或全部改造。或者说是技术更为完善、部件更为优化、能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资产能耗的新设备,来代替不宜继续使用的陈旧设备。

(一)设备磨损的形式

设备更新的原因主要是由磨损引起的。设备的磨损有两类: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即设备物理上的磨损,其中主要是使用磨损与自然磨损。无形磨損即因技术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价值的损耗。主要包括一是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同类结构和性能的机器、设备,能以更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出来,从而引起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降低。二是由于出现了新的技术,发明了新的效能更高的机器设备,继续使用原有的机器设备就不经济,因而引起使用期限缩短,以致提前报废。

(二)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设备的磨损形式不同,补偿方式也不同。补偿方式一般有大修理、现代化改装和更新。如果有形磨损较轻,为了达到固定资产的可使用状态,可通过日常修理进行补偿。如果磨损严重,则需要通过大修理或设备的更新进行补偿;无形磨损的补偿可以通过以先进的技术改装和更新。设备补偿可划分为完全补偿和局部补偿。设备更新属于完全补偿,设备大修理属于局部补偿。

(三)更新前分析

设备更新是消除设备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新时应该对设备的三种寿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1. 设备的自然寿命分析。自然寿命也称物理寿命。指从设备开始投入使用直至不堪再用而予以报废的所经历的时间。自然寿命主要取决于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

2. 设备的技术寿命分析。指设备从开始使用,能够持续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直至因技术进步而出现了更先进、更经济的新型设备,从而使现有设备在物质寿命尚未结束前就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其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无形磨损的速度,技术进步速度越快,设备的技术寿命越短。

3. 设备的经济寿命。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继续使用不经济而提前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经济寿命是指从经济角度判断的设备最合理的使用年限,在数学上是指其在数值上等于使投入使用的设备等额年总成本最低或等额年净收益最高的期限。在进行设备的改造、更新决策时,不能只考虑设备的物质寿命,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

(四)更新形式

由于对设备更新的要求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设备更新形式:

1. 设备的原型更新,指设备不能继续使用时,以相同的设备对原有老设备进行替换。

2. 设备的技术改造,指采用较为先进技术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状态,改善现有设备的功能,使原有设备达到或局部达到新购设备的水平。

3. 设备的技术更新。指以技术上更加先进、经济上更加合理的新设备,直接替换下工艺落后、技术陈旧的老设备。

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整体概况及主采工艺介绍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位于准格尔煤田矿区中部。全矿开采境界内可采原煤储量为1730.69Mt,设计服务年限为79年,于2011年3月完成了哈尔乌素基建项目的正式竣工决算。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扩能项目于 2011年6月开工建设。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扩能至生产规模为年产原煤31.00 Mt,选煤厂扩能至年产商品煤为30.00 Mt。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煤炭的煤质为中灰、低硫、特低磷、较高挥发分、中高发热量、高灰熔点的长焰煤,是优质动力用煤,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煤矿采用单斗挖掘机追踪开采以及单斗卡车与吊斗铲倒堆作业的露天采矿工艺。设备采购均通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选定BE、TE、REX等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实力的国际公司所提供的采掘、运输设备。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剥离采用单斗—卡车开采工艺,采煤采用单斗—卡车+地面半固定破碎站半连续开采工艺,主要开采6号煤层,5号煤层局部可采。具体主采设备分布情况见表1。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是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40%,设备资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72%,主采设备又占设备资产总额的64%,所以从主采设备入手对设备报废更新分析具有代表性意义。

三、设备报废更新模型的说明

(一)单台设备完全成本

单台设备完全成本=资产折旧+修理费+人工费+设备税负。

单台设备完全成本具体包括单台设备的所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折旧费、修理费等所有与之相关的费用。

(二)单台设备年度创造价值

单台设备年度创造价值=(营业收入/所有主采设备运行时间)/此类设备总产量*单台设备产量。

单台设备年度创造价值说明:从资产角度,一年创造的收入是所有资产共同创造的,但是对于技术密集型露天煤矿来说,主采设备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最大,所以主采设备的运行时间和公司年度营业收入作为配比,按照每台设备的产量计算其年度创造价值。

总产量和单台产量都采用调整后的原煤量。由于开采的介质不同,包括煤炭、岩石、土方。在各类型对比时,将三类介质换算成等量原煤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换算公式为:

1. 土方立米数换算成等重量原煤:土方立米数*1.73(容重)/1.53=换算原煤量。

2. 岩石立米数换算成等重量原煤:岩石立米数*2.4(容重)/1.53=换算原煤量。

3. 煤炭立米数换算成等重量原煤:煤炭立米數*1.53=换算原煤量。

(三)报废更新模型说明

如果单台设备年度创造价值大于单台设备完全成本时,说明此台设备创造的价值大于所投入的,应该继续使用。

如果单台设备年度创造价值等于单台设备完全成本时,此项资产收支在平衡状态,也就是此时资产不会产生利润。

如果单台设备年度创造价值大于单台设备完全成本时,那此台设备就不会带给企业未来价值就应该进行报废更新处置。

四、模型分析应用

以哈尔乌素露天煤矿2012年单斗挖掘机为例,哈尔乌素共有单斗挖掘机12台,包括495HR型6台,资产原值84976.81万元;WK55型3台,资产原值24197.04万元;WK35型2台,资产原值13186.21万元;395B型1台,资产原值3996.63万元。哈尔乌素主采设备2012年总运行时间为76万小时,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66亿元。

2012年各台单斗挖掘机资产完全成本以及当年度创造价值统计,见表2。

由表2生成的对比分析图见图1。

由图1可以直观的看出,编号为020401的395B型单斗挖掘机收入和成本标注点已经基本重合,此台设备属于没有提足折旧设备。数据行也可以看出2012年平均收入为850.50万元,而其年度完全成本达1096.34万元。每年创造的收入R低于其完全成本Y,属于已经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设备,应该考虑是否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由于征地、限产、事故、维修等原因造成的设备出动影响,如果没有此类影响而如果属于设备的正常状态,应该予以报废处置并考虑是否更新设备。如果从设备的全寿命管理做起,形成多年的投入产出对比,此项工作会更有意义。

五、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数据统计工作量大

基础数据收集困难此项工作需要每年进行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分析,完善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数据链,从中找到成本消耗规律。由于多年的核算模式导致基础数据不够准确完善、事后统计分析存在数据量大、统计时间长、冗长繁杂的困难。

(二)基础数据缺少准确性

由于目前核算的局限性,成本的归集没有具体到单台设备,只能通过人工方式将费用通过一定的作业分摊,导致费用计量不准确。其次产出中由于设备能力不同、生产周期不同、价格不同、产出介质不同以及由于煤矿征地、政策性限产、生产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设备出动影响、作业介质的难度系数都对报废更新会有影响无法准确客观反映主采设备的总的投入产出情况。

(三) 基础数据不完整

总投入中考虑了设备的折旧、大修、改造、单耗和日常维修投入等。由于维修中心设备维修人员人工成本没有直接统计归集到单台设备,所以总投入中不包含此块直接成本。其次,此项分析需要设备的全寿命核算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从设备购入开始使用一直到设备无法使用报废,每年进行统计才能形成设备投入产出对比曲线,才能对公司的设备报废更新提供有用数据。公司一直没有进行此类核算,导致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利于分析统计。

六、管理建议

(一)实现ERP系统模块整合

使用SAP系统的设备、生产管理模块直接和人力资源模块以及财务模块的材料配件、人工成本、资产折旧等费用与固定资产模块相关联,保证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化、信息化、日常化、实时化。将设备报废更新分析模型置入SAP系统中,最终多模块、多部门的集合使用,细化分析各种材料配件的消耗规律,从而达到对设备健康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管理,最终实现每项资产生命周期内的总投入产出分析。为了使归集到设备的成本费用更加准确,报废更新分析更有决策价值。

(二)引入作业成本法核算

为了使归集到设备的成本费用更加准确,设备效能分析更有决策价值,应对无法直接归属于某类设备的成本,例如维修中心的维修人员人工成本。由于设备维修人员一定期间内要维修多类、多台设备,决定其人工成本无法准确、清晰的分配到具体一台设备上,这就需要一种方法对其人工成本进行分配。建议引入作业成本法核算方法,对这类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已达到以设备单台核算的成本真实性。

(三)成本管理精细化

在当今煤炭微利时代大背景下,公司作为一家煤炭生产企业,对于成本管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首先,我公司目前的成本核算是以二级单位、车间段队为核算主体,成本管理较为粗放,对成本的分析也比较有限。通过将成本核算主体转移到以单项资产核算为主体后,通过分析与单项资产管理相关的成本要素变动,可以更加准确的从中找出成本管控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加以改善;其次,通过多年的数据统计,从中找出材料配件的消耗规律,可以为各单位的材料配件消耗计划提供依据,提高材料配件的采购计划准确率,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

参考文献:

陈新寰,王羽丽,梁立志.露天煤矿主采设备效能分析的探索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5(02).

(作者单位:神华准能集团公司)

猜你喜欢

更新探索模型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