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

2015-05-30赵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32期
关键词:生产过程生产成本制造企业

摘 要:在中国制造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传统的生产模式造成了大量不增值的活动,纷纷寻求转变。其中,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就是其极重要的一环,不仅有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和改善质量的作用,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盈利。

关键词: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技术改善;生产成本

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企业迎来了21世纪的飞速发展,各制造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生产模式已不适合生存。对此,各制造企业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来寻求转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是通过消除生产各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和改善质量的合理化建议及行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

1 生产作业指导书的技术改善

生产作业指导书是以文件的形式描述作业员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及应遵循的事项的作业指导书,是检验员用于指导作业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一份合格的生产作业指导书不仅会避免作业员大量不增值活动,而且对检验员控制生产过程在的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图纸要求仅需对其长度尺寸进行检验控制,但实际中,生产作业指导书没有标识出此长度尺寸及要求检验控制,那么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在对该产品检测的时候就没有目的性,不仅作了大量不增值活动,还有可能对该长度尺寸检验忽视,造成大量工作的浪费,甚至生产出不合格产品,报废,最后还得投入大量的筛选工作。不仅没有对制造企业创造利润,还增加了生产成本。那么对生产作业指导书加入该长度尺寸的检验要求,就是一项技术改善,达到了减少不增值活动,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生产作业指导书的技术改善是极其重要的,是对生产过程的不断完善,对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控制,提高企业利润有着关键作用。

2 生产过程工艺的技术改善

生产过程一般是指从生产原材料投料开始,直到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即生产制造过程。而生产工艺流程是生产过程中作业员利用生产设备将原材料通过一定顺序的连续加工步骤,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因为生产工艺的不确性和不唯一性,导致同一产品在不同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不一定相同,故生产成本也不同,所以化繁为简,使之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化和先进化是必要的。

2.1 选用设备的技术改善

生产工艺选用设备的技术改善主要是针对已在制产品使用设备的重新规划的改善,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下,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使用设备进行优化的改善建议与活动。比如,某汽车冲压制造企业在生产A产品冲压零配件时,第一道成型生产工艺现在采用的是800T台式冲压机床。经过技术工程师提议及验证活动,该A产品在630T台式冲压机床完全能满足其第一工序的生产条件,产品质量合格。那么选择500T台式冲压机床生产替换800T台式冲压机床来生产A产品的第一道工序,就是一项生产工艺选用设备的技术改善。在制造企业设备利用率占生产成本比例较大的情况下,该项技术改善明显能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2.2 安装生产模具的技术改善

在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产品种类不是单一性的,不同的产品在同一设备上往往需要安装不同的生产模具来完成生产。而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生产模具的安装均需要靠人工辅助完成,经常会出现耗时长,安装效率低下等问题困扰着制造企业。生产模具安装的技术改善可以进一步实现将一种正在进行的工序切换到下一生产工序的方法,让生产过程一直处于最小浪费的状态,无形中减少了大量不增值活动,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某制造企业,在安装不同的生产模具时,作业员在需要用到A,B,C三种规格的螺栓及螺母安装,导致更换时经常选错螺栓及螺母,安装出错,大量劳动力的浪费。该作业员提议对设备及模具进行改进,全部设备及模具统一成同一规格螺栓及螺母来安装。该措施提出后,得到企业的认同,经过技术工程师验证可行并实施,减少了企业作业员安装生产模具的出错率,加速了换模时间,这就是生产模具安装的一项技术改善,也是现在制造企业进行精益生产的重要一环。

2.3 生产模具的技术改善

某制造企业,作业员在B产品的生产成型工序时,由于该产品原材料外形形状为正方形,但其一角处有一小圆孔,其它三角则没有,作业员在生产时送料非常容易疏忽导致放反,B产品生产出来后不合格,造成报废,甚至流出至客户,遭到客户的投诉抱怨。技术工程师在接到反馈后在该成型工序模具上增加防反装置,有孔的一角增加了弹簧销钉防错,如果作业员放反原材料的,就会将原材料弹起,无法摆放到位。这样就可以避免作业员在生产过程中送料时出错,是对其生产模具的一项技术改善。生产模具的技术改善,不仅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有着作用,还提高了作业员的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间接提高了公司的盈利。

3 生产原材料的技术改善

一个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的尺寸大小,重量直接影响着制造企业的采购成本。对其进行技术改善,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重要的一环。假如,某制造企业在生产A产品的时候,原材料是尺寸600mm*400mm*1.6mm的DC01钢板,在其生产工艺完成后,成品实际只有550mm*360mm大小,生产过程中会周边剪切去20mm废边,经过技术人员试制验证,尺寸590mm*390mm*1.6mm的DC01钢板,完全能够满足生产该产品的需求,那么每件A产品采购成本就节约了0.124kg,每吨材料3万元,那么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相比技术改善前就节省了372元/吨,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达到了技术改善的目的。

4 生产工位的技术改善

工位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单元,在工位上作业员根据生产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装配。但许多制造企业在工位布局不合理,导致很多不增值活动,生产效率低下,劳动率低,出货周期长等。对生产工位技术改善也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之一,将工位合理的规划布局,使生产达到是低生产成本投入,高效率的产出,同时减少了作业员的不增值活动及工作场地的使用率。比如,制造企业在生产A产品时有两道成型工序,一批次生产数量100件,甲作业员和乙作业员各负责该产品的1道生产工位,每次生产时甲作业员生产完100件产品第一道成型工序时,再统一移交给乙作业员生产,中途不仅占用大量的周转架及场地,还出货周期长,库存储备量大,极大的占用了企业资金。而将两到成型工序的工位重新布局,甲作业员和乙作业员中间采用流水周转线进行工序产品的周转,甲作业员每生产完一件,放到周转架上自动流转至乙作业员工位处,乙作业员完成第二道成型工序至成品,如此循环,降低了场地的占有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出货周期,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投入。

5 结束语

以上几个方面简要的说明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现在我国国内大部分制造企业对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缺少认识,不够重视,生产过来中存在大量的不增值活动,生产成本投入大等弊端,导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生存困难。在此情况下,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善不仅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也是企业精益生产的手段,同时对员工提高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有效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P.沃麦克(James P.Womack),[英]丹尼尔T.琼斯(Daniel T. Jones),[美] 丹尼尔·鲁斯(Daniel Roos).精益思想丛书·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之道[M].余锋,张冬,陶建刚译.

[2]雷家 ,洪军.技术创新管理[M].

[3]李云.冲压模具生产技术[M].

[4]袁公明.工厂3Q7S管理[M].

[5]孙少雄,邱杰.制造业6S精益管理:现场改善利器[M].

作者简介:赵炜(1985-),男,汉族,山西,本科,冲压工程师,初级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猜你喜欢

生产过程生产成本制造企业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T型账户在生产过程业务核算教学中的应用
高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的内部控制措施分析
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改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