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作用

2015-05-30任俊峰

2015年32期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区域经济经济增长

任俊峰

摘 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保障,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诸多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本要素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劳动力的价值增值,则主要依靠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实现。通过开展对劳动力资源的培训、学历教育、就业再教育等方式,实现劳动人口由纯粹的劳动力向人力资源的转化。而劳动力的区域空间转移与自身的技能转移的实现,则有力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人才输出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寻求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与一致性,从而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贡献提出建设性路径。

关键词: 区域经济;劳动力转移;经济增长;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劳动力要素已经逐渐开始成为了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有效资源,同时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将纯粹性的劳动力资源转化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的共识。通过分析人才培养和输出如何实现劳动力向人力资本的转移,进而分析人力资本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构建人才培养和输出与区域经济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一致性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人才培养和输出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具有关键的影响。在人才的培养与输出过程中,区域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是人才培养和输出能够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并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培养与输出过程中发展与产生的最直接动因是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人才培养与输出,并且,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与输出也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区域经济是人才培养与输出发展过程中的最初推动力,快速发展所引发的人才需求、以及行业对从业者在知识技能与职业技能的要求,并对人才培养及输出直接的参与和支持。再者,人才培养与输出具有相互制约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特征。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区域经济是否能够稳速增长对于人才培养及输出的就业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人才培养及输出的专业性结构取决于区域的产业结构;区域技术的结构对于其人才的培养与输出的层次性又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人才培养及输出决定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关联。

其次,人才培养和输出对区域经济的反作用。人才培养和输出是教育系统中与区域经济关系最紧密的一个系统,人才培养和输出对区域经济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培养和输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生产与可再生性。区域经济能够发展的内在动因便是人力资源,;因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性应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关键任务。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经济区域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及输出也承担起了对于农村人口能够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即对其进行再就业的培训或职业技能的培训。人才培养和输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再生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有效推动力是科学技术。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其设备资源以及学院人才,将拥有的先进工艺、技术水平以及科研成果,以技术市场为中介,转化为生产力;根据经济区域科技发展的不同需要及时调整科研计划和科技方向,从而为经济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以及更多的经济效益;通过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所遭遇的困惑以及技术难题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开发,并解决问题,是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进一步加强发展区域经济所需要的活力。

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及输出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其中,区域经济所带来的决定性影响是主导性的,它要求在对人才的培养以及输出过程中,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进行改变。而在人才培养和输出的过程刚好又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反作用,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并从中寻求符合中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和输出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合作模式,进而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

二、人才培养和输出对于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首先,在经济建设上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是离不开教育的,也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持。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是发展区域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劳动力进行再生产的有效手段。人才的培养以及输出都为劳动力的生产率以及劳动力所带来的生产力起到了重要意义,它是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经济投入;同时,想要快速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在教育的投入中,应该具备针对性,使剩余劳动力也能通过知识与技术的灌输从而变为有效劳动力,减少人力浪费,使之投入到新的劳动工作中,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人才结构的建设与完善上起到了重要的调控功能。人才需求应遵循多样性、多专业、多规格是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针对人才培养上一定要多花功夫,坚持通过面向建设、生产、服务、管理为一体的一线生产人才的培养,可以不断地将人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能够越发完善。对于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培训方面,重在通过提高其群体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同时,有利于推动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第三,在劳动就业问题上尽量能够起到平衡功能。个人在经过相关的专业培养和技能培养学习之后,通过不同方式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取得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所应该具备的专业职业技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被有效的利用,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起到平衡劳动力的作用。通过“先培训,后就业”在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前提下,对劳动者进行技能方面的提升,使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与改革的基础之上愈发提升,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第四,在加快人才成长与输出上具有发挥其特长的显著功能。人才的培养于输出过程中,应该尊重不同人的不同个性发展要求为前提,进行面向农民、农村以及农业的因材施教,使农村青年在接受培训过程中不但具备实践操作技能与基本法律知识,更要以提高其竞争意识与知识文化水平为出发点,使剩余劳动力也能有效发挥自身专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之中去,带领农民一起建设更好的区域经济。

三、劳动力素质对河南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能够使初始劳动力的投入量成倍地、甚至是成几何级数级的增长。劳动力素质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素质表现为健康情况、受教育水平以及道德水准等因素,他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后天培养的重要性。河南作为中原大省,也是我国人口较为稠密的省份,因此,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河南由于拥有庞大的人口,但在综合素质上表现良莠不齐,不大适应当前发展的局面。如何能够提高河南全民素质,将缺陷转换为优势,是当前河南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首先,应考虑劳动力的多少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关系。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力,劳动力是生产力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对于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其重要性。当某个区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时,该区域便具备能够使经济稳速发展的基本生产条件,一旦生产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投入的劳动数量决定了生产产品的本身的质量以及服务质量,增长速度和劳动力呈正向发展趋势。

其次,要考虑到中原经济区域发展与劳动力所具备的素质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具有的智力、体质、技能以及受教育程度构成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这种素质的形成中,既包括了先天遗传的因素,更多的又融合了劳动力在后天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熏陶自主形成的个人特质。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中,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占据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河南省不仅应该只在人口数量上占据优势,还应该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提高劳动力全民的综合素质,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域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卢卡斯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

在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的增长存在怎样的关系式,需要通过很多的模型来作为支撑,比如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的有效劳动与外部性增长模型以及人力资本外部增长模型等。在众多的模型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便是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部增长模型,尤其是在研究人力资本的运作与经济增长存在的关系中。实际上,卢卡斯设计的模型是“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卢卡斯模型揭示了人力资本与部门经济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人力资本增值的快慢决定了部门经济的产出速度;人力资本增值的大小决定了部门经济产出值的大小。该模型的突出贡献便是承认了人力资本积累与人力资本存量之间存在有正相关关系而非只具有外部性,为更加直观的描述,下面将列举该模型进行相关研究:

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模型公式为:

ΔY( t) = A( t) Kα(t) H1-α( t) hβteμt (公式1)

在该公式中,随机项用eμt表示,Ht,ht,At,Yt, Kt,分别表示为t年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实际产出量以及物质资本存量。通过面板数据为中介对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模型公式的两边分别进行时间的求导,然后,将公示两边同时除以公式(1),变换为具有离散型数据的差分方程,从而,估计出各个参数,得到离散数据的差分方程:

ΔYt /Yt = ΔAt /At + α( ΔKt /Kt) + ( 1-α) ( ΔHt /Ht) +β( Δht /ht) (公式2)

在第二个公示之中,ΔHt /Ht、Δht /ht、ΔYt /Yt、ΔKt /Kt、ΔAt /At分别代表的是:人力资本增长率、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物质资本增长率以及全要素增长率,而( 1-α) ( ΔHt /Ht) 、α( ΔKt/Kt)、Δht /ht分别表示为人力资本存量、物质资本的贡献份额、人力资本水平,如果将其每一个因素分别除以ΔYt /Yt,则它们表示为在不同要素的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水平。卢卡斯使用了微观的方式进行研究,将罗默的知识积累与索罗的技术进步在实践过程中转化成为各个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从而建立了外部的人力资本模型,在该模型中,将人力资本看成一个单独的生产要素,从而对每一个生产要素进行弹性系数的估算,得出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五、结语

通过以上诸多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宏观层面来看,人才培养和输出与区域经济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微观层面来看,人才培养和输出通过自身的教育、培训、学历培训等手段,实现劳动力的价值增值,如劳动技能的提升、就业能力的提升、学历水平的提高等,而劳动力通过人力资本的形式,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这种积累在外部性的作用,体现为经济的增长贡献。这一系列的内在关系,不仅仅体现了人才培养和输出与区域经济的一致性,更体现了与其之间的内在逻辑统一。因此,通过人才培养和输出能够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本文系:“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研究——基于劳动力转移策略”,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批准号(2013-GH-582)—主持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翠萍.人才培养和输出促进新成长劳动力转移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

[2] 曾丽.人才培养和输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

[3] 韩庆万,韩东旭.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分析[J].兰州学刊,2011(9)

[4] 王征宇,姜玲,梁涵.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研究[J].教育研究,2011(10)

猜你喜欢

劳动力转移区域经济经济增长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