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手
2015-05-30林青霞
林青霞
他曾经说过,他活到九十九岁,洞悉世情,他认为最珍贵的就是真学问和真性情。我觉得他——季羡林教授,就是这样的人。
走进北京三O一医院的病房,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是双平摆在一张小矮桌子上洁白细致的手。再往上移,见到的是仁慈、亲切的脸孔,他腰杆笔直地坐在木椅上,虽然已届96岁高龄,但你感觉到他的灵魂是年轻的,他的思想是丰富的。
北京天气开始转凉了,我知道老人家特别怕冷,所以为他挑选了一条开思米围巾。我把围巾交到他手上,他笑着用手抚摸着说:“眼睛看不清楚,用手感觉一下。”
和我一起探望他的朋友,问他知不知道我是谁,他瞧了那位朋友一眼,一副你们真把我当老人家呀,还幽了他一默说:“全世界都知道。”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朋友谈到他书中所说的和谐,他说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又说人与自身的和谐要做到良知、良能,他解释良知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记得书上说过,苏格拉底去求神,求的就是让他有自知之明。我不懂什么是良能,他解释良能就是不要自不量力,不要好高骛远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我频频点头称是,这正是我要学习的功课。就是不要老是要求完美,以致无法达到而自找苦吃。
我们聊了好一会儿,发觉他那双文人之手仍然保持在原來的位置上,感觉上很寂寞,我忍不住抓着他的双手,我最喜欢见到老人家开心。我想带给他温暖,我想抚摸那写过无数好字、好文章的手。
我握着他的手,除了想讨讨文气,更希望把我内心的温暖传给他。这双手,经过“文革”十年的浩劫,历过近百年岁月的洗礼,写过上千万字的好文章,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烙印,不但手上没有疤痕,我们还发现它竟然没有老人斑,相信此手正如其人,有他赤子之心的年轻和纯净。
他在《牛棚杂忆》书上写道:“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我想上帝创造了这样伟大的学问家,再创造这双完美的手,必定是要降给它重任——所见、所想和所学传给世人。
冯友兰先生说得好,“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以季教授灵活的脑筋,加上一双完美的手,何止写到八十八岁,甚至一百零八岁都不是问题。
那么他留给后代最佳的礼品岂止如他自己所说的《牛棚杂忆》,我相信有更多、更好的礼品留给世人,同时也会带给社会许多许多的和谐。
临走的时候,听见他的助手杨锐叫了声:“爷爷,他们回去了。”我心里流着一股暖流。从没见过爷爷的我,一边往回家的路上走,一边想象着,我的爷爷必定也会是这个模样。
(摘自《窗里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