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无声 唯艺能言
2015-05-30胡镜
胡镜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这句话用来概括王荣生先生对艺术的态度再合适不过。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民族特色的经典符号,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是王荣生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王荣生先生就从事与书法相关的工作,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王先生创办了《书法导报》,多次担任书法篆刻大赛的组长及评委,其持之以恒、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几十年如一日;繁忙的工作之余,王先生“心不忘笔,笔不离手”,临帖习字不辍,其书法造诣日益深厚,如今已是中原乃至全国书法领域里的佼佼者。我们说王荣生先生享受艺术,绝不仅仅指的是他对书法的痴迷,书法之外,其在篆刻上的造诣也是颇深,可成一家之言。执着追求艺术的人多与孤冷寂寞同行,然而王荣生先生,却在报纸、书法与篆刻的享受中悠哉前行。
一、《书法导报》之乐
王荣生先生曾说:“我的理想就是办一份纯艺术的报纸,为弘扬书法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于是1987年,《书法导报》应运而生,然而这只是当时兴起的书法复兴运动中,众多媒体中的一种,创办时间既不是最早,起点也不是最高,可以说书法复兴运动浩浩荡荡的支流中,它只是其中的一支。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众多的支流汇聚成汪洋大海,令书法这个艺术之海蔚为大观,而其中《书法导报》,也已经成长为其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干流。
从创刊之初的仅用作内部交流的学术报纸,到今天的对开32版,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的书法专业报刊;从最初的不定期发行,到今天固定的每周三出版;从刚开始默默无名的支流,到今天的“兰亭奖编辑出版奖”的干流,王荣生先生始终在“变”中带领着《书法导报》前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唯一不变的就是王荣生先生对于书法的热爱。
自创刊以来,《书法导报》始终配合中国书协、各省市书协,以及各级书法团体的工作,每有书法艺术展览活动,作为特邀嘉宾的王荣生先生是每场必到,对现场的每幅作品进行认真的观摩和客观的评价,同时作为《书法导报》的创刊人和总编辑,王荣生先生还亲自为优秀作品拍摄图片和撰写新闻稿件,其勤谨的工作作风一以贯之,这就使《书法导报》始终以高品质的形象出现在所有的读者面前,为繁荣发展中国书法艺术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受到中央领导、中国文联领导及中国书协历任领导的高度赞扬,更被广大读者誉为“中国书法第一报”。
作为书法爱好者交流与学习的窗口,《书法导报》开辟了“海峡之窗”栏目,为大陆和台湾书法爱好者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书法导报》在台湾的发行与征稿工作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它不仅成为两岸书法爱好者交流的窗口,同时也是两岸关系发展新的窗口。同根同宗,同书同文,王荣生先生和他的《书法导报》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在《书法导报》奔腾呼啸而过的长河中,王荣生先生把对书法的热爱融入到了工作之中,以乐为基,以报纸为石,筑起了自己的“书园”,徜徉其中,优哉游哉!然而王荣生先生并没有沉迷在自己的乐趣中,当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成为一国人民的口头禅时,王荣生先生顺流而上,积极弘扬书法艺术,他说:“书法作为一种特有、典型的中国符号,应努力坚持海外输出,使其在提升中国文化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慧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王荣生先生,正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着。
二、书法之爱
作为一份专业的书法篆刻报纸的总编辑,王荣生先生对书法理论的研究可谓深刻独到,其发表的学术论文有《论苏东坡用意精致说》、《“空中蓄势”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等,执行主编了中国书协的重点图书《当代书法论文选·批评卷》,发表的新闻稿件多达百余篇。假若以此,不熟悉王荣生先生的人,误认为先生只是一位“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时,那就大错特错了。王荣生先生的书法创作在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书法作品古雅恬淡,旷朗无尘,安详从容,自然洒脱。而且早在1978年,王荣生先生就以《石门颂》隶书作品荣获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在2004年荣获“林散之奖·学术成就奖”。
王荣生先生对篆隶书和北魏六朝的墓志有很深的功力,其隶书师法“摩崖三颂”,书法作品古朴自然,浑厚醇淡,在率真天然中蕴育着沉稳峻厚的力量,《蕴真赏心联》便是他的隶书作品。蕴真惬所遇,赏心如有余。在四尺长,一尺宽的宣纸上,水墨汉字缓缓流泻下来,观之水墨的清香之气扑面而来,而整幅作品中的字字似都有千钧之力,明明是写于宣纸之上,却有刻印一般的感觉,浑厚的沉稳与坦然之感跃于纸上。末尾的行草“三石斋荣生信笔”灵动柔媚,清丽洒脱,让整幅作品刚柔相济,动静相得益彰。
在《书法导报》的发展中,王荣生先生求“变”,在书法创作中,他依然求“变”。从最初的篆刻碑版入手,后又从苏轼、张瑞图、黄道周、傅山的帖学出,王荣生先生从不会将自己局限在某一域上,他广泛涉猎,遍习诸家,从学习与思考中渐悟到书法的真谛。他的行书从习“二王”,又吸纳百家,萧散飘逸中又平淡自然,起承转合中透出行云流水的法度。王维的《鸟鸣涧》是很多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时经常书写的诗词,也因此一位书家的书法水平的高低可从中窥测一二。王荣生先生也写有这首诗词,在两尺的方形宣纸上,“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時鸣春涧中。”的诗词从宣纸的右上方汩汩流出,犹如一道清泉,从东向西,欢快地流淌在纯净澄明的一方天地之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些水墨文字也似有善下的品德一般,无论形体大或者小,墨色浓或者淡,都没有鹤立鸡群的突兀,而只有相得益彰的和谐与自然。落款的“王维鸟鸣涧”与“三石斋荣生”并列,整齐归一,不穷不争。观之于此,率真自然之态跃然纸上,欣喜之情便再无法掩饰。
非出自情意的艺术,大概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王荣生先生在书法创作上取得的成就,与其自身持之以恒的坚持临帖与学习不无关系,然而最主要的还是他对于书法的热爱。这种热爱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来源于内心的炽热。王荣生先生曾说:“《书法导报》不以盈利为目的,我全部的热情都在这份报纸上,只是因为热爱书法。”壮哉其行,伟哉其言!王荣生先生对书法的痴迷,对广大后辈学者而言,恐怕也只能在梦里望其项背了。
三、篆刻之趣
书界中有这样一种学术观点:书学即心学。同样地,在篆刻领域中,也有这样的说法:篆刻就是心刻,印为心画。艺术的基础存在于道德的人格,王荣生先生的篆刻作品浑穆古雅,文人化品格的特点突出,其刀笔相向,收放自如,将中国传统文人“恭谦俭让”的品德发挥到了极致。其出版的《三石斋印存·王荣生篆刻作品选》,沈鹏先生在看后,欣喜地说:“原以为当代篆刻凋敝无人,看了荣生的篆刻,才知当代篆刻也有大家啊。”著名书法家周俊杰先生评价王荣生先生说:“荣生先生的书法篆刻造诣,应名列当代30名书法篆刻大家之一。”
传统的篆刻有“书从印入”和“印从书入”的观点,然而无论是哪种观点,似乎都在向艺术家强调,书法与篆刻不是泾渭分明的两种艺术,而是相互融会贯通的一种大的门类下的两个分支,它们相辅相成,习之都有助益。王荣生先生的篆刻艺术师从李白凤、庞白虹先生,无论是古玺、汉印,还是明清流派印,亦或近代的方家之印,他都能游刃有余,并在广博约取、融会贯通中塑造出自己独特的,在古意中求新,在求新中寓古意的写意印风。循门而入,破门而出。王荣生先生的篆刻独辟蹊径,“以书入印,印从人出”,将篆刻艺术与生命的自然追求融合在了一起,天然质朴,率真无欲。王荣生先生追求质朴,一丝不苟的艺术风格,于金石的方块之间完成了大巧若拙的壮观之行!
艺术的伟大意义,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王荣生先生的篆刻作品多是些应请之作,人名印记居多,这充分说明了先生热爱生活,洒脱无私的品德。然而王荣生先生对篆刻的热爱,不仅仅体现在其篆刻作品上,提到篆刻的发展时,他也是侃侃而谈,从产生的起源到传承的过程,再到现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如数家珍般缓缓道来,听之就像是进入了篆刻发展的历史隧道中,当各种缓缓展开而来的画面一幅幅出现在听者面前时,闻者就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电影。
艺术乃德行的宝库。优秀的书法家必是文、史、哲的全面滋养,是深谙中国文人之道的温润君子,王荣生先生对待艺术,持之以恒,笔耕不辍;对待后辈的求教者,倾囊相授,无私无求;对待一手创办起来的《书法导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给当代青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艺术恒久,生命短暫。王荣生先生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书法、篆刻和《书法导报》上,其在绘画、诗词领域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绝句“兰亭集序因天质,八法精研百惠通。人力非关别有处,千秋翰墨道无穷。”就出自于他之手。无论什么样的艺术领域,对于个人而言,只要推动了这个艺术领域的发展,就足以在艺术中留名。岁月无声,水墨无语,但是艺术会留下发展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