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2015-05-30金国辉齐丽媛
金国辉 齐丽媛
摘 要:文章分析了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现状,并对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创新驱动的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竞争力提升途径。为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创新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它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内蒙古包头市地处内蒙古中部,包头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近60年的历史。然而,60多年来,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很慢,其科研成果较少,技术含量较低,其科技进步较缓慢,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济增长模式较粗放,这种状况很难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升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使之发挥经济引擎的作用,实现带动中西部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途径的研究势在必行。
1 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现状分析
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两级党委、政府大力发展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的战略部署,依托包头近60年形成的钢铁、铝业、电力,特别是一机、北重等驻区大型军工企业形成的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产业基础。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履带和轮式军品装备、载重汽车、铁路车辆及专用配件 、军民品大型锻件、特殊钢延伸产品深加工、砼车系列建筑机械、非公路矿用汽车、大型液压挖掘机等机械制造基地。园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下。
1.1 空间拓展形势严峻
园区新建区已基本建设完毕,虽然规划用地面积为33平方公里,但除去河道、高压走廊、道路、绿化、村庄占地和社区建设用地外,实际可利用土地不足20平方公里。按照每年推进5平方公里的建设速度,现在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可利用土地明显不足。
1.2 专业化协作及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
该园区是以北方重工集团、一机集团为龙头建设的配套园区。虽然,园区也在着重加强区内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建立装备制造业发展协作平台。但由于企业体制、内部机制及利益等因素制约,使得整个产业内部并未建立明确的市场分工和完整的配套协作体系,区域内的配套供应与采购程度并不高,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以及产品向下游延伸能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机的、完整的产业链,难以满足和适应园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及承接产业转移对配套产品供应的增长需求。
1.3 市场分工配套协作体系还健全
从存量资产和产业布局来看,基本上是“小而全”、“大而全”的格局。而且,园区整个装备制造业内部尚未建立明确的市场分工和完整的配套协作体系,存量资产和产业布局较分散,一是难以适应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对配套产品供应的增长需求,产业链不完善且开放程度不高,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力以及产品线延伸能力不足,导致产品生产成本增高;二是其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发展,导致装备制造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的整合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导致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的信息沟通与技术交流,资源的有效集聚程度较差,集群效应与规模效应难以发挥,使得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能力下降。
1.4 产业转型支撑服务性不足
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工业与服务业之间联系互动发展不足,产业内部协作发展机制尚未建立,装备制造产业转型提升的支撑服务不足。
1.5 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由于受经济周期影响,一方面是国际市场需求明显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对装备企业产品出口相对不利;另一方面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核心技术的输出控制更加严格,促使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难度加大,这对园区的自主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欠缺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与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协作和聘请专家等形式解决企业技术上难题的情况,还为数不多。
2 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分析
依据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的产品特点,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提出从价格、技术水平、质量水平、管理水平、市场响应能力、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等七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重点考虑其可行性和科学性,其指标应当是反映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因素,并且也是能够获得和比较。经过专家评分、打分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上述七个方面的权重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在创新能力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较弱,因此,研究基于创新驱动的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竞争力提升途径,势在必行。
3 基于创新驱动的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竞争力提升途径
推进装备制造业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应切实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使得其尽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自主品牌,不断增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优势。
3.1 推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创新模式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要把引进、消化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装备产业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生命工程。建立研发基地,集成资源加快装备产业标准化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企业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3.2 建立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体系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更新模式要由“引进消化型”为主向“自主创新型”和 “引进消化型”并重转变,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并且,要把“产、学、研、政”结合的着力点放在共同建设技术研发机构上,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学、研、政” 结合共同建设研发机构是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要以资产为纽带,推动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及博士后流动站。围绕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之成为高新技术基地。
3.3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保障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障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园区企业有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使各项扶持措施落到实处,营造有利于园区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建立企业发展政策体系,通过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措施加快发展主导行业,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企业在培育名牌、科技投入、设备引进、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其次,鼓励制定装备制造业发展财税政策,加大财政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持。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核心企业的发展,支持重大装备的研发;最后,制定、完善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有关政策,加强考核,明确奖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3.4 完善“产、学、研、政”协作体制,推进技术创新
政府要协助完善“产、学、研、政”协作体制,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建立创新型产业的技术研发制度,努力推动“产、学、研、政”协作工作,共同从事创新型产业的研发工作,共同努力积极培育创新型产业、共同努力去研究重大技术课题。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产业技术升级。
3.5 积极培育人才激励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潜力
园区要建立用人留人育人制度,制订引进吸收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绩效的奖励办法;高度重视和加强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并通过制度创新,如产权激励制度等调动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的积极性。要由政府出资,对在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工作的高层次科技尖端人才给予不同档次的补贴,对到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工作的高层次尖端科技人才给予一定数量的一次性补贴。园区要以更宽的眼界、思路和胸襟,积极吸引国内外装备产业方面的知名专家或科技领军人才,从事科研、教学或创办企业。
参考文献
[1]叶猛,罗晓光.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宏观环境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2(2):40-43.
[2]张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J].中国工业经济,2002(3):55-63.
[3]盛亚.企业创新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李绍东,唐晓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与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13,12:34-40.
[5]李廉水.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6]牛秀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物流技术,2014,2:16-20.
作者简介:金国辉(1965-),男,内蒙古乌拉将中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