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前中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

2015-05-30李瑞雯

2015年4期

作者简介:李瑞雯,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网络被人们广泛使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多的进行对精神方面的追求和政治权利以及自身权益的维护。至此,网络政治参与逐渐形成。但是,网络政治参与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本身具有的发放性、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会致使部分公民无序、非理性的参与,这样的网络政治参与势必影响其他公民的政治诉求与权益维护,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本文为了更加全面认识网络政治参与,从特点到方式,从问题到形成原因,深入分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更好地解决问题,才能更快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新兴途径;多元主体治理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政治参与的欲望越来越强,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网络政治参与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然而,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个人、群体差异,错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本身的发展不成熟,法制漏洞等等导致网络参与的问题层出。

一、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问题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

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意愿与合理诉求,充分运用了网络的便捷、高效的特点,但是“如果公众的意见是合理的要求、正当的呼声、理性的感情,那么它对社会的进步是有益的,反之则是有害的。”中国民众参与政治生活如果一味从自身利益诉求出发,而忽视他人合法权益,用不正当手段或使用网络暴力来来谋求利益而损害他人权益,这就是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了。另外一点,便是“人云亦云”的参与方式,是民众走向极端观点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政治参与不规范

由于互联网开放性彻底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的垄断,任何人都可以就任何问题随心所欲的发表意见与看法,任何低层次的随意性的政治网络活动都可以进入网络交流中,而这样的不规范性恰好给予民众更大的伤害。比如谣言传播,恶意攻击他人,对于党和国家的政策扭曲,以及其他危险分子和非法组织,利用网络参与的不规范性扩大起危害或者影响力以求达到目的。

(三)网络政治参与的欺骗性

在网络政治活动中,庞大的信息群里,参与人群结构复杂,各为己利。其散出的信息,或恶意搞坏,或经过改造,以获求更多的支持者,其信息真假已经失真。公众为失真的信息索左右,政治判断和评价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影响自己的正常参与,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国家。

(四)法制的缺失

由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是一种新兴的参与方式,目前还没有具体明确的针对互联网运用的综合法律。就现在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都是比较分散的,不成体系的。另一个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较少,而部门规章多。执行权力界限模糊,也就造成了权责界限不清,各自为政和越俎代庖的现象增多。在这个板块,缺乏了法律权威的威慑力,促使个人、各种群体或者不法组织可以肆意妄为。

二、网络政治参与多元主体治理模式

(一)公民角度

首先,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公民应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意识,以及拥有信息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序、合理、理性的参与。其次,公民在政治生活参与过程中,往往都是基于对利益考虑,而忽视其所带来的外部效应。所以,在作为时忽视道德底线。公民应该自觉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以先进道德模范为榜样,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然这少不了社会的帮助和政府的引导与约束,最终保障自己的合理、理性参与。最后,公民既然要参与到网络政治生活中,必然应该自觉去学习了解网络知识。公民可以从书本上,电视上,也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来补全这方面的不足,从而保障自己在参与过程中顺利流畅的参与,而非因网络问题中断自己的政治参与活动。

(二)社会角度

一方面,商业媒体要进行自我约束与改革。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视,它拥有极其庞大的受众。然而,媒体商业化是市场体制下运行的,无可厚非它的运行以利益为目的,这也需要外部法的制约来规范媒体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团体要保持清醒与理性参与。网络政治社会群体是中国网络政治参与主体之一,在参与网络政治生活中,要努力提高自己对于政治的判断力和辨析力,摆脱他人的影响或者控释,尤其是不法分子和其他怀有野心的群体。要积极倡导社会美德和伦理道德,要自觉形成一种强有力的道德约束力,并以法的依据坚持原则,内外结合才能使自己真正的清醒,为公民、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

(三)政府角度

首先,政府发展经济,物质投入是关键。政府要重视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要将建设网络与公民民主参与政治生活的实现落到实处,必须要加强经济发展,加大财政力度,以保障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是地方基础建设,各级政府网络服务体制,专业网络服务人员、技术人员的引入都需要政府财政的保障。同时,经济投入可以大力推进宣传工作,让公民充分认识网络政治参与,才能让人民真正感受当家做主,提高参与意识与积极性。其次,加快网络政府建设。建设网络政府,电子政务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志。网络政府建设需要一个大的建设规划,让各项措施政策纳入运行轨道。最后,政府加快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要积极立法,要让网络参与也进入中国民主法制化体系中,用法的权威来规范网络政治参与。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要有一个清晰,具有针对性的法律系统。明确政府在网络政治活动中的职责与公民在其中的权力与义务。立法要达到净化网络文化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文化氛围目的,才能让公民放心地参与,踊跃地参与。

(四)网络技术角度

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发展,并且是与中国政治相结合的发展,公民难以感受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成效和进程。所以,要在研发网络技术方面,加大投入,鼓励与支持发展。给予政策和物质支持,并将其运用于中国民主政治中,这样才能解决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诸多技术问题,让民众方便,快捷。

总之,中国网络政治还比较“年轻”,中国网络政治参与,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为政府和公众接受。但是,新兴的事物难免会有其缺陷,这就要求我们用理性谨慎的看待网络政治。解决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多元化主体治理模式。相信今后的网络政治参与将越来越符合国家与人民的需要和要求,改变中国政治的传统逻辑,还原本该属于民主的一些元素,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一些束缚松绑,激活中国民主的活力。(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參考文献:

[1] 刘文富:网络政治一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00.

[3] 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电子治理前沿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4] 陈士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