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爸爸的存在
2015-05-30谢胜瑜
谢胜瑜
“拼爹时代”不靠爹。作为谢嘉的爸爸,我这种不存在的存在,正是我内心希望的,也是我引以为荣的存在。
谢嘉从上幼儿园到读大学,再到在大四上学期就找好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这做爸爸的,基本没操什么心。
父母亲是和孩子关联度最强的两个人,依我的体会,孩子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两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他的身边,实际上就是在以什么方式教育孩子,甚至,两个人开不开口都不重要。前段时间,我时常会想这么一个问题:对于儿子的成长,我这做爸爸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路走给孩子看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学历不高,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教书,是需要奋斗18年才可以和别人坐在一起喝咖啡的那类人。我并不是因为学习不好,反而是因为学习拔尖,才考中了县城的师范学校。我想早点参加工作,帮家里减轻生活负担,是我自己斩断了继续读高中、将来考大学的康庄大道。
在乡村小学,四周是俗言俚语,满眼是庄稼村姑,没有梦想的人是很容易沉沦的。但我有梦,我教书认真,业余时间便埋头看书、写文章。一个学期下来,我所教的班级期末考试语文成绩平均分比全乡同年级的平均分高出二十多分。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我班上竟然有三四个学生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作文!这在以前,是在稻田边的教室里上课的老师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就这样,我从村子里一所破败不堪的小学调到了像模像样的镇中心小学。在镇中心小学的几年,我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就因为这个,我又从镇里调到了县教育局做文书。被调动到县教育局后,我自己都不知道,以至晚了一周才去报到上班。然后,我又通过招聘考试来到了省会城市南昌,加盟共青团江西省委主办的《涉世之初》杂志社,从编辑做起,做到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副主编、主编。再后来,我又作为人才引进被调动到广东省作家协会的《少男少女》杂志工作,直到2005年儿子谢嘉读初一时,我才又回到南昌,回到他身边。
回到南昌后,我工作起来也是蛮拼的,几乎每年都要从一百多号人的公司里捧回优秀员工的奖状,还先后获得“江西省十佳期刊工作者”“江西省优秀出版工作者”称号等诸多荣誉。我家没啥存款,也买不起啥奢侈品,但我通过努力工作和勤奋写作捧回来的获奖证书却有满满一抽屉。
我极少跟儿子说:“你要努力学习,你要有上进心。”我没有告诉过他:“为了你,我才从热闹的广东回到了相对安逸的南昌。”我也没有跟他讲:“每一个人都可以靠自己改变命运。”我现在讲这些老掉牙甚至不合时宜的故事,也不是在“晒”成果,而只是想公开自己的教子体验:我在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儿子是最重要的“目击证人”,也最容易“看样学样”,所以,最好的家教是身教,最不可缺的关爱是“陪伴”和“在一起”。
把装饰柜换成书柜,为孩子开一张人生书单
我家的客厅不大,甚至连一个小小的装饰柜都没有。在我们家进门的左边,是一个大大的书柜。
我不喝酒,应酬很少;我不玩牌,娱乐很少;我腿懒,不愿串门。我家的住处生活很方便,我每天睁开眼睛就可以听到清晨的鸟鸣和军区士兵晨练时喊出的口令;我在阳台上休息时可以尽览省委大院,在厨房里炒菜时可以欣赏赣江蜿蜒流淌的景象;离我们家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就是一家大医院,谢嘉从读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都在两百米以内……这些,都被我算成了“我的拥有”。讲起这些的时候,我总是很欣喜,脸上总是一副按捺不住的“很富有”的神情。偶尔深刻起来,我也会给儿子来一句励志大实话:“不能说所有,至少也可以说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还有更美好的呢——在离我家直线距离不到一百五十米的阳明路口,有一家“席殊书屋”。据书屋老板介绍,里面的书架是张永和设计的,典雅、端庄、静谧,加上书的芬芳,可谓文艺范儿十足。许多个周末和长假,我都泡在那里,我在那儿看书、选书。由此,家里的书柜慢慢由一个变成了三个,而最新添置的书柜,我竟然让它堂而皇之地立在了客厅里!
进门便闻到书香,抬头便能检阅我喜欢的一本本好书,这是我喜欢的家的味道。我家书橱里的书大致有这么几类:
谢嘉爱写作,所以,《唐诗鉴赏词典》《唐宋词鉴赏词典》《古代散文选》《古文观止》《世说新语》《历代笔记体小说精华》《呻吟语》以及中国四大名著等,国外经典名著《简·爱》《百年孤独》《一九八四》《格列佛游记》《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泰戈尔文集》《普希金文集》等,还有谢嘉喜欢的卡勒德·胡塞尼、卡夫卡、村上春树的作品,也是不可不汲取的养料。
人生需要修心,生活要有闲情。像傅佩荣讲哲学、说老子孟子的书,蒋勋的《生活十讲》《孤独六讲》以及《长物志》《扬州画舫录》《一生要去的66个地方》《仓央嘉措的传与诗全集》等书自然必不可少。
读书人要了解历史、政治、社会和人性。《圣经》《第二性》《理想国》《乌合之众》《社会心理学》《沉思录》《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世界通史》《罗马风化史》《万历十五年》《乡土中国》《中国人的精神》《朱镕基讲话实录》《旧制度与大革命》等书在大学时光就应该涉猎。
读别人的故事,可以更好地走自己的路。《苏东坡传》《文人墨客诗生活》《鲁迅像传》《到民国去一趟》《南渡北归》《流动的斯文》《巨人传》《心的世界》《加缪传》《查令街十四号》等书,都是我在暑假里向谢嘉推荐的。
谢嘉读的是国际会计专业,将来会比较多地和钱打交道。所以,《货币战争》《创业,我们的故事》《金融的解释》《大数据时代》《董事会里的战争》《牛奶可乐经济学》《跨界》等书一一被我摆上书架,而在卧室的书柜里辟出英文原版书专格,则是谢嘉自觉自愿的事。
当然,谢嘉偶尔也会干些跟风的事。比如,余秋雨的书、韩寒的书、郭敬明的书、莫言的书、易中天的书,东野圭吾的书,于丹的书等,他也趁着当时的热乎劲儿买了不少。
许多爸爸都觉得和“长大了”的儿子没有话说。而我们家,因为有了这三个书柜,所以始终不愁话题。比如,谢嘉会对我说,他买书从不看书上的前言和网上的书评,这样会影响自己的阅读感受力。我也会告诉他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不太喜欢,所以始终看不完,我更喜欢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大家写大家,我已看了三遍,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收获等等。
我从来都笃信像春燕衔泥一样为孩子筑一个家庭书屋,和给孩子准备一套房子一样意义重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占地方的“宝贝”,是我想送给儿子的人生路上的“护身符”。
送礼品书祝贺儿子成人,写万言信放飞大学新生
做爸爸的大多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我也是。谢嘉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我还有精力和能力辅导或检查他的作业,待他进入高中以后,就力所不能及了。
有一天,谢嘉向我诉说心中的烦恼。他说,他才上高中就感觉学习没心思、生活没劲头。最可怕的是,他在重点中学的重点班,每天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同学对自己无形的挤压。他问我:同学之间竞争都这么激烈、身边的人又这么看重成功,像他这样成绩平平的人,今后该怎么办?我告诉他:成功不重要,成人就很好。我暗下决心送儿子一份特别的成年礼物——为他写一本书。
从2008年夏天开始,我利用大部分业余时间埋头苦写。2009年12月,我写给谢嘉的生日礼品书《要成功,先成人》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很快又在四个月后再版加印,被全国百名作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推荐为广东省初三年级课外阅读书。谢嘉18岁生日的前一天,我把两个版次的新书和一些与青春成长有关的新书送到礼品店,做了一个体积硕大的生日礼盒,等谢嘉入睡后放在了他的床头。
2011年高考那两天,很少休公休假的我请了两天假,全程陪伴儿子。记得第一场考完语文出来,在走路回家的路上,谢嘉兴冲冲地问了我试卷上两道题的答案对不对,又讲了他是怎么样大胆“创新”地写考场作文,我很有兴味地听着,频频点头,并告诉他,语文考完了就不再去想它了,让他放下包袱迎接后面的考试。实际的情形是,儿子跟我提到的两道题都不算难,但他都做错了,而他的创新作文,也因偏离了主题注定得不了高分。儿子的优势科目没有考好,让我这做爸的在6月7号那天晚上一宿没睡。
谢嘉在后来的考试中越战越勇,最后考完英语出来,我见儿子一脸的轻松,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9月,谢嘉以高出一本录取线近20分的分数(最后一场英语考试考了141分,语文果然考得最差)被江西财经大学录取到了国际会计专业。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还心有余悸:要不是我的成功封锁(没让他跟任何一名同学对答案),谢嘉的情绪一旦受到影响,或许结果就不会那么好了!
送儿子到学校报到后,我和谢嘉妈妈回到家,她从书架上抽出《美国总统家书精选50封》,对我说:“华盛顿告诉孙女‘爱是一种自发的激情,卢瑟福·海斯提醒儿子‘要读好书。儿子读大学了,你有没有时间给他写封信说点什么呢?”
我担心谢嘉适应不了独立生活,正憋了一肚子话想跟他交代呢。于是,我坐在电脑前开始给儿子写信了。我在信中告诉儿子“人生的关键不在于你读什么大学,而在于四年大学你将怎样去读”;提醒儿子“放下手机,把电脑当工具,而不是玩具,并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捧起书本拿起笔”;甚至告诉儿子“在潜心学习的同时,无需刻意排斥浪漫和恋爱”;又啰嗦地要儿子“培养一两种文艺方面的兴趣爱好,比如学会一两样乐器啥的。这对你工作后密切同事关系,丰富业余生活大有好处”;要求他“主动积极地参加学生会和学校社团的活动”,最后还特别叮嘱儿子“有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特别是遇到挫折内心无法排解的时候,记得和爸妈说说”。写着写着,我一看电脑字数统计,竟然是五位数!我一不留神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万言书”。
后来,谢嘉在大学里“照章行事”,除了努力学习功课外,还先后担任了班长、学院学术部部长和学生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并且主动请缨管理学院留学生楼,鞍前马后地为留学生们效力。大学四年刻苦、丰富而又充实的生活,为谢嘉接受一轮轮笔试、面试等考验积攒了能力,树立了信心。2014年10月,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激烈竞争中,谢嘉在完全用不着我费心劳神的前提下,参加了4家大型国企的招聘笔试、面试,且都顺利过关,最终从中选择了心仪的工作单位。
“拼爹时代”不靠爹,作为谢嘉的爸爸,我这种不存在的存在,正是我内心希望的,也是我引以为荣的存在。
(文中配图为谢嘉在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