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迈过丧偶这道“坎”
2015-05-30章剑和
章剑和
心灵故事
齐大娘今年75岁,老伴去世5年了,是患癌症死的。老两口原来感情一般,争争吵吵。可自从老头儿去世后,她对他的那份感情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很多人在丧偶后,最怕见亡人的东西,人亡物在的那种悲凉,铭心刻骨。而齐大娘却恰恰相反,她就是要找这种感觉,于是每天把自己关在和老伴生活的那间屋子里不出来,身边摆满老伴的东西。
在老头儿去世的第三年,齐大娘看到电视上播出了外地一名治疗老头那种癌症的专家的事迹,于是特意坐车到那位专家所在的医院去咨询。平日一日三餐她总要先在老伴遗像下的矮柜上给老头儿摆上一份饭,放上一双筷子,5年来一餐也没落过。她与儿女和邻居无话可说,终日陷在对老伴的思念之中,亲人看她日渐衰弱之态无不忧心忡忡又束手无策。
心灵解析
人到老年,最亲密的莫过于老伴,这是其他任何亲近的关系都无法相比和代替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丧偶之后的悲痛,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巨大。一方面,人到老年,身体日衰,在失去老伴后,情绪极度悲观、空虚而导致心理失衡;另一方面,极度怀念,不敢接受现实,有强烈的心理阴影,暗示着自己不能独自生活下去,在强烈的心理冲击诱因下,导致身体崩溃。据调查,老人在配偶离世的头6个月内的死亡率,比一般情况下的平均死亡率高40%。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心爱的人特别是爱侣失去后的悲痛,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昏迷,这是失去心爱的人的最初反应;第二阶段是怀念,这时悲痛的人能够意识到心爱的人已经离去,有的甚至开始寻求使死亡的人复生的办法,有的则回忆起爱侣在世时的一切,总想把死者的复生和美好的回忆变成现实;第三阶段,则是在紊乱和失望、悲痛之中开始冷静下来,开始接受老伴永久离去的事实,并被一大堆由于爱侣故去出现的难题困扰,心情十分烦恼;最后一个阶段是复常,悲痛的人逐渐理出了今后生活之路的头绪,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并逐渐建立了一种新的生活取向,重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心灵处方
丧偶之后的路怎么走?怎样才能化悲痛为力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正确面对丧偶的现实。首先应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失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老伴确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要冷静地劝慰自己,对老伴最好的怀念就是自己多保重身体,更好地生活下去。
2.避免自责,主动宣泄。老年人丧偶后,有些人就会责怪自己对不起老伴。这种自责、内疚的心理使老年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削弱了机体免疫功能,常诱发其他躯体疾病。这时可主动宣泄,即把悲痛的事件内容、心态告诉亲朋好友或其他关心自己的人。
3.寻求新的生活方式。老伴过世后,应当重新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对旧时生活方式的眷恋。这时需要子女、亲友去建立、填补一种新的更加和谐的依恋关系,方能有效地减轻哀思。
4.转移注意力。经常看到老伴的遗物会不断强化思念之情,加重精神上的折磨。因此,不妨把有些遗物暂时收藏起来,把注意力转移到现在和未来生活中去。如把对老伴和亲人的怀念,变成种花、写作、学书作画的激情。
除此之外,老人还可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使晚年的生活过得充实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