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2015-05-30余婉霖
余婉霖
初春,他独自站在积满冬雪的山头眺望。
仲夏,他缘着千年古槐的树干攀到高处,顶着烈日呐喊。
苦秋,他背起已然装满的柴火筐,踩着衰败的落叶,慢慢地走,时不时地回头看去。
寒冬,他站在距深山最近的狭小的火车站铁道旁,搓着冻得红肿的双手,将视线定格在铁轨延伸的那一方。
跨越春夏秋冬的轮回,充斥着365天的思念。他只是在等一个答案:
“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清晨,凝在叶片上的露珠尚未滴落,藏在深山里的教室,已然书声朗朗。
上课时间到了,老师走了进来。在凹凸不平的黑板上画了一幅中国地图,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有一项特别的任务,你们每个人都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依次来讲台上读。现在开始吧。”
孩子们都靠在窗边,借着射进来的一点点光亮,用脏兮兮的小手攥着铅笔头,在田字格上一笔一划认真写着。不知不觉间,泪水落了下来,模糊了字迹。
第一个孩子用生硬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开始读:“我已经三年没有见到你们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三年来,我一直非常非常地想你们……”
小男孩哽咽了,其他孩子眼中也都饱含着泪水。这也是一直埋藏在他们心里最想说的话。
“这些年你们在外面,不知道你们的健康怎么样。你们不要太省钱了,要过得好一点,有时间就回来看看我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只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在场的所有孩子都泣不成声,老师也红了眼眶。
第二个孩子上台了,“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已经有五年没有回家了。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我非常担忧。我非常想你们……”
孩子们依次一个一个上台,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泪水沾湿了每个孩子的面庞。我只希望孩子们尽情地哭吧,在那一刻,思念不是沉重的。
最后,孩子们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中国地图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我们都永远思念你们!”“无论你们在哪儿,都不要忘记我在等你们!”“无论你们在哪,都不要忘记我在等你们!”这是每个孩子的心声,响彻在群山绿影之中。无论多远,一定会到达遥远的那一端,孩子们坐在等待着。
“你想他们吗?”
“你指谁?”
“你的父母。”
“不想。”
“为什么?”
“我的生活有没有他们都无所谓。反正他们也从来没有陪伴过我,或许他们早就忘了我。我又何必思念。”
“假如你的父母能够陪伴你,你认为你会更快乐吗?”
“嗯……或许会吧。”
“你,又何尝不是在等待。”
多么厚重的想念才凝成了“不想”,多少次的失望才换来绝望。等待的道路,太苦太漫长。所以你选择了欺骗自己,选择了麻木。或许这样会使你不再痛苦,可是在你冰冷的心头上,仍有一朵思念的花在悄然绽放,从未衰败。
清晨的第一缕朝阳洒在他身上,在白光的环绕下,他如同圣洁的天使一般。他仍注视着远方,那儿有希望的光。有希望毕竟是幸福的。
他在等待着。
(指导教师:胡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