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四幅肖像画看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

2015-05-30李耳朵

世界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吉卜力宫崎骏动画

李耳朵

第一幅画: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宫崎骏

毫无疑问,宫崎骏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动画导演。要是他本人听见这句话,恐怕会苦笑一下问,“我们这个时代”又是哪个时代呢?对于时代和周遭坏境的变迁,宫崎骏总是分外敏感。他执拗地把20世纪和21世纪分开,说他是上世纪的造物,已不习惯面对这个世纪,这个世纪是年轻人轮番上阵表演自己的舞台。从2001年的《千与千寻》开始,宫老多次萌生退意,2013年9月6日,宫崎骏将《起风了》作为封笔长篇,再次宣布退休。这和他坚持手绘动画的制作方式不无关系,每秒24帧的动画,每一帧背后都是无数张精致的画稿,一部动画的时长基本在80分钟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人物设定稿和分镜头设计稿,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因而,几乎每部作品的制作都要耗费两至三年左右,是一个不计成本、劳神费力的艰辛工程。多年的伏案工作让宫崎骏患有严重的肩周炎,视力也大幅下降,但他仍然严格按照一名顶级艺匠的要求进行创作,身体力行地对抗着电脑技术所代表的商业娱乐潮流,用返璞归真的线条和色彩回归生命最真实的姿态。他的创作为弱势的传统二维动画发声,促进动画工业更加多元、有机地发展,使得这片存留梦想的美丽土地不至于被横行霸道的特效奇观所吞噬。从这个角度看,宫崎骏就像一名悲天悯人的战士,单枪匹马地向时代洪流这个巨人刺去。

宫崎骏的动画不仅停留在制作方式的独树一帜上,他的动画能够跨越民族的藩篱,打通年龄的关节,获得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各年龄段的观众喜爱,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风靡至今。人们惊讶于宫崎骏卓尔不群的想象力和独特世界观的建构能力。他的作品纯真而不幼稚,理想主义却不浅薄,时而欢乐幽默、温馨浪漫,时而悲怆雄浑、质问天地,充满了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赞美和对世界沦陷的悲观咏叹,正是这种特点鲜明、充满矛盾却毫不做作的气质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为了肯定宫崎骏的艺术成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于洛杉矶时间2014年11月8日晚,正式授予宫崎骏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宫老成为继1990年日本著名电影大师黑泽明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日本导演。同时,他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动画导演。奥斯卡选择在这个时机嘉奖74岁的宫崎骏,是生怕错过这位大师,铸成遗憾。在此之前,宫崎骏对于奥斯卡的感情,一直都有点儿“别扭”。2001年,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动画长片奖,然而他却拒绝出席颁奖礼,因为他不想踏入一个正在轰炸伊拉克的国家。2006年,宫崎骏被选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但是仅入职几周就退出了,因为他想集中精力从事更具创造性的活动。当一份人人艳羡的荣誉和坚持的理念相冲突的时候,宫崎骏很闲淡地放弃了,他就是这么一个固执的人,也正是这份固执,成就了他的艺术。

接过象征着终身荣誉的“小金人”,宫崎骏发表感言说:“我夫人说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我想我的幸运是源自我处在最后一个还在用笔、纸和胶片制作电影的时代。另一个幸运之处在于我的国家在我从事电影的这50年里没有发生战争……最让我感到幸运的是,今天我终于见到了玛琳·奥哈拉女士(《青山翠谷》的女主演,与宫崎骏一起获奖)。所以我很高兴,感到自己很幸运。”他感言的核心,仍是手绘和反战——这同样是他动画的主旋律。

第二幅画:《起风了》中和童年时代的宫崎骏

2013年,宫崎骏的封笔之作《起风了》上映。这部迥异于以往的作品作为他创作生涯的落脚点实在很合适,它有着宫崎骏强烈的自身印记,它的时代氛围最接近宫崎骏诞生的战争年代,如同回到了他生命与情感的原点。《起风了》是关于日本零式战斗机的设计者堀越二郎的传记故事。堀越二郎少年时对蓝天与飞行产生了憧憬,长大成人后即将以此作为事业的时候,却迎来了日本的战争年代,于是被迫制造携带武器的战舰机。美丽的梦想遭受了战争的践踏,此时心爱的妻子患病,日渐憔悴,自己却无能为力。宫崎骏的作品从未如此清冽,风声代替了寡言的堀越,发出来自20世纪的呼喊,最终消逝在无解的哀伤中。这是宫崎骏最私人化的一次创作,注入了他愈发浓重的矛盾和悲观情绪,他认为不论怀有多么美好的初心,制造机械的人最终都会沦为现代文明的奴隶。他的“黄金拍档”铃木敏夫感叹,从未见过一个人,如此喜爱机械,却深深厌恶机械所带来的恶果,宫崎骏如同被心爱之物撕裂着,陷入悲凉的宿命论中。宫崎骏坦言这种矛盾的性格继承自父亲,可以说堀越二郎身上凝缩着宫崎骏和父亲两人的影子,堀越的妻子则像是回忆中的母亲。他的母亲身体不好,经常卧床不起。有一次,还是孩子的宫崎骏想要他的母亲抱他,然而母亲却含着泪拒绝了。这件事给宫崎骏的冲击很大。也许是因为渴望母亲温暖的怀抱,他的电影中总是出现完美的女性角色,面对危机,女性总是展现出超人格的一面,男性则相对软弱,一如敏感和避世的自己。

宫崎骏出生在1941年的东京,小时候经常目睹战乱的火光,年幼的他十分渴望和平。他的父亲宫崎胜次,当时是军需工厂中岛飞机制造厂的一名中级职员,这使宫崎骏从小便迷恋上了飞机。1944年,宫崎胜次到兄长开设的“宫崎航空兴学”出任厂长,主持零式战斗机主引擎的制造工作。在物质匮乏的战争年代,宫崎骏过上了不寻常的富裕生活,然而他却质疑父亲大发战争财却不感到羞愧的行为,从心底对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国家感到愧疚。他说:“从小我就认为父亲是个错误的示范,可是我却觉得自己跟他很像,那种杂乱无章的处事风格,与矛盾和平共处的态度,我都继承了下来。”宫崎骏的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他曾说任何人类的梦想都是“被诅咒的梦想”,动画亦然。他不赞成孩子们沉溺于幻想的世界,认为“奇幻会捆绑人类的灵魂”,不认同动画在日本的泛滥成灾,然而自己却是这股风潮的推波助澜者。他感叹20世纪还可以做出一些有价值的电影,如今这个到处充斥着垃圾的时代,让怀揣着理想创作的人艰难生存。即便如此,他也要坚持。

第三幅画:日常生活中的宫崎骏

铃木敏夫是宫崎骏的“黄金拍档”,被人笑称可以当个“好侦探”,人们每天拿着案子去找他,他都可以凭借猎手的嗅觉很好地解决。35年前,铃木敏夫初识宫崎骏,当时在德间书店出版社担任勤务的他,突然接到在三个月内创建一本动画杂志的任务,在筹备阶段认识了正在制作《未来少年柯南》的宫崎骏。宫崎骏在完成他的首部电影《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以后,受铃木委托开始创作《风之谷》的漫画,后来被改编为同名电影。1984年,《风之谷》上映后,不论是票房表现还是影片水准,均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于是,在德间书店的支持下,“吉卜力工作室”于1985年成立了。同年,“吉卜力”开始制作《天空之城》。自此以后,吉卜力工作室成为一个专为宫崎骏和高畑勋制作动画的工作室。

“吉卜力”(GHIBLI)这个名字的本意是“撒哈拉沙漠上吹的热风”,在“二战”的时候,意大利空军飞行员将他们的侦察机也命名为“吉卜力”。宫崎骏是个机械迷,于是决定采用“吉卜力”作为他们工作室的名字。这个名字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希望它能在日本动画界掀起一阵旋风。如今,“吉卜力”已经成为动画行业人梦寐以求的公司。“吉卜力”的员工说“这里比想象中有意思得多,更像是一个学校” 。在宫崎骏的带领下,工作室的工作氛围诙谐愉快。每天有固定做广播体操的时间,墙上、桌子上到处贴着漫画版的小贴士, 比如“ 可以使用的5B彩色铅笔,请随时取用”“可爱的动物形状的饮水机的特别使用方法”“被分为天堂和地狱的工作周期”“请加油检查原画”等等,非常暖心和人性化。为了更好地和孩子们相处,工作室紧邻一家幼儿园,和小朋友们打招呼是宫崎骏每早的例行公事。他的家里还放着两只真小羊那么大的玩具模型,颇受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欢迎。在动画之外,宫崎骏是个满脑子奇思妙想的搞怪爷爷,戴着一副方方正正的黑框眼镜,胡须修剪得一丝不苟,满头银发谦逊地偏分着,穿着一件象征动画匠人的围裙,平时挂着爽朗的笑容,一旦投入工作则像魔鬼一样严肃。

宫崎骏有着自己的生活节奏,每天会花三个多小时用在做按摩、做体操、洗澡、倒垃圾、煮咖啡等等生活琐事上,并借此细致地观察和体会这个世界,思考人和一些事物的变迁,用特有的方式记录下这一切。为了更好地画出白云的形态和天空的色彩,他会带着自己的团队去工作室的天台上观察天空。2008年12月到次年1月日本经济衰退的局势下,他做了一本册子,用照片和文字记录下城镇的变化和日常生活的场景。他会敏感于核辐射对日本人生活的影响,在意“3·11大地震”前异常美丽的天空,看着墙上一张福岛核泄漏前当地树木的照片,露出感伤无奈的表情。他的家里有一块白板,上面用表格记录着经济衰退第四年政府财政赤字的情况。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环保的观念,参加反核能游行,每周日上午去志愿清理河道,好似帮河神清理身体的千寻。

宫崎骏就是这样一个心思敏锐的人,有着矛盾多面的个性,无法从童年战乱所带来的危机感中解脱。这为他的作品带来了厚度。他的作品一再描写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对立,表达深刻的反战声音,反对消费主义文化的膨胀,讽刺急功近利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必然恶果,剖析人性的异化,关注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这些主题使他的作品具有严肃的人文思想,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

第四幅画:作品主题背后的宫崎骏

1984年,《风之谷》上映。大银幕被滚滚烟尘吞没,人类文明覆灭的一千年后,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灭亡。银色的腐海和四散的毒孢子吞噬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腐海的守护者——王虫与人类的关系剑拔弩张,人类即将被自私和贪婪埋葬。在宫崎骏的观念里,自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人类的生存威胁到生态平衡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人类复仇,发起一场足以毁灭人类的战争。然而总有一个寄托了宫崎骏理想的救世主,在炮火中发现一片神圣的净土,这片净土和它的守护者是这个世界得以生存下去的希望,只有重新拾起对自然和神明的敬畏,才能“活下去”。《风之谷》将宫崎骏的末世情结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认为人类因为金钱和欲望,必然走向崩溃,“绿色的杂草将接管世界”。

大自然是宫崎骏多部动画的母题,作品中不乏对自然的热情赞颂和诗意描绘:《天空之城》中拉普达古城那悬于世界之巅的秘密花园;《龙猫》中那蜂蜜似的阳光、青翠的森林和绿油油的农田;《魔女宅急便》中琪琪骑着扫帚在湛蓝色海洋上自由翱翔;《红猪》的红色飞机在云卷云舒中翩翩起舞,用机翼划过美丽的夕阳;《幽灵公主》中那自远古时代踏歌而来的麒麟森林吞吐着不为人知的谜语;《悬崖上的金鱼姬》以壮观的海啸和甜美的海底世界描摹着海洋的姿态和能量;《起风了》那穿越世纪之门的狂风掀翻人们对文明的想象……日本传统文化中素有“万物有灵”的观念。古代日本人将自然视为神的化身加以崇拜,把人当作客体来敬畏主体的自然,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即是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中心的,这也是日本流行多神论的基础。宫崎骏对于自然的观念与传统文化有着诸多相关之处,正是受到了“万物有灵”和“多神论”的影响,宫崎骏得以塑造出王虫、龙猫、麒麟王、森林小精灵、金鱼姬这样的动画形象,《千与千寻》的神仙世界更是直接借鉴了日本民间“百鬼夜行”的传说。

对于战争的批判与反思是宫崎骏动画的另一大主题。《风之谷》和《幽灵公主》表现了以国家为单位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战争;《天空之城》展现了围绕资源和科技展开的侵略战争;《红猪》刻画了两次世界大战对平民造成的内心创伤;《哈尔的移动城堡》则塑造了一位反战却脆弱的非典型英雄;《起风了》对于深陷战争漩涡中的人流露出一种无能为力的悲伤。宫崎骏审慎地思考人与战争的关系,目光聚焦于战争中的人性,他认为美好的人性必将平息丑恶的战争,只有人类纯洁的心灵和神圣的自然才是永恒的。

《千与千寻》则表现了现代文明世界中人类的迷失与异化。千寻的父母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变成了两头猪;不断寻求自身价值的无面男以为金钱可以买到爱;以自我为中心的巨型婴儿暗示那些自私、长不大的“孩子”;穷凶极恶的钱婆婆操控着声色犬马的油屋,创造了一个欲望横流、金钱至上的世界。《千与千寻》中一切怪异的形象皆是人性扭曲的视觉体现。在批判的同时,宫崎骏不忘赞美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和人们互敬互爱的美好情感。在这个时代,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恐怕是宫老对我们每个人的劝诫。

猜你喜欢

吉卜力宫崎骏动画
打开吉卜力世界之门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宫崎骏动漫
吉卜力博物馆
吉卜力动画工作室评选人气作品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我是动画迷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