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人太空之旅梦有多远

2015-05-30郗斯

中国经贸聚焦 2015年4期
关键词:维珍空间站飞船

郗斯

一记警钟

今年2月,国外媒体曝出一则重磅消息:轰动一时的“火星一号”(Mars One)移民计划,很可能是一个骗局。该计划由荷兰一家私营性质的公司“火星一号”推出,2013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声称将在2023年将最终选出的2男2女送往火星永久定居,年满18岁者只需缴纳不多的报名费(在中国是11美元/人)即可申请。这场有去无回的旅行计划,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8万多名太空爱好者报名。

在全球诸多由民间自发推出的太空探索项目中,“火星一号”计划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个,因为它意味着,私人太空探险终于不再只是超级富豪的过山车游戏,普通人也可以踏上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

但就在今年2月,该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突然改口,称项目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想象,2023年恐难成行。媒体调查时也发现,“火星一号”注册于2011年6月23日,雇员仅有一人,公司资质可疑,整个计划也很不靠谱。令人无限憧憬的火星定居计划,极有可能只是一个宇宙级商业圈套。

如果确属骗局,“火星一号”计划必将成为人类太空探索史上一大丑闻。很多人因此对太空旅行的前途产生怀疑,还有人瞬间联想到不久之前发生的两起航天灾难。

2014年10月28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的“天鹅座”货船在大西洋沿岸发射升空。该飞船原计划向国际空间站运送5000磅补给和实验材料。谁都没料到,火箭升空10秒后就在半空中化成一团巨大的火球。

祸不单行。就在四天后的11月1日,英国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用于搭载旅客的“太空船二号”商业载人飞船在测试期间发生爆炸,两名飞行员一死一伤,太空船残骸四散坠落。短短一周内,商业航天公司的两次重大行动均以失败告终。在那之后,美国一度高歌猛进的太空私营化进程戛然而止,低调了许多。

直到现在,“火星一号”计划的真假依然众说纷纭,疑云重重。加上商业载人飞船连续失事,人们对于太空旅行技术层面的信心也有所动摇。太空探索这个“高大上”的领域,是否应该向私营开放,以盈利为目的私营企业,能否承担航天事业天然的风险,人们不再那么确定了。

商业化有风险

此前,媒体关于几次私营航天器爆炸的报道,大多聚焦于事故原因,而很少探讨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私营太空飞行本身的风险。

虽然飞机已经问世一百多年,但直到现在,飞机旅行仍然让很多人感到不安。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先不论人类与生俱来的高空恐惧症,从概率上看,我们每次登上一架商业飞机,都有千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无法活着下来。

而太空飞行的风险又是另外一个级别。英国维珍集团掌门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曾经直言,商业化太空探险现在还处于初期阶段,这意味着,每一位勇敢的宇航员或志愿者都必须承受巨大风险。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开始,人类花了60年才把商业飞机安全系数提高到现在的水平。就算某一天民用太空旅行全面开放,也并不意味着太空旅行能像普通飞行一样安全。“虽然我们可能会尽力压缩期限,但是也别指望太空旅行一两年内就能发生。”布兰森说。

在维珍银河提出“太空船二号”发射计划时,就有安全专家多次发出警告,称这次发射并不安全。但维珍银河并没有因此取消计划。爆炸发生后,国际太空安全促进协会火箭推进专家卡洛琳·坎贝尔(Carolynne Campbell)表示:“我很抱歉,但必须说我对这次爆炸一点也不意外。这样的结果是预料之中的,试飞风险之大无异于玩俄罗斯轮盘赌。”

另一方面,从当年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Dennis Tito)花2000万美元登上国际空间站、完成8日太空冒险之旅,到现在只要几十万甚至几万美元,就能预定一次亚轨道失重体验,私人太空旅行的成本越来越低,开始向越来越多普通人敞开大门。据了解,一些私营航天项目已经将一次火箭发射的标准费用降到5400万美元,只有过去的1/2甚至1/4。这让很多人倍感担忧,因为成本的大幅下降很可能给太空旅行带来额外风险。

包括对火星计划,也早有人提出疑问:人类目前只成功发射过几个火星着陆器,2023年移民火星,技术从何处而来?计划是否太过“跃进”?科技的发展速度,能赶得上人类探险欲望的膨胀吗?

太空卡位赛

安全顾虑和反对之声一直存在。然而,太空旅行私有化进程已然无法阻挡,火箭、空间站和太空轨道正前所未有地向企业甚至普通人开放。国家和私营公司之间争先恐后,在亚轨道上争相“卡位”,生恐落后。美国刚刚因为两次事故“安分”了一阵子,英国就在今年3月宣布了8座太空港候选城市,并声称将在2018年启用太空港,重点用于发射低成本火箭飞机,希望借此在未来的私人太空航行產业发展中取得先机;“太空船二号”去年11月初刚在沙漠折戟,造成一名飞行员和5亿美元巨大损失,维珍银河就宣布下一艘飞船将在2014年底完成建造,如果成功投入运营,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亚轨道私人旅行飞船。私营领域的太空竞赛根本停不下来。

所谓亚轨道飞行,即刚刚脱离地球大气层、进入太空边缘的飞行。它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太空漫游,但可以以较低成本让乘客体验失重状态、从100公里高空俯瞰地球。这也是目前私人太空旅行项目的主要形式。

这种新时代私营太空竞赛,固然是源于科技的进步,但更是源于利益的驱动:各国、各企业都在瞄准商业载人运输这块大蛋糕。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全球私人航天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太空旅行已经成为新的非主流旅游风潮——最著名的代言人莫过于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虽然受困于轮椅40多年,但他一直想进行一次太空旅行,去年“太空船二号”出事前还打过一次“广告”,公开表示:“希望能搭乘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银河飞机进行太空旅行。”2007年,他曾经成功体验过多次零重力飞行。

随着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普通人也开始追逐自己的太空之梦。目前全球已经有数百人预订了太空旅游行程,价格从9.5万-20万美元不等。

觉察到市场的火热需求,企业开始积极探索私营太空旅行之路。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完成第一次探月任务,当时的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立刻抓住时机,向梦想到月球旅行的乘客们“预售”前往月球的机票,结果收到大量预订。但直到1991年公司倒闭,月球旅行也未能成行,那些预售客票也成为收藏家追逐的无价之宝。

自此以后,多家航空公司都发起过民用太空旅行项目。美国比格罗宇航公司(Bigelow Aerospace)发射了可膨胀航天器 “起源”;理查德 . 布兰森创立了世界上首家商业太空旅游企业维珍银河;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携手,共同赢得了68亿美元政府外包合同,将打造往返于地球和国际空间站之间的“太空的士”,专门为政府运送宇航员。

SpaceX的创办者,同时也是特斯拉汽车的创始人埃隆 . 穆斯克(Elon Musk),是太空创业者的典型代表。目前SpaceX正在运行移民火星并在火星建立社区的计划。在此之前,2013年12月4日,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Falcon 9)成功从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将一颗商业通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全球首个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私营企业。

总而言之,只要有足够资金,私企就可以越过政治门槛和经济风险来建立自己的太空计划,包括私人观光旅行、空间站住宿、帮助政府往空间站运送人员、货物和仪器等。

私营背后的国家博弈

不得不说,私营太空产业近乎仓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默许和扶持。在美国,其私营太空产业发展持续加速,背后更是有着美俄博弈的政治性根源。

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若要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只能依靠俄罗斯的载人飞船。俄罗斯“联盟号”太空飞船是现在搭载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唯一工具,而每张“船票”都要花掉美国政府7100万美元。

对急于摆脱俄罗斯依赖癥的美国来说,商业化几乎是一个必然选择。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后,美俄关系进一步冷淡,俄罗斯一度威胁拒绝为美国提供运载火箭,这迫使NASA进一步倒向私营伙伴,利用自己的雄厚资源,积极推动航空私营化进程。

而同样作为航天大国的俄罗斯也逐渐放开手脚。私营的Dauria航空航天公司于2013年发射了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地球卫星,打破了俄罗斯在建造和发射卫星方面的国家垄断。

在美国人看来,私营企业运转效率更高,能够摆脱各国航天机构官僚主义的束缚,更加符合美国商业文化的本质,政府在外包过程当中可以通过竞标实现最优选择。SpaceX等公司的成功发射,也证明了私营航天确实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从而在航天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尽管很多航天专家都认为,正是这种不合时宜的“节俭”,为去年的两次重大事故埋下伏笔。

近年来,NASA为了防止私营企业出现一家独大,同时推进了多个商业开发项目,尤其是在商业太空载人飞行方面。除了波音、SpaceX和塞拉内华达这些航天科技巨头,其他领域的商业资本也开始涌入。网络付款公司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埃尔(Peter Thiel)、亚马逊网站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等都纷纷涉足商业航天。就连“火星一号”公司,也声称是NASA的合作伙伴。这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航天私营化速度过快的担忧。

“我看到很多硅谷神童也开始投身航天领域,我担心他们会把科技公司先推出产品、再逐步修补的那一套也带进航天领域。”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太空政策专家、畅销书《太空与美国式想象力》(Space and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作者霍华德·麦考迪(Howard E. McCurdy)说,“你可以拿这种态度做智能手机、做电脑程序,但我不确定你也能拿它来开发太空飞船。”

猜你喜欢

维珍空间站飞船
二手飞船
空间站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自制空间站模型
乘上勇气的飞船
空间站日记
飞船可重复使用的那些门道
维珍总裁回应中国乘客受辱事件
“龙”2飞船逃逸试飞成功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