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成语翻译中动物意象的选择研究
2015-05-30刘璐
刘璐
1 前言
每一种语言的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各国各民族人們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提炼出一些成语,反应本国、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用简练、优美的语言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意义。
一直以来,动物与人类都息息相关,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共享着自然。在大量成语中,动物成语通过使用动物意象来比喻不同的场景与条件下的人物状态与形象,使得语言表达更具戏剧性与趣味性,同时又能起到丰富语言结构、强调表达用意的作用。无论汉语,还是英语中,都十分常见动物成语的使用。然而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历史沿袭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差异,动物意象的选择也不同。这背后的根源通常与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及文化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大多国内学者对于英汉成语的研究已有不小成果。分别在英汉成语的修辞对比,英汉成语的异同点,汉语成语英译过程对语言教学的启示,英汉成语翻译的等效转换等方面有细致研究。而国外研究多涉猎的是本国语言中某种动物意象俚语的根源研究。
而目前对于动物成语的研究较为匮乏,零星出现关于日语、俄语、泰语、越南语等小语种背景下汉语成语的翻译研究,如兰昊(2013)论述了俄英语动物成语对比分析,穆凯什(2014)论述了中印动物成语对比研究。而对于英汉动物成语,目前仅有少数硕士研究生以相关方向为题撰写学位论文,如陈娟(2013)研究了汉语生肖类动物成语英译的隐喻对比,敖颜(2014)论述了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研究等。对于英汉动物成语动物意象的选择和使用,研究成果较为匮乏。本文由归化、功能对等等翻译理论出发,以具体实例分析英汉成语中动物意象选择的差异,以及其差异根源,如宗教节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文学作品等等。由此提出,在英汉成语的解读和互译上,我们应做到多查阅、多积累、多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的使用符合文化背景的动物意象。
2 翻译理论下动物成语中动物意象选择的多样性
在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下,动物成语中选用的意象有着各自的特点。
同一动物意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例如,在中国人印象中,狗通常代表较为底下的社会地位或为人讨厌的性格品行,因而有关的成语多显示出贬义,如“鸡犬不宁”“狗仗人势””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在西方国家,狗是人们最普遍饲养的宠物,也是最亲密的好朋友。如我们所说的爱屋及乌,在英文中的表达就是“love me,love my dog”(爱我,也爱我的狗),足见西方文化中对狗的尊重和喜爱。
而表达同一意义是,不同文化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习惯表达。如,汉语中我们常用“落汤鸡”来表现人物的狼狈不堪,窘迫尴尬的状况。但翻译成英文时则是“a drowned rat”(湿透的老鼠)。又如我们常用“呆若木鸡”形容人反应迟缓、蠢笨,英文则使用“as stupid as a goose”(笨得像鹅)。这些例子都说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动物意象的选择仍存在各自的习惯。
1995年美国学者L.Venuti(文努迪)提出翻译的归化/异化理论(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异化),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归化)。如果让读者靠近作者的语境,他就能感受到异国的情调。归化和异化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
根据归化的翻译理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心中既要想着原作及原作作者,尽可能的把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准确而生动的表达出来;同时,译者还要想着译文的读者,翻译出来的东西要尽可能接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因此,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此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因此,无论从归化的翻译理论出发,还是考虑到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在英汉动物成语的互译上,都应当选取恰当、符合当地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的意象,达到传神的翻译效果。
3动物意象选择的文化根源
英汉成语中动物意象选择的差异往往源自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宗教节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文学作品等等。了解这些渊源差异,熟悉约定俗成的译法,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成语互译方面了解译入语和译出语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从而指导我们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积累和分类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做到游刃有余,还可以做到有理有据。
一些成语的动物意象来自于宗教或传统节日。如我们熟知的“鹊桥相会”源自于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会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为牛郎织女搭起鹊桥,使两人跨过银河得以相见。承载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使命,喜鹊在中国文化中往往寓意着吉祥和喜事。如“喜鹊登枝”即描绘了喜鹊飞上枝头,叫声代表喜讯即将到来。然而在英语中,喜鹊(magpie)常用来比喻喋喋不休、令人讨厌的人,比如chatter like a magpie用来比喻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令人讨厌的人。
起源于神话故事的动物成语也不少。如在中国,孔雀是吉祥的象征,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孔雀开屏是吉利的事,若能有机会看到“孔雀开屏”,便是幸运的。但是,peacock(孔雀)在西方文化中并不是吉祥的动物,相反,它带有贬义,指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这起源于西方的希腊罗马神话,赫拉(Hera)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奥林匹斯众神中地位及权力为最高的女神。而代表赫拉的动物就是孔雀,因而孔雀在西方文化中就成了骄傲的象征。
又如,龙作为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民族图腾,一直是中国人尊重、封为神圣的意象。神话故事中常有东海龙王、南海龙太子的形象,深入人心。我们自称是华夏子孙,龙的传人。诸如“生龙活虎”“龙马精神”等成语也都蕴含着吉祥、充满精神的意味。但在西方文化中,从形象到性格特点都与中国文化中的龙大相径庭。从影视文学作品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化中的龙多是代表邪恶、凶猛的怪兽,往往与正义、勇敢的一方形成对立。因而出现类似情况的成语典故,要特别注意理解文化差异。
同样的,凤凰在中国被认为是百鸟之王,如“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凤凰还被比作是出类拔萃的人,如:“山窝窝里出了金凤凰。” “凤凰涅槃”又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做死指佛或僧人的代称,简单来说就是得以重生的意思。凤凰代表着吉祥与荣誉,连古代皇后的衣着也都冠以“凤冠霞帔”,可见尊贵。然而西方文化中凤凰是凶猛的怪物,这种文化含义主要源自《圣经》和希腊神话。所以说中国的龙凤和西方的龙凤完全是意义相反的两个极端。
也有些动物成语出自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如《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指的是天鹅,这里比喻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类似的成语还有“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比喻人有雄才大略。而与此相反,在西方文化中,关于天鹅的成语如swan song(天鹅之歌),则比喻最后作品,歌唱家、演员等的告别演出。在西方古老传说中认为天鹅临死前会发出忧伤动听的歌声,唱完就会死去,因而 天鹅哀鸣预示着死亡或者艺术生涯的终结,充满了哀伤、遗憾的味道。
又如,我们熟知的乐不思蜀,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翻译成英语为 as merry as a cricket(快乐得像个蟋蟀)。蟋蟀在不同的文化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蟋蟀在中国文化中使人联想到萧索凄清,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许多汉语诗词中,蟋蟀常常用来象征萧瑟的秋意。比如蟋蟀(诗经·国风·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华年易逝,蟋蟀鸣声凄凄切切,让人为之动容。可是,英语中的cricket则象征快乐的生命。
再如,英语中owl(猫头鹰)被认为是智慧鸟,如有一成语as wise as an owl。假如某人被认为是owlish,那是形容他聪明。如我们熟悉的电影《哈利波特》中男主人公哈利的宠物就是一只白色猫头鹰。但是,众所周知,在中国,猫头鹰被认为是预兆死亡的鸟,所以,中国人印象中猫头鹰是不吉利的动物。比如“鸱鸮弄舌”中“鸱鸮”指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4 汉英成语翻译中动物意象转换的规律
从文奴迪提出的归化理论,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英成语翻译中,动物意象的选择和转换要以目标语受众为主体,符合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以传达成语的深刻寓意为目的,不可死扣源语言用词。但当汉英成语中出现同一动物意象时,则不必转换,遵循习惯即可。
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hare(野兔)
骑虎难下he who takes the bull(公牛)by the horns
害群之马a black sheep(羊)
杀鸡取卵to kill the goose(鹅)that lays golden egg
鸡犬不宁like a fox(狐狸)upsetting a poultry yard
噤若寒蝉as mute as a fish(鱼)
一箭双雕kill two birds(鸟)with one stone
瓮中之鳖like a rat(鼠)in a hole
爱屋及乌love me,love my dog(狗)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the wolf(狼)wins the game when the shepherds(牧羊人)quarrel
凤毛麟角black swan(天鹅)
一丘之貉birds(鸟)of feather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具有较重文化色彩的动物意象在英译时一般会转为较为常见的动物,如龙凤、貉、鹬蚌、鳖、雕、蝉等等。而对于两种语言中都较为常见的动物意象,如虎、鼠、鱼、鸡、马、牛等,在译成英语时,有时会选择相同的动物意象,有时会选择具有相似特点的动物意象。因此,我们可以至少总结出两点规律:一,汉译英时,应注意主动将具有强烈中国文化色彩的动物弱化,转化为西方常见的普通动物;二,对于常见的动物意象,虽然两种语言中动物意象的选择有差异,但都是基于该成语具体语境下,具体寓意中动物的主要特征,即两种动物意象的相同点,正是该成语表达中运用动物作为喻体所要表达的含义。根据这点,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汉语成语英译了。
5结语
总体来说,无论是从归化的翻译理论出发,还是考虑到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在英汉动物成语的互译上,都应当选取恰当、符合当地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的意象。我们在遇到类似的动物成语时也应做到不望文生义、以偏概全,不可想当然地套用本国文化背景來理解其他文化下的成语意义,应养成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阅读习惯,形成一定的信息敏感度,在翻译和阅读中才不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同时,在做到理解上没有偏差的基础上,在英汉成语互译方面要主动寻求功能对等的意象选择。
参考文献:
[1]陈群团.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汉语动物成语英译研究[D].西南大学 2013
[2]郭林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异化与归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
[3]任海.国俗语义视角下汉英动物习语的翻译[D].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
[4]万伟伟.从文化视角探讨含动物词汉语成语的翻译[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5]徐耀魁.论中国诗词和汉语成语中动物形象的传播作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