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主义风格在建筑上的应用
2015-05-30曹春菊
曹春菊
摘 要:主要从现代主义风格的含义、特征、原则上阐述它,详细地解剖现代主义风格在建筑上的运用的优秀案例,以及现代主义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一、现代主义风格的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已经离不开设计了。在追求个性、时尚和国际范的今天,被人们赞扬和批判的现代主义风格在建筑设计中不曾离去。它与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的组合,为设计注入新的素材和方式,也是步入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轨道。
(一)现代主义风格的含义
在了解现代主义风格的定义之前必须了解“风格”的含义,陈望衡在《艺术设计学》中指出“风格是指艺术区别系统中,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特点与艺术的客观特征相统一而构成的动力机构。”现代主义风格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中,后来迅速蔓延到艺术设计领域中。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因战争受战争破坏,经济状况一路下跌的背景下,在建筑创作上,迫使建筑师们讲求实效,禁绝浮夸,杜绝繁琐的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重视建筑结构的形式美,是基于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上的。
(二)现代主义风格的特征
现代主义风格的特征可以概括在思想上、方法上和语言上三个方面。在思想上,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在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的整体性,追求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高效率和高技术;在语言上,遵循功能决定形式。
(三)现代主义风格的原则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被综合提炼为六个方面。第一,以讲求“人情味”和因地制宜;第二,追求“功能主义”和粗狂风格的“粗野主义”;第三,讲求技术精美;第四,追求形式美;第五,力推高科技时代的“机器美”、“结构美”,摒弃过度的装饰;第六,讲求个性与象征。
二、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在建筑上的运用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以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为设计出发点,赋予建筑简洁明了、干净利索的情调,表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也是生态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化发展的需要。以下是从六个原则剖析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在建筑上的运用。
(一)“人情味”和因地制宜。主张“人情味”,为人而设计,特别注重空间的处理,因地制宜。美国设计师赖特的流水别墅堪称典范,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建筑的空间设计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块体结合,质感的凸现,与自然契合,与环境的融洽,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是“人情味”最佳的阐释。
(二)追求“功能主义”和粗狂风格的“粗野主义”。勒.柯布西埃设计的马赛公寓是其开端。追求建筑风格的粗犷豪放,功能性第一。以结构和材料的真实表现为准则,也考虑经济,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毛糙、沉重与粗野中寻求形式上的美。日本设计师丹下健三设计的山梨文化馆,一个个垂直向上的圆形交通塔,一个个像抽屉架在交通塔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联系,表面没有过多的装饰,裸露着材料固有的色彩。着重结构和材料的表现,遵循“形式服从功能”性质。
(三)讲求技术精美。和“粗野主义”接近,认为结构和材料的真实表现为准则,但是倾向的是不考虑成本,不惜代价地极力表现优质钢和玻璃的结构的轻盈、光滑、晶莹、雄壮,注重材料和结构的“全面空间”。把高技术和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密切地融合在一起,设计出简洁但不平凡的作品。
(四)追求形式美。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和具有形式美的效果。大胆的追求结构和材料上体现的形式美,设计出功能性和形式美同时满足大众的作品。
(五)高科技时代的“机器美”、“结构美”,摒弃过度的装饰。主张用新的材料,如高强钢材、硬铝合金、玻璃、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迅速与灵活配装、拆卸与改建,拒绝繁琐的装饰。例如,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和意大利建筑师R.皮亚诺设计的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该中心包括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图书馆、工业设计中心和音乐与乐声研究所四个部分。长160米,宽60米,高42米的六层大楼,不仅结构全部裸露在外界,就连设备管道也暴露在外。沿街的立面上,可以一览无余的辨认出供交通系统使用的红色管道,给水系统的绿色管道,空调系统的蓝色管道和电力的黄色管道。立面上有几条欲要腾空而起的有机玻璃巨龙,他们是自动扶梯,各种样式服装的参观者的行动就像液态在透明的巨龙内流动,形成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
(六)讲求个性与象征。建筑设计应该有代表性的,具有本地的特色,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每个项目该有独特一面,而不是雷同。勒.柯布西埃就是极力主张个性与象征的先驱。他说“一个生气勃勃的人,由于受到他人在各方面的探索和发明的鞭策,正在进行一场其技艺无论在权衡、机能、准确与功效上均是无与伦比和毫不松懈的杂技表演。”朗香教堂是他与众不同的既有个性又有宗教象征的设计作品。他的学生小沙里宁也是一位走个性与象征性风格的建筑师,他说,“伟大的建筑从来就是一个人的单独构思。”“唯一使我感兴趣的就是作为艺术的建筑。这是我所追求的。我希望我的有些房屋会具有不朽的真理。我坦白地承认,我希望在建筑历史中会有我的一个地位。”小沙里宁设计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大楼像一只欲展翅翱翔的,苍劲有力的雄鹰,寓意着人类像鹰一样地飞向蓝天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
三、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每种风格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21世纪,设计的功能性和理性成为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建筑师们所追求的目标。例如中国国家体育馆(又称“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师对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突出材料的质感美,自然造就了建筑的外观,体现高科技时代的“结构美”,也是对形式美追求,同时与中国现代建筑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合在一起,以功能为基础,对建筑自由的处理,兼顾技术和艺术对空间进行设计,注重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注重绿色生态设计。没有过多的装饰,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新颖,美观,多角度的表达现代中国简约、实用和审美提升的生活气息。
何镜堂设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也是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着重于整体“结构美”和钢材劲性的优势,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寓意“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美好愿望。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对建筑的影响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会越来越注重第一,“以人为本”功能性主义宗旨;第二,高科技与艺术性的融合,第三,历史文脉与时代感并肩;第四,自由的多元化的存在;第五,摒弃过分的装饰。
四、结语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冲破了那繁琐装饰的束缚,流露出自由、个性、真实的情感。值得肯定的是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与建筑结合,极其的丰富了设计界的样式,也满足一部分大众的需求。众所周知,学习任何知识方式方法不能完全照搬和滥用,要融合与本身的特色,才会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每种风格都有它的可取点和不足点,每个人热衷的风格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1]庄裕光.风格与流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曹天慧.风格设计:设计史点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赫伯迪格.陆道失(胡疆锋译).期刊与论文
[4]陈晶.现代设计风格对北欧日用陶瓷的影响[J].景德镇陶瓷学院,2008,(05).
[5]胡俊红.现代设计思潮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J].家居与室内装饰,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