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甲类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2015-05-30王晓鹏
◎王晓鹏
日本机甲类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王晓鹏
一、日本机甲类动画的发展
(一)起始
说起日本机甲类动画的始祖,毋庸置疑,当属漫画家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这是日本第一部TV版黑白动画片。1963年,手冢治虫将自己早年的漫画版《铁壁阿童木》搬上了电视荧屏,当时在富士等日本各大电视台播放期间,创纪录地取得了49%的高收视率,可以这样讲,每两台电视里就有一台在播放《铁臂阿童木》。作为先驱者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卡通漫画家,手冢治虫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卡通事业,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轨迹。
(二)发展
1.《宇宙战舰大和号》简介
漫画家松本零士被认为是继手冢治虫之后,对日本漫画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漫画家,《宇宙战舰大和号》是他的成名作之一,他负责脚本及人物设计,于1974年播出,内容讲述的是在21世纪的地球遭到了神秘舰队的袭击,一艘名叫“大和号”的古董战舰和他的船员们为了人类从而投身于壮烈的宇宙大战中。作为一部经典动画作品,它影响了一代日本人。除了TV版外,“大和号”系列还包括《永远的大和号》《宇宙战舰完结篇》等多部剧场版动画。1979年上映的剧场版动画《银河铁道999》更是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2.《超时空要塞MACROSS》介绍
《超时空要塞MACROSS》,属于80年代的机甲类动画片,它是一部承上启下的经典机甲类动画作品,片子的大背景是人类和天顶星人之间的首次宇宙大战,主要围绕太空战舰麦克罗斯号和它上面的主要人物展开剧情,他们代表着力量与希望,同时也深刻描写了一条辉、早濑未纱以及林明美三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在90年代又出过这个系列的最新续集《 MACROSS Plus》,第一次引进电脑动画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动画片的制作水平。
3.《机动战士高达》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
“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也是日本机甲类动画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动画时代的到来。该系列首部作品于1979年4月7日问世,主要讲的是20世纪末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故事以百枚太空殖民地(殖民卫星)的宇宙世纪0079年为舞台,少年阿姆罗雷卷入了地球联邦与发动太空殖民地独立战争的吉恩公国SIDE 3的战火当中,在偶然间乘坐上联邦军最新开发的机动战士——RX-78-2 高达,之后还被认定为少见的“新人类”,跟着高达的母舰白色要塞,历经种种困难而成长。1981年3月,首部“高达”系列的剧场版上映,人气极高地获得票房收入9.7亿日元,于是第二部《哀·战士》和第三部《宇宙重逢》陆续问世,它们分别取得了7.6亿日元和12.7亿日元的票房收入。至今,“高达”系列总共出了14部TV版动画、17部剧场版动画和9部OVA动画,这都是“高达”系列的主干。
二、日本机甲类动画的壮大
(一)《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由来
1995年,由日本GAINAX公司制作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开始放映。总监督庵野秀明在东京期间认识了GAINAX的二号主力干将贞本义行,后来他俩在收看日本放送协会的一个叫“脑与心”的电视节目中无意间知道了A10神经的存在,A10神经大意为在母子或恋人之间产生的精神纽带,也可以理解为心灵感应的源泉。A10神经大大激发了二人的创作灵感,并把它引伸到机器人的身体中,于是,这一大胆的构想促使了此部作品的诞生。庵野秀明在片中同时担任脚本制作和机械设定,贞本义行担任角色设定。
(二)《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情
《新世纪福音战士》讲的是少年通过战斗和生活不断地对自身存在价值寻求答案的故事。它的知识含量特别大,需要看完大量诸如“死海文书”、“使徒”、“EVA”(图8)、“人类补完计划”的解释才可以看得懂,很多第一次看它的观众都有一种在迷雾中的感觉。EVA的每个部件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比如说,给EVA供电的电缆象征着连接胎儿与孕妇的脐带;驾驶舱象征母亲的子宫;为驾驶员提供氧气的LCL则象征着羊水,而EVA的绝对领域象征母亲对子女的保护。因在预算方面的限制,《新世纪福音战士》的TV版共制作了26集,剧场版包括《死于新生》、《The End of EVANGELION》、《Revival Of EVANGELION》以及《福音战士新剧场版》。《新世纪福音战士》是GAINAX最为优秀的机甲类动画作品。
三、日本机甲动画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
1.完善的产业链和集群化的发展
日本的动漫业与电影、电视、音像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这条长链上,涉及行业众多,需要多样化的动漫业人才进行衔接。日本动漫产业集群化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东映动画、虫制作、东京电影等卡通制作大公司相继迁址东京,在其周围聚集了许多承揽业务的中小型制作公司,并逐渐形成了该集群。目前,日本的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中有359家集中在东京,仅练马、杉并两区就有140多家动漫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动漫产业集群地。
2.兼收并蓄本土与外国文化
广泛的普及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是日本人动漫产业发展的前提。在日本,民众对动漫的狂热,加上政府对“原生态”漫画的鼓励政策,催生出全国范围内“平民漫画”的涌现与蔓延,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也是推动其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日本动漫在不断吸收与融合各国文化精华的同时,还重视对时代、社会人生的反思以及对人性的自我剖析。
3.“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积累,日本动漫业已经形成了一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即:一是大型动画公司在研究和制作动画片时对人才队伍的培养;二是院校教育对动画制作人员的系统、扎实的教育,日本的一些院校形成了一整套动漫教育培养的规范;三是成名的漫画家组成的工作室的民间师徒传授技艺。另一方面,他可以以较少的教育经费而培养大量的人才。
4. 日本的动漫市场是非常旁大的,它的受众群体包含各个阶层的人,因此需要比较详细的分类。这样不仅可以贴近市场的需求,还能准确地把握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打造适合不同年龄段风格的动漫。
(二)客观因素
1.政策倾斜、政府扶植
20世纪20年代,政府把电影课列入到中小学课程,还在首都东京举办了儿童动画节,其目的是让更多的青少年去电影院看电影,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日本动画业的发展。日本政府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建立了相当完善的资金支持机制,日本的大型银行接受以动画著作权作为担保提供融资,对动漫企业的资金筹措提供了正确的保证。
2.军事地理的影响
二战期间,日本的经济社会通通纳入军事化轨道,动画业也同样如此。1942年,军部海军省出资拍摄了战争动画片《桃太郎的海鹫》,还有《海上神兵》,可以说,这些动画片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和法西斯倾向,是军部右翼分子挑起国民战争渴望的手段,从制作来讲,这些动画片的制作水平还是不俗的。同时因为美日关系不断恶化,迪斯尼的动画片很难进入日本。二战结束后日本动画进入调整和恢复期,《宇宙战舰大和号》与《机动战士高达》和《新世纪福音战士》并称日本动画三大神作。
四、结语
在新世纪里,日本机甲类动画乃至整个日本动画发展势头依然迅猛,而且会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领先地位。我国在机甲动画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浅,很少涉及,更多的是古装武侠动画。我国政府应积极举办动漫节、博览会、研讨会等,构建动漫展销平台,大力推动国产动漫产品国际化,将优秀的动漫产品推向世界。一个国家的动画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不断的发展创新,才可获得持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1](日)山口康男.日本动画全史[M].于素秋,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日)津坚信之.日本动画的力量[M].秦刚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刘健.日本当代卡通纵览[M].百苑文艺出版社,2003.
[4] 孙立军.动画艺术辞典中[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作者系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