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的课堂艺术

2015-05-30范雪梅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流利课文艺术

范雪梅

在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都会想方设法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让每一位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收获良多。但一节实用而充满活力的课需要教师懂得如何去运用一些课堂艺术,这些艺术包括课堂引导、课堂提问、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等等,我认为要运用好这些课堂艺术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巧即妙也,妙则生趣,妙趣横生的课堂自然会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我谈谈“巧”字在课堂上的运用。

一、巧导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课伊始,巧妙地利用语言激情描述、多媒体技术、生动的故事、图片、课文插图、游戏等科学地、艺术地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积极地投入到課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巧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人认为:“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因此,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课堂教学追求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教材,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摆脱思维的束缚,大胆想象,主动思考,激活创新的火花,从而形成阅读能力。

三、巧评

教师巧妙的评价如同一把万能钥匙,能开启学生心中那一扇扇未知的大门。在低年级的朗读教学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朗读评价也总是围绕着“正确、流利、有感情”来做文章,例如:你读得很正确,没有一个错别字!你读得非常流利,对课文很熟悉!读得真有感情,太让人感动了……这些评价是我们在课堂常常听到和用到的,但对于指导学生的朗读显然是空洞而乏力的,不能激荡学生的心灵,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不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成了一项呆板的机械的技术性操作,没有生命的活力。好的教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

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要想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赖于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善用“巧”字去打造一节充满活力的课堂,我相信一定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流利课文艺术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纸的艺术
背课文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流利口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