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快车上的邮包大盗(上)

2015-05-30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东方快车莫拉迈尔

两个行为怪异的人

1952年2月28日清晨,巴黎火车东站的月台上人头攒动,由巴黎开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列车正停在月台上,等待又一次旅行的开始。这列火车鼎鼎有名——它的名字叫“东方快车”,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名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列火车上。

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准备上车的旅客在每个车厢门前排起了队,最后上车的两个身材高大、肌肉结实的男子格外引人瞩目。他们面色冷峻,各自随身带着一个沉甸甸的公文包,那公文包里装的或许是什么钻石黄金之类的贵重物品,因为他们都把包抱得紧紧的,一边上车一边还警惕地四处扫视,好像一松手公文包就会变成氢气球飞走似的。

“告诉你个秘密,听说那俩人是苏联专门收外交邮件的信使,他们的公文包里都是国家机密,所以从来不出包厢门。瞧瞧他们的大块头,估计连一只蚊子也别想飞进包厢里。咱们这次也甭想从这个包间赚到任何小费,我敢打赌他们一路上就带些鸡蛋和三明治充饥!”看着那两个壮汉的身影消失在包厢里,两名列车员开始小声嘀咕。

“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我亲眼见过有人到站时给他们送过信,他们敲门的方式很特别,肯定是约定好的暗号!”

“抱歉,借过!”正当两名列车员兴奋地交换“情报”的时候,三名拎着行李箱的法国男子从他们身旁擦肩而过,径直走进苏联信使隔壁的那个包厢。

“嘭”的一声,包厢门紧紧关闭。

法国间谍的天才设想

包厢里,三名法国人把行李箱放在床铺上,打开密码锁。奇怪的是,他们的箱子里都没有放任何旅行用的衣物或者盥洗用具,却塞满了钻孔工具、相机和注射器!

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你或许能猜出个大概,没错,他们的身份就是间谍!

这三个人名叫勒鲁瓦、阿迈尔和莫拉里。勒鲁瓦是当时的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第七处处长,是法国赫赫有名的间谍大师,阿迈尔是他的助手,而莫拉里则是情报局里的精神病学权威。他们此行的目标,正是隔壁那两个彪形大汉严密保护的外交邮件。

一直以来,苏联的外交邮件是防范最严的。那两个彪形大汉可不只是长相吓人,他们都是久经考验的特工,身手非凡,能够应付各种明里暗里的进攻。如何能把他们巧妙制服,从而窃取秘密邮件呢?一个绝妙的行动方案在勒鲁瓦的脑海中形成——他计划订下东方快车上苏联信使隔壁的包厢,等到列车通过巴伐利亚州与奥地利之间那条长长的隧道时,就用小型钻孔机在两间包厢之间的隔板上钻一个小孔,打孔的声音会被隧道里巨大的火车声响所淹没,隔壁的苏联邮差根本不会察觉。接下来,只要把特制的麻醉剂用注射器喷射到隔壁包厢,让苏联信使“睡个好觉”,他们就能堂而皇之地跑到隔壁,用相机拍摄那些绝密文件了。

“完美无缺”的准备

方案看似完美无缺,不过想要顺利执行,准备工作却很麻烦。为此,勒鲁瓦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兼助手阿迈尔商量计划。

“你的想法很棒,勒鲁瓦!”听完勒鲁瓦的计划后,阿迈尔的脸上布满兴奋的红晕,“我们已经研究出‘窥探器,可以用一种空心管插入钥匙孔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打开包厢房门。不过,麻醉剂倒是个问题!”

“是呀,麻醉剂要很厉害,能够迅速迷倒两个彪形大汉,让他们至少睡个半小时,还必须有很强的挥发性,等咱们进入包厢内,麻醉剂就必须完全散去。我想,咱们的化验室主任泰斯老头肯定能帮上忙!”

于是,两人立刻找到化学专家泰斯。泰斯用一只可怜的猫反复试验,终于制出了理想的麻醉剂。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勒鲁瓦和阿迈尔在好几种车厢的隔板墙上反复进行钻孔训练,一直练到即使黑灯瞎火的也能在墙上打出一个平滑漂亮的孔为止。心思细密的勒鲁瓦还用上了技术部新研制出的HD式飞机,这种飞机可以不声不响地偷偷跟随火车飞行,万一到时候他们偷拍的时间不够用,可以直接把邮包从窗口扔出去,HD式飞机就能用最快的速度拾取邮包。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他们订好火车票,踏上了这列著名的“东方快车”。因为是首次执行任务,他们没有让飞机跟随。临行前,架不住精神病学专家莫拉里博士的软磨硬泡,他们破例带上莫拉里执行任务。因为这名对工作十分痴迷的博士想要亲眼看看人被化学制剂制服后的反应。

莫拉里算是来对了,他马上就可以好好“体验”一下了……

意外的失败

这会儿,“东方快车”呼啸着驶入那条长长的隧道。

“马上行动!”勒鲁瓦低声下达指令,他用钻孔机熟练地钻透隔板,接过阿迈尔准备好的注射器,把针管里的麻醉剂全部喷了出去。

“1,2,3……”勒鲁瓦小声地数着时间,准备等麻药一发挥作用就冲进隔壁包厢。

突然,一阵奇怪的眩晕感袭来,勒鲁瓦连忙扶住包厢的扶手。

“怎么回事?我感觉全身僵硬!”莫拉里也大叫道。

“有毒气!”勒鲁瓦拼尽全力挤出这几个字,跌坐在地上。反应迅速的阿迈尔在全身麻木之前,拼命打开了车窗。火车还没有驶出隧道,强烈的气流卷着黑烟冲进窗户,三个人都头昏脑涨,瘫倒在地。

过了很久,三人才渐渐清醒过来。

“我们难道中了苏联人的圈套?”勒鲁瓦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么完美的计划,最终却以如此离奇的失败而告终。

“我看看隔壁有什么动静。”阿迈尔说着,跌跌撞撞地站了起来,对着隔板上的小孔仔细查看,却惊讶地发现,这个孔根本没有钻透!

原来,“东方快车”上的包厢和普通列车不同,为了有很好的隔音效果,火车的包厢隔板都是中空双层的,勒鲁瓦的钻孔机只钻透了他们这边的那层隔板,没有钻透另外一层。这样,麻醉剂就被喷到了隔板的夹层空间,麻醉剂迅速挥发,并从钻透的小孔返回包厢,勒鲁瓦他们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肯定还有别的办法,不偷到苏联情报,我决不放弃!”勒鲁瓦攥紧拳头,暗暗下定决心。

从邮政车厢下手

自从第一次出师不利之后,勒鲁瓦脑门上的褶子就从来没有舒展开过。虽然已经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担心他们上次昏迷时已经暴露行动,谨慎的勒鲁瓦并不打算轻易再冒一次险。

不过很快,勒鲁瓦就有了新的发现——苏联的秘密信件,并不只是由那两名身强力壮的信使传递,有一部分是通过邮局寄出去,然后由巴黎至莫斯科的夜班火车运走。

“对付邮车工作人员,肯定比对付身强力壮的苏联特工要容易得多!”找准目标,勒鲁瓦马上开始准备。

几个星期之后,勒鲁瓦拿着一张邮政车厢的平面图找到阿迈尔,布置他的新计划。

根据图上所示,车厢门口是信件分拣室,紧挨着的是邮车主任的办公室,苏联的信件和邮包则堆放在过道尽头的小隔间里。当列车开动后,小隔间的门会被铅封关闭,到达目的地后才会打开。

“老大,我看这次的计划更难执行呢!”拿着地图仔细研究了一会儿,阿迈尔摇摇头说,“车厢严禁一切非邮政人员人内,想溜进去就是个问题。就算顺利潜入,咱们要去掉门上的铅封进人屋里,再开启密封的苏联信件,把上百封信件全部拍人微缩胶卷,然后还要把信封好,盖上同样的印章再溜出去。最后还得把同样的铅封打在封门的钢丝上,让一切恢复原状——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又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勒鲁瓦到底会如何抉择呢?他最终会成功偷窃到苏联的外交邮件吗?

猜你喜欢

东方快车莫拉迈尔
《东方快车谋杀案》
踏上东方快车
薇薇安·迈尔:隐藏在保姆身份下的摄影师
你只是没有赢
英国 “东方快车”
亚投行:一列吸引世界的“东方快车”
“老外”也来关心下一代啦:迈尔文先生的“快乐英语大课堂”
阿玛尔.斯塔德迈尔 纽约来客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